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总是要通过形象的刻划,对社会生活的描述,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一个观点。怎样使这个道理或观点为读者所接受,并能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其表现手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明明白白,“一杆子到底”,也可以“曲径通幽”,给读者以思考、咀嚼的余地。以“短”为主要特征的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创作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就更需要采用含蓄的表现方法。所谓含蓄,就是要把饱满的感受,深刻的思想,明朗的文字,不形诸笔墨,展开在语言之外,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的议论要少、精、深,历来是大家强调的一个重点问题。含而不露,有回味的议论不仅可以节省笔墨,使议论更精练有力,而且可以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让那些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道理、感情涌入读者的心田,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 1983年全国获奖好新闻《企业家的歌》的结尾处就耐人寻味。作者浓笔重抹写了步鑫生在为厂庆祝词前的心理活动,写了他要让“双燕”牌衬衫展开双翼“飞向漠漠大洋”的雄心壮志,并且有意识地点到了正在毗邻的东海边兴建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然后另起一段: “一块小小的铀,经过巨大的裂变,将放射出无尽光热,照耀沸腾的人间……啊,看到了,看到了。这一切我们仿佛都看到了!”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就艺术作品而言,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音乐、美术,都是比较强调含蓄这一表现手法的。新闻与艺术作品有所区别,它强调用事实说话,凭借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来吸引人。这种写法好像与含蓄没有什么关联,其实略加思考,觉得并不矛盾。因为,写  相似文献   

4.
言有尽而意无穷︽太行山上著巨篇︾评析孟扬河北农大坚持“太行山道路”的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以及评论《乐把知识献人民》,是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李新彦采写的。这两篇文章在1996年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国家...  相似文献   

5.
近来,常常听到“写评论难”的议论,特别认为报纸上经常宣传的老问题,写起来就更难,因为既找不到新论点,又找不到新词藻,颇有“意尽词穷”之势。写评论本来不易,写老问题的评论当然更不易。不过,是不是就难到了“意尽词穷”的地步呢?并不! 干部参加劳动应该是报纸宣传的一个老问题了吧!人民日报从去年到现在,关于这个问题写了大小  相似文献   

6.
杨天美 《新闻窗》2013,(1):25-26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法则是通讯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齐梁时代的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据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师的解释,其意是说,隐的方法的特点,是对内容不作直接明显的表露,而是让文义在文词之外生发出来,让那些未直接表现的“秘响”、“伏采”,透过文词而“旁通”、“潜发”,从而表现出作者意欲表现的情志。所谓“义生文外”,并不是说脱离文词本身,而是对文词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读者看到文词,便能听到隐秘的声响,看到潜伏的色彩,生起联翩的浮想,想象到有关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无穷的意味,即“文外之旨”。刘勰在这里讲的“隐”就是含蓄。自古以来,画家们讲究“意到笔不到”的匠心,诗人们寻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都是这个意思。那么,新闻写作要不要含蓄?能不能“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呢?一般说,新闻写作要一目了然。但是,有些报道写到某处,如果做到含而不露,像是蕴蓄着千言万语,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  相似文献   

9.
古人作画,讲究含蓄。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古人论文,也讲究含蓄。清人刘大櫆在其《论文偶记》中指出:“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远。”新闻写作也应讲究一点含蓄。胡乔木同志说过:“愈是好的新闻,愈是善于在内容(事实)上贯彻自己意见,也愈善于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写作中的平衡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力量,在强化社会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这种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常常要看媒体能否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平衡。平衡的新闻报道能促进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疏导公众不满情绪,从而有助于防微杜渐,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周敏 《新闻窗》2012,(1):86-87
一、部分文学修辞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妙用 (一)比喻 在新闻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化腐朽为冲奇,使作品可读性大为增强。如关于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报道,《北京日报》是这样做的标题:《摘金夺银破纪录,双花怒放水立方》(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记者巧妙运用比喻修辞.  相似文献   

12.
13.
新闻摄影除了通过画面语言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外,往往还能通过其特有的表现手段使新闻主题概念发生位移、延伸,因之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思索.这样就出现了"图有尽而意无穷"的画面外语言,新闻作品本身对命题意义深层次分析的穿透力和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新闻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其独特魅力之所在.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摄影记者在拍摄时通常要有意识地选景构图并运用各种技巧,来营造作品耐人寻味的画面外语言,其手法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这就决定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手法是客观手法。但是,新闻作品中能否抒情? 从新闻写作的实践看,新闻中恰当的抒情,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情趣,而且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具体说来,新闻中的抒情有以下作用: ——通过抒情,可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新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欢欣、厌恶等心理活动。1987年全国获奖好新闻《九岁小学生夏斐竟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文中,在交代了小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成绩没有达到90分,竟被其母亲活活打死这一事件后,写道: 现在,年仅九岁的小夏斐一个人静静地躺在了一间空房子里,身上带着母亲用铁制三角木锉打下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晚报,它的新闻角度和党报是有区别的。晚报的读者对新闻的要求无外乎追求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美不胜收,社会生活斑斓多彩,一切发生发展着的客观事物无不以其内在的形态闪烁出扑朔迷离的亮光。对此,普通人常常以自己的眼光为半径去认识周围的事物,而记者则须以天文学家观测无穷宇宙的宏大视角和生物学家分析细胞粒子时聚神聚焦之锐目去扫描永恒时空中的亮点,探视历史长河中的社会粒子成分,捕捉时代发展旋律中的最强音。生活和艺术“两者都是美”,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审美活动。这是因为,新闻与现实生活之间自然地存在着审美关系,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它、表现它。既要获得知识和信息,又要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这既…  相似文献   

17.
虽然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撰写新闻稿的时候,适当地采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而且文学和新闻之间的渊源也非常深,同时存在一定的关联。笔者针对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这是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有争议的话题。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相似文献   

19.
2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说明,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钉是钉,铆是铆,对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减小,否则与新闻是相悖相克的。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 这,也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但,事实胜于雄辨。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