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人们唯科学主义的错误认识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人们忽视了高科技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与影响,客观上造成未成年人的精神迷茫、心灵空虚、心理扭曲等思想道德问题。事实上,高科技除了其消极影响外,还具有功利价值、内在的精神价值和外在的伦理价值等人文价值,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与人性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高科技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科技的伦理化,另一方面需要德育方式的根本革新。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们唯科学主义的错误认识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人们忽视了高科技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与影响,客观上造成未成年人的精神迷茫、心灵空虚、心理扭曲等思想道德问题。事实上,高科技除了其消极影响外,还具有功利价值、内在的精神价值和外在的伦理价值等人文价值,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与人性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高科技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科技的伦理化,另一方面需要德育方式的根本革新。  相似文献   

3.
陈青云 《湖北教育》2005,(12):11-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净化人灵魂的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需要人们用热情和爱心去呵护。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误区,我们需要不断反恩德育工作,积极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丽娟 《宁夏教育》2004,(12):14-15
“心灵施暴”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它是指教育者忽视学生的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施用冷漠、恐吓、贬低、训斥、辱骂等手段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灵伤害。“心灵施暴”比起“体罚”一词来人们对它可能有点陌生,但对“心灵施暴”的现象却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且年龄呈低龄化,这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实践证明在家庭环境中,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谈几点认识。一、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成长阶段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善良,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启蒙教育时,也不要忘了对孩子进行法制方面的启蒙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法制教育的种子。做父母的首先应知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果在孩子刚懂事时,家长就注意这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走进课堂和上网冲浪,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但是,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又是双刃剑,一方面,网上信息丰富、快捷、交互性强;另一方面,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借机在网上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的网吧大量出现后,由于网点分散、人员流动性强、网上信息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一些未成年人伤害事件,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们的震怒,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新的困难。今年经治理整顿后,大…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这一群体有3.67亿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然而近年来,作为新闻媒体,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却屡屡发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未成年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侵害。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考虑如何生活的有尊严。从理论上讲,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自然人,其人格尊严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但我国的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这原因既包含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原因,也包含国内立法的缺陷。要改变未成年人人格权不受重视和保护不利的现状,要从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9.
陈颖 《吉林教育》2006,(7):85-85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实效,要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有的家长却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责无旁贷”、一管到底。而在学校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的问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如开办家长学校,实行家校联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行有机的德育渗透等,让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体现层次、因材施教,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朱细清  黄婷 《湖南教育》2005,(13):11-11
把握未成年人思想存在的问题,突出针对性。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导致假冒伪劣、欺诈行骗的事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之风盛行;社会的拜金思想、享乐主义、极端利己思想滋生漫延,使未成年人在思想观念上出现迷茫;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及网吧和各类文娱场所的快速发展,含有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的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群心理健康现状,身心健康、心灵和谐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领域内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重在预防,其中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因此,使广大教师队伍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实用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更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印凤萍 《文教资料》2005,(18):94-95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性格、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却不尽人意,以至出现许多孩子在校是“乖乖孩”,在家确是“小霸王”,要啥有啥,目无尊长,甚至不把父母长辈放在眼里: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在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却很差;有些孩子多才多艺,心理素质却很糟糕,承授不了挫折和压力;有些孩子几乎有些叛逆,无法教育。我们分析以下,不难发现,这些孩子的种种很大一部分是由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沟通人们心灵的信使。中学生喜闻乐唱,但爱好有所不同。课堂秩序容易失控,为此,我在安排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授课艺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却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有:在社会上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实基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功能;加强学校教育,尤其要抓好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的心灵是纯结、脆弱的。因而就需要我们去抚慰。与其进行朋友式的史流与沟通。心灵的淘通需要真情,真情需要真言,需要真爱,需要真心的付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家庭保护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家庭方面的教育和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生理上的关心爱护和心理上的帮助教育两方面。家庭保护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未成年人在独立生活之前约有2/3的时间在家中度过,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道德品质及基本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漠视子女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却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着校园未来的发展。校园暴力中语言暴力出现的频率远比肢体暴力多。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纽带,是叩问心灵的钥匙。语言暴力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现象。本文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分类并探究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校园暴力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9.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客观认识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最先被求知欲强、好奇心盛的青少年所接受。网络在启迪未成年人心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过滤技术的落后和有效监管的缺失,以及未成年人因为父母期望过高、学习生活枯燥沉闷、课业负担沉重等原因,使一些青少年更乐意在自由的网络中释放自己,因而容易沉湎于网络聊天、交友及网络游戏,甚至浏览色情网站,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许多学生因迷恋上网因而更加厌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