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表意文字,其承载的文化蕴涵是毋庸置疑的。汉字的创造,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社会内容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认知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汉字中直接或间接地融入造字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而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可能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这自然就使汉字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化石”和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视野     
汉字起源种种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源于何时呢?据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人因此认为结绳是汉文字的起源,一切文字由“ ”繁衍而出。但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源始于八卦。而我国古代最通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这在战国末年就已经在学者中广为流传;据考仓颉是传说中炎帝、黄帝时候的人。根据这些说法,汉字当起源于上古时代。  相似文献   

3.
人口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人口问题,从来就不只是单纯的“人口”问题,它对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工业化时代之前,生存繁衍、战争力量的博弈等主要依靠的是人口数量的多寡,奴隶时代财富多寡的标志也是奴隶数量的多少;进入现代世界格局后,对大国而言,它也是影响兴衰和世界政治变迁的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点在于重建“学习”的概念,树立一种新的学习观。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实践。通过这三种对话实践,我们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人际关系,形成自身的内心世界的意志、思考与情感。我们应从这三种状态来认识学习——建构客观世界之意义的 “认知性实—践”,建构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实践”,探索自身模式的“伦理性实践”,即“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套对信息世界的解读,教学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传递…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千年的汉字文明发展至今,源远流长,生命力犹强。但是,应看到当今其正经受着外域文字文化的浸染与侵扰。对汉字未来命运的认知与选择,国内外学者们各有其主张,莫衷一是。在此背景下,我们犹须强化“汉字生态和谐发展”观,在其战略思想上,应从国家政策、文教导向、社会创新和个体表率等多层面展开汉字文化生态保护与优化工作,不断推进我国“汉字文化生态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汉字输入的学习是中国人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着多朴计算机汉字输入法,但由于这些输入法或拆字编码的方式符合汉字构形学的理论,或采用了同音字查询的方式,致命重码现象严重,所以不适合引进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认知码”编码部件的选取符合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同时符合小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我校教学的实践证明.通过把“认知码”引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因此,我们认为,与社会上流行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相比,“认知码”更适宜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它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具有其他汉字输入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汉字识字教育序化的设计识字教育的序化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 :汉字怎样加以序化?又用怎样的方法学到序化的字?1 识汉字建序的依据这里讲“识”汉字的序 ,是可以根据语言实践中的汉字使用规律 ,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认识 ,首先确定“基本用字的需要量”。这是基于“在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满足初步学会阅读的需要”这一目标的要求。其一 ,儿童需要的字义的现实对于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儿童来说 ,儿童接触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人类自身的信息呈现了“视野宽、数量大、时间早”的特点。再也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置于“幼稚的童话…  相似文献   

8.
朱瑞专 《作文与考试》2022,(Z3):128-12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方正的汉字,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有无穷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比如“仁”,表示生而平等,传达出兼爱的精神,不断地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赋予新的能量。研究发现,“和”“信”“众”“奋”“新”都是历代青年使用的高频汉字。  相似文献   

9.
随着脑科学及认知科学的发展,有关大脑两半球的机能知识已日趋丰富。汉字认知的研究不仅验证了国外学者关于大脑机能的一些观点,而且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并提出了不少令人鼓舞的假设。著名汉字认知心理学家曾志朗先生认为:“中国语言是音调的(tonal),且没有语尾的变化(non-inflective)。其阅读的媒介文字是意符系统。这三个特性使中文的研究在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上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再次提醒当代的认知科学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类以中文为阅读的媒介。假如他们提出的认知学说不能涵盖中文的阅读历程,则他们的成就实验是有限得很,也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了。”应当说近二十年来汉字认知研究领域非常活跃,从1995年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  相似文献   

10.
汉字可以称的上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仓颉创造出汉字后我们开始学习和使用汉字。随着事物的变迁,汉字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且还出现了"字如其人"的说法,由此可见,一手好字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在当下仅仅认识汉字是不够的,还要练得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一九四○年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早曾指示我们:“文字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改革”。近年来,更进一步指出了中国文字的改革,“要走世界各国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就给汉字改革规定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把汉字有步骤地改变为拼音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在历史上曾有过伟大的功绩,为我们保留了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仍然是我们社会交际,纪录语言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原因是汉字以“象形”为基础,一个字一个形体,本身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的缺点,无论是成人扫盲,或是儿童识字,在学习上都存在着很大困难,不改革是不能适应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要求的。但是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要在极短时期内一下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常常谈古道今,考究汉字的演变。弄清今天的汉字如何从昨天演变而来,是有益处的。于此同时,人们也很关心明天的汉字将是什么样的。在搞清“虎”字是如何由甲骨文演变过来的同时,人们还想了解“虎”将会变成hu,还是tiger(英、德)或tigre(法、西)或tigro(世界语)?汉字能否现代化?是否会被拼音取代?对于汉字的评价,论者褒贬不一。有的称其为“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将长久立足于世界”,有的认为汉字是走向信息大国的障碍,要走拼音化的道路。其实,汉字也有些个象人,固然有可杀当诛之流,更有众多的有用之辈,并非可  相似文献   

13.
汉民族化精神以自我体验和客观务实为特征。汉字与汉民族化精神完全契合,是汉民族化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汉字构形基础的“象形”是汉民族化精神在造字行为上最基本的实践。汉字构形运用了汉民族化精神中讲究空间对称和体式稳健的的美学原则。汉字认知,往往具有考古等方面的深层化意义。汉字形体因基于“象形”而显得个性特征强。汉字是一面具有伟大号召力的民族旗帜。汉字共汉民族化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4.
赵准 《学周刊C版》2014,(9):83-83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在世界古文明中也是最独特的文明。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传承下来的,而且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传承有序,没有间断过的文字符号形式。从公元前14世纪,商朝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初级形式,发展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出现,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歌曲《生僻字》的开场句,道出了汉字的神奇与魅力。的确,汉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奠基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智能型的国际性优秀文字”。随着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汉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翻开几十年来的中学语文课本,我们很难找到一百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异常活跃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踪影,更不要说“现代文论”与“后现代文论”的迹象了。原来,我们一直在拒绝它们,我们至今还在拒绝它们——  相似文献   

17.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践。通过从概念阐释、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FMA思政课教学法”进行哲学分析,以实现教学目标从“泛化设定”到“精准定位”、教学方法从“单维理论释读”到“多维理论认知”、教学效果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善亮 《教育学报》2007,3(4):29-34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标志性概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最近发展区”概念从“认知”、“文化”、“社会”、“教育”和“人学”等角度进行多维透视,不难获得“脚手架”隐喻、情境认知、实践参与、好的教学、人的生成等多方面的启示。它为我们解决教学的准备性与发展性问题指明了具体的思路,也为我们开展有效教学找到了具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一、汉字对中华民族盼贡献——加速了汉语的发展和统一;记载了灿烂的科学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极大的作用。二、汉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汉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充实了世界文化的宝库;汉字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对东南亚(日、朝、新加坡等)国家的语言发展有巨大贡献。三,汉字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具有明显的“易读性”;很强的“适应性”;突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借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形式,在班级里组织、开展了以模拟“汉字听写大会”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本节课是“汉字听写大会的筹备会”,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学生通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升了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