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都很重要。拿可读性和趣味性来说吧,这方面如果搞得不好,你写的新闻罗里罗唆枯燥无味,读者不爱读,那就要削弱新闻效果。大家都不读,效果就等于零。不过这一类属性纵然重要,还不是新闻的根本属性。而新——或者叫新鲜性——则不同。新闻如果不新,那就不是什么削弱新闻效果,而是新闻能不能存在的问题了,新闻不新,就不成其为新闻了。所以,人们把新鲜性看作是新闻的根本属性。在新闻的众多属性中,除了新闻的两重性质(报道客观事实、又反映主观意愿和观点)和新闻的真实性,大概就数新鲜性最重要了。为什么不说新鲜性最重要呢?道理很简单。新鲜性是用作规定新闻所报道的事实的,而且首先应当是真实的。没有事实,也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批判的西方的新闻观点中,人们最熟悉的论点,莫过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了.这句话过去被认为是美国《太阳报》主编德纳说的,故称之为“德纳定义”。后经查证,不是德纳说的,而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说的,张冠李戴了。所以,本文中姑称之为“博加特论点”.(注) 博加特论点的命题当然是非常错误的。但是,也含有一点合理的颗粒。这就是:“反常出新闻”. 大家知道,新闻是发展变化中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新闻要新,就要着眼于变,从变化中发现新鲜事物,从变化中找新闻.为此,我们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时,既重视事物的正常变化,也不忽视反常现象,不忽视“反常出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反常出新闻”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相似文献   

3.
在结束关于新闻要新的探讨之前,需要专门谈谈新闻的传播速度问题,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时间上的新”的问题。新闻的新鲜度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把新闻保持新鲜地传播给受众,决定于传播速度的快慢。在对传播速度的研究中,提出了时间性、时效性、时宜性等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强调了新闻的传播要快,必须是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求快。有同志说: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生活是紧张的、快节奏的,只有加快新闻活动的节奏,才能和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新闻工作承担着更加繁重的任务;二是全党全国人民高度重视新闻工作;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新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四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五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作用在不断拓展;六是受众的要求更高更多更加挑剔;七是因特网向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八是港台和外国媒体的有限进入使新闻工作面临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外新闻学家对新闻所下的定义多强调一个“新”字。现在不仅要求所报道的新闻是最新的,而且许多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干脆进行现场直播。如美国攻打伊拉克.中央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亲赴现场,报道前线战争进展情况及世界各地对整个事件的反应。现在新闻的新,是各大媒体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有力法宝。美国CNN有线网总裁说:“CNN播放的是世界正在发生的.直到地球停止转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对新闻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播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无处不在,信息瞬间扩散,新闻传播全民化时代即将到来.从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新闻信息往往在第一时间超越地域传播.实践证明,积极应对,正确引导,就能化弊为利、掌握主动;消极回避,一堵二捂,必然适得其反,更加被动.因此,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规律,对于当今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相似文献   

7.
黄先耀 《青年记者》2009,(17):82-82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对新闻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播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无处不在,信息瞬间扩散,新闻传播全民化时代即将到来。从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新闻信息往往在第一时间超越地域传播。实践证明,积极应对,正确引导,就能化弊为利、掌握主动;消极回避,一堵二捂,必然适得其反,更加被动。因此,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规律,对于当今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相似文献   

8.
观点 数字 事例=经济新闻。这是最常见的经济新闻的写作模式。写事件:××工程日前动工,它投资×万元,建成后产值可达××万元。写企业:××厂大抓××工作,人大调动了干部群众积极性。到×月×日,产量已达×万吨,产值达××万元。写人物:××企业连年亏损,×××走马上任之后,抓了×项工作,使企业起死回生,产量、产值和利润分别比过去提高×倍。为此,记者走访了他……不能说这样的新闻不是经济新闻,但绝对算不上好的经济新闻。一条好的经济新闻,除了信息新鲜、真实、准确之外,生动的表达办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同一新闻事件,可以有100种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找到最好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被允许的情况下不懈地去寻求更好的。  相似文献   

9.
提起新闻语言,不少人总爱把它与干巴、死板、陈词滥调、枯燥乏味联系起来。难道新闻语言真的就与生动无缘吗?不是的。近些年来,我们在报纸上、广播中、电视里看到、听到的有些新闻作品,编写得就很不错。不论用什么文体写文章,总是要给人看的。因而,你要吸引读者(听众),就不能不注意语言的艺术。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千真万确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所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高度重视新闻的指导性功能,始终强调新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深谙新闻的特点和新闻媒介的性质,处处注意突出新闻的可受性和新闻媒介的特色。他关于新闻宣传“又要有大方向,又要新鲜活泼”的主张,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主张,是社会主义中国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闻法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立法指导原则。毛泽东主要从指导工作,统一思想的需要看重新闻的指导性功能。他不只一次地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商恺在西北采访时,曾应邀向伊犁日报编辑部的同志介绍首都新闻界近两年的学术新观点。《伊犁日报通讯》总第150期刊登了刘奇同志根据记录摘要整理的这篇文字。现予转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性新闻,以其独到的观察、精辟的分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写好这类新闻,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登上高山 分析性新闻所选的题目,一般来说,比较重大。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加强理论学习,登上“高山”,才能抓好典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姓“新”.一是新闻的内容要新;二是新闻的时间要新。有的通讯员.光想着快.要么忽略了新闻内容的新.要么忽略了新闻时间的新,不能使二者紧密结合,所以才导致上稿率低。笔者将日常一些通讯员只图快不求新的主要表现列举如下:①一味的快、很少考虑“新”。单位开一个会,开展一项活动,不管有无特色,内容是否新,主题思想是否新,事例是否新,递着就写。②盲目的快.根本不考虑“新”。大事小事,事无巨细;六路八方.方方面面;不分主次重点,不问青红皂白全揽到筐里,发走了之。3超前的快.离奇的“新”。今后工作设想、来年宏…  相似文献   

14.
人物新闻写的是人物的先进事迹,而人物的先进思想与工作成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往有个较长的发展和积累过程,这就很容易出现人物新闻时效性不强,内容不新的毛病。人物新闻要做到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突出新近发生的事实。一个纺织女工创造六十万米无疵布的成就,显然不是十天半月能做到的,而当她完成这一指标时,又没有及时采写出稿件,怎样写这条新闻呢。请看发表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及时新鲜,文章标题更应该讲求新颖、传神,展示一种见题抓人的魅力。 1993年5月,我写一农民因借不足钱给岳父送寿匾而吊死的事寄给《鄂西报》,很快被编辑改成《现金贴喜字 悲因喜字生》的标题见报。后来,这个标题连续两次获得“好标题奖”,于是引起了我的思索,逐渐悟出了写新闻必须先精心构思新美的标题。写好标题重在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人民日报一版的角度,谈谈新闻主题的新颖和深化问题。一版作为要闻版,常常集中体现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它在一张报纸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同志们是清楚的。首都新闻学会(原北京新闻学会)关于人民日报读者情况的调查表明,读者拿到本报有百分之五十八点八的人先看一版。可见,精心经营好本报头版,多为头版提供要闻,编辑和记者都是责无旁贷的。今年1至5月份,在新闻改革的推动下,一版的版面比较活跃,内容比较丰富,刊登了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三国演义》,从目录上可以看到这样几场火攻: 第30回“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39回“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即“火烧博望坡”);  相似文献   

18.
内容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新闻的及时性和公开性都是由此派生的.本文从新闻特性延伸至新闻评论规律的感悟,认为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同时新闻评论要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改进党报新闻评论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主义新文风建设的论述,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毛泽东对文风的高度重视,再次显示他是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他把内容和形式都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他不但要求新闻媒介刊播革命的内容,而且刻意追求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与风格的优美和精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极其精辟、经典地阐述过这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一般来说是喜新厌旧的,读者一般喜欢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即未知的领域。所以尽量去探知、开掘、报道一些新事物、新的内容,用范长江的话说,就是报道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事实。翻开5月6日新民晚报第17版,被一篇长篇报道吸引住了,题为“男人堆里的女人——中国首位女国际足球经纪人的酸甜苦辣”。单看标题“国际足球经纪人”,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