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接到一位通讯员的电话发稿。作者报的标题是《×××主动退错款风格高尚》。其主要内容如下:XX村妇女XXx因为不识字,到收购站去出售13.5斤籽棉,收购站多付给她60.68元钱。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在给通讯员改稿中发现,有些通讯员给新闻单位写稿,往往连最起码的格式都不注意,如标题之后不空格,接着就写正文。编辑改稿时,连“通讯员×××报道”几个字都没地方写,很不方便。给报社或杂志社写稿,一篇  相似文献   

3.
我们《陕柴报》创刊迄今,曾发表了许多人物通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编釆人员和通讯员把笔触伸向身边的先进人物,把焦点对准时代精神这个闪光点,写出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人物通讯。我自己就曾在编辑之余,釆写了50多篇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一篇人物通讯要抓住读者,从写作上得把握好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几个环节。人物通讯,标题是点睛之笔。我们《陕柴报》发表的人物通讯,标题比较有特色,象《且看‘哥儿们’重抖擞》、《划线行当无名草》、《‘大胡子’轶事》、《劳模行列新面孔》、《放飞小天鹅的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伴我度过休闲时光最多的,总是放在案头的那一摞《新闻爱好者》。1998年认识《新闻爱好者》至今,她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暇闲之余,我特别喜欢到“通讯员园地”中畅游,从中汲取新闻写作的营养。《巧找素材》、《琐言琐事好新闻》教我学会新闻写作的素材收集与整理;《等来由头好作文》、《巧选角度写好稿》、《打开思路的ABCDE》送给我开启新闻写作思路的金钥匙;看了《一篇通讯拟了80个标题》一文,让我懂得“标题新颖、文章升华”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多上稿、标题请制好”。几年来,经过这位不开口老师的指点,我的业…  相似文献   

5.
报风与文风     
某青年招聘为乡通讯员后,一连发表了两篇响文:《记×××书记二三事》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技术书记》,一时成了该乡美谈的笔杆子。乡党委书记热情支持他的工作,并派他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某报社送了土特产,联系感情。紧接着报社又给该乡发了专版.这位青年借此“东风”,又连发多篇消息。如《这里的西瓜盼客来》、《南杉喜落××乡》等子虚乌有的文章。且不说某报编辑部的作风如何,听听该乡群众如何说:“时下的报纸很会扯谎,针尖个事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稍留意报纸的新闻标题,不难发现,在一个时期,一个季节,或者几天里,不少报纸的新闻标题,会跟通俗歌曲,甚至跟街上少男少女穿的服装一样,也会“流行”。今天,A报用这个标题,明天就会有B报使用同样的标题,久而久之,A、B、C、D……大小报刊争相使用。因此,把这些经常能看到的标题,称之为“流行标题”,真是恰如其分。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看到《爱的奉献》、《洒向××都是情》、《为了母亲的微笑》等标题,竟然在大小十几家报纸上重复数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天收到的来稿中,大量的是表扬通讯报道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消息、通讯,少部分是谈经验体会的文章。这些稿十之八九不能采用。编辑一边为缺少令人感到解渴的好文章而皱眉,一边又不得不把大量的稿子舍掉。篇篇都是通讯员的汗水呀,有的附了长信,殷切之情溢于言表。眼睁睁看着同志们辛勤的汗水化为无效劳动,谁不为之惋惜呢!原因在哪里呢?手头这篇稿子,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它为例,讲点意见与大家商榷。从事新闻通讯报道工作可以成才,农民通讯员大有作为。这一点在××县农民通讯员队伍中得到证明.1985年以来,该县已有4名从事新闻报道工  相似文献   

8.
想好了再写     
我经常和通讯员打交道,发现有的通讯员采访回来,也不好好想一想,稿纸一铺就写将起来。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写完了第一段,不知下一段要说什么,半天也没把文章写成。这是一些通讯员的通病。那么,采访之后,什么时候动笔合适呢? 首先要把主题确定下来,写个什么意思要弄清楚。用什么形式写也要弄清楚,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故事,要选定一种。文章用个什么标题;写几层意思,每层意思写几段,每段都需要那些材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可以动笔。总之,动笔前,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单位、部门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总结会、评比会上,看到那里的领导同志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笔者感到欣喜,同时,又听说给通讯员下达用稿指标,不由得产生一点隐忧。“新年,要求在市级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在省以上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听了那个指标数,我为他们那里的通讯员发愁,“哪有那么多的报道线索、新闻题材呢?”任何工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总归不行。通讯报道工作指明任务,给点压力,这也有好处,可促使通讯员经常开动脑筋,提高通讯员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0.
新华日报群工处编辑的《群蜂集》一书,我的两篇小作有幸入选。并不是我文章写得有多好,主要是以题取胜。由此我谈几点创作标题的体会。一是建立“标题仓库”。我随时用本子将报刊上好标题摘录下来,并分类为:消息标题、通讯标题、言论标题、读者来信标题、获奖标题、歌曲标题等,把这些好标题储存起来,以备学习和借鉴。记得我写全国劳模、退伍军人戴宗仁的事迹时,为了做一个理想的标题.我竟花了一天多的时间,连做五个标题都不满意,晚上睡不着觉,坐在床边想标题、边写标题,一直到下半夜2时,我突然从歌曲《希望的田野上》的标题受…  相似文献   

11.
《读者》2000年第9期摘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原载《中华英才》2000年第3期)的长文,该文有一小标题为:“6位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 我们知道,华裔科学家中,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等6位均曾荣获诺贝尔奖。那么,荣获××奖能否说成“问鼎”××奖呢?  相似文献   

12.
标题就是新闻之“眼”.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文先看题.”对于标题,我永远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做到标题不出彩,稿件不出手.正因如此,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上耕耘了14年的通讯员,笔者每年发稿200余篇,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莱芜日报》的上稿率达到90%以上.如何制作推陈出新、画龙点睛的新闻标题呢?笔者结合在基层新闻实践中逐步摸索学习和掌握的方法,谈谈基层通讯员制作新闻标题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爱看报又不多动脑筋的人。不过,看得多了,除看内容外往往还看看暑名是谁。好多新闻稿的署名是:本报记者×××,通讯员×××。我以为这样的稿子一定是报社记者下去采访和通讯员一起采写的,而且主要是记者的功劳。但前不久,有两件事送到我耳朵里,使我为之一惊。一位同志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1985年9月17日有一篇题为《心里要有“李鼎铭”》的文章,内容是说要尊重并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李鼎铭这个名字人们是熟悉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提到他,因而标题中借“李鼎铭”来代替“党外人士”,读者不会产生歧义。这种人名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消息、通讯、言论等文体的标题中屡见不鲜。标题中人名借代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以古代文艺作品和传说中的人名借代。《民主与法制》1985年第一期有个标题:《现代“刘兰芝”坚强起来了》。刘兰芝是古乐府诗《孔雀东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眼中的俄国通讯社泰·兰塔宁等编者按:此文是在1995年出版的英文《欧洲通讯》上刊载的,原标题为《后共产主义俄国的通讯社──从国家垄断到国家控制》,作者是泰尔希·兰塔宁和叶莲娜·瓦尔塔诺娃。本文试图强调4个主要问题。第一,怎样解释在苏联垮台之前和...  相似文献   

16.
写稿如用药     
本人是学医出身,当金华日报通讯员九年来,深感写稿用药之同理。 1991年6月24日我在《金华日报》“科技”版发表了一篇稿子《神奇的苦丁茶》,以武义县某村项××一家人长期饮服苦丁茶后身体健康为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新闻媒体也不例外。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感到记者在写批评稿件时,人文关怀意识十分重要。前不久,笔者在值班时,见到记者部传来一篇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标题是《草店镇计生站责任人乱收费受查处》。报道中说:“近日,曾都区草店镇纪委对计划生育服务站乱收费责任人马××、吴××、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杨××党内警告处分,并分别给予罚款。”文中点了4位当事人的名字。笔者在看稿时,产生了两点看法:其一,一个乡镇计生服务站乱收费,党报应该批评,但是不是就该对当事人点名曝光?其二,镇纪委已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某些报刊在报道公安部门打击团伙犯罪活动时,常以犯罪分子的籍贯地名冠以"××帮",并用大黑体字做在标题上,如《警民围剿××帮》、《××帮的覆灭》等,这是很不妥当的,应予纠正。国家公安部门打击团伙犯罪,是打击这个团伙的犯罪行为。检察机关所公诉的,是这个团伙的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对这个团伙定罪的原则,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公、检、法三部门所执行的任务,是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任何籍贯的个人或团伙犯罪,依法惩处的原则、标准是一致的。因此,见之于正式报刊的新闻报道,不宜在标题…  相似文献   

19.
这个公司之所以“金枪”难倒,就因为它有不寻常的“保护” 1994年10月29日,《中国××报》刊登了一封题为《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谁来管》的记者来信,反映某省一家打着××市石油公司牌子的个别经营者,“无视国家规定投资上百万元在××地方搞重复建油库”的问题。文章见报后,被批评者一方面派人千里迢迢到北京报社“澄清”和“控告”,责令报社作更正,否则,要“在法庭上见”;另一方面在当地抓紧四处活动,以利对付“报社再次来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8日,检察日报第七版登载了该报通讯员彭宏发、伍庆松二人合写的通讯《“聪明”出纳“妙笔”生钱》。这篇1800字的稿子分为3个小标题:53万去向不明、这样“发财”上了瘾、模仿70余人笔迹。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