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5G时代的到来,开展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研究,既是学理探索,也是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关切.基于非遗数字化传播形式单一、交互性不足等诸多难题,文章选取皮影戏为研究对象,从厘清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属性与传播现状着手,探讨在5G驱动下,5G技术与AI、VR的结合,对短视频传播的助力,这对于重构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场景,从而突破"...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结合创建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首先,根据地方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确定了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其次,形成整合现有资源、重视开放性和系统性的分步实施的总体规划;最后,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师师资水平和健全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方法和手段,并指出了示范中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虚拟学习语境,简称虚拟语境,是指依托三维虚拟学习平台,建构仿真的三、四维学习情境,使学习者沉浸在虚拟现实环境里,实现多感官同步交互,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会,从而顺利实现意义构建,习得知识。在二语习得语境中,将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与二语习得进行前瞻性地整合,对虚拟语境的模式和分类进行细化,由此为解决我国二语习得环境缺乏之问题提供现实、可行的方案。该模式分类中主要分为课堂内虚拟语境和课堂外虚拟语境。这两大类虚拟语境又细分为四类,分别为观看式虚拟语境、任务型虚拟语境、互助式虚拟语境和实践型虚拟语境。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教学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展示、存取、利用的教学形式。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其问题意识。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会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尤其是继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其在当前体育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日古典园林美学之比较——以禅宗影响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古典园林虽然接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比较深,但形成了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具有典型的自身审美特质的园林艺术.禅宗美学的影响没有改变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性表达,它是情与理的结合,是诗情画意的一种呈现.而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枯、寂之意,达到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佛家美学最高境界--佗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新型的数字媒体的出版及其阅读方式的生成,以一种新的姿态冲击着现代出版业.数字阅读实现了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出版方式,体现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化阅读的双重特征.数字出版是网络技术和出版技术的融合,是传统出版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和技术补充.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型数字出版方式的共同存在与相互促进,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8.
智慧校园背景下,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培智教育领域可将VR技术融入其中,通过VR教室提供多情境教学环境和工具支持。结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VR教室的构建案例,分析其应用现状及效果,以期为培智学校的智慧校园虚拟现实教学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梅州客家文化为典型代表,解析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现状.立足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客体这几个方面,阐释数字技术给地方文化传播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并提出其传播力建构的新路径:对内整合不同类型传播主体的传播力,对外建立多层次的平台合作机制,以创新优质文化为共识框架,加强与传播客体尤其是网生代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各国各地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契机。泉州以民营经济为特色,连续21年GDP全省第一。2020年上半年,泉州虽以4668.13亿元继续蝉联福建第一,但实际增长速度不容乐观。根本原因在于近几年各地区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数字产业大放异彩,而泉州以中小企业为主,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多限制。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估目前泉州数字化发展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建设重点,而考核手段是其薄弱环节。为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设计与开发实训在线考核系统,建立起具备实践性、综合性、公平性、共享性特征的实训在线考核系统,为实训考核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19-25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融入具体的学科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角,论证了实景模拟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随后,根据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文章分析了虚拟实景创设的依据。文章还通过具体案例,探究了地理实景模拟的具体方法,以实现地理时空、地理全景、地理规律和地理实验的虚拟构建与展示,使学生浸入地理实景并与之交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地理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0-13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了非遗保护的途径。从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呈现、数字化传承和数字化传播四个方面探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丰富与创新了非遗的保护方式和传播路径,促进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8,(4):61-66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博物馆要求的提高、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发展,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提升展品的创造力与吸引力,激发参观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已成为当今博物馆尤其是科技类博物馆的必经之路。虚拟现实技术以其先进的动态影像、沉浸式的体验特征、丰富的交互作用成为科技馆进行科学创新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展品应用出发,通过剖析美国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生命进化之树"虚拟互动展品,借以"5W传播模式"探究虚拟互动的场馆展品信息传播要素,探索其如何促进参观者与虚拟展品进行深度交互,构建基于虚拟互动的场馆展品信息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的虚拟展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最早的应用之一,本文以高职院校校史馆的开发为例,对如何开发虚拟展馆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虚拟展馆的特点与种类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虚拟展馆,指出基于WEB的三维仿真式是虚拟展馆技术的发展趋势;其次文章对虚拟校史馆的开发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开发校史馆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本文还对虚拟校史馆的基本结构及开发流程进行了探讨,并以ASP与VRP为开发平台,介绍了开发虚拟校史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动态网页开发技术、模型准备标准化技术、虚拟环境IE内嵌技术、FLASH文件嵌入与数据库连接技术等.最后,本文对虚拟校史馆的开发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数字化技术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出发,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融合路径的基础上,探究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数字化路径,依照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理论模型与层次分析理论,通过矩阵分析指出数字化视角下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排序及其权重大小。以石家庄文化产业为例,分析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方向与现状,提出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顶层设计、分享意识、非遗标准化研究、专项资金支持等方面的缺失,制约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发展.陕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现阶段,陕西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应从提高认识,增强危机感,大力建设发展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特色数据库和数字地方文献长廊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在国家与城市的竞争中,城市形象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武汉这座城市为例,分析其视觉传播的元素、路径,提出新媒体时代城市视觉传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远工程所设计的数字化学习主要有三种模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陕西省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的实际.通过数字化学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陕西省应该在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灵活推广与当地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黄璐 《英语广场》2020,(7):78-83
本研究结合话语分析理论和批判分析法,对东莞本地英文新闻媒体《今日东莞》中的新闻标题和正文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研究。通过分析标题中高频词的感情色彩、标题的立场和态度以及高频关键词修饰语的含义,探讨了新闻报道对东莞城市形象话语建构的影响,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