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传播学者极为重视的研究题材之一。在一些传播效果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会认为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换句话说,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这一发现在许多国家的控制实验中得到证实,从而引申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结论,即第三人效果可能对大众传播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概念的缘起 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美国人戴维森(W.Daviso…  相似文献   

2.
郭海旗 《东南传播》2020,(8):101-104
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首次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追溯、梳理了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通过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变量、中间过程及后续行为三个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上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就研究质量和水平而言,仍然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文章就我国第三人效果的未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首次在传播实验法的框架下,对第三人效果理论进行了完整的本土化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验法的框架下,第三人效果得到了验证,本研究增加了多个行为层面的测量因素,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只有第三人效果认知一种,因此,第三人效果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还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6至2020年期间,国内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领域的研究稳步推进.从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看,第三人效果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对社会重要传播事件的研判,对具体的传播实践的指导中.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该理论具有良好的发展张力和适应性.对已有成果的考察也显示了国内对第三人效果理论本身的研究进展较慢,滞后于理论本...  相似文献   

6.
戴维森与第三人效果:一种舆论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舆论研究切入,结合第三人效果提出者戴维森的经历,从哥伦比亚学派、心理战与舆论战经历、舆论研究核心框架等角度探讨了戴维森的舆论研究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理论脉络关系。研究的最后一部分从学派影响、学术焦点、学科交叉等角度探讨了第三人效果作为理论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会距离推论是第三人效果研究最为经典的路径,贯穿理论脉络始终。然而,从概念到结论学界观点尚未统一。本文总结该领域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理论脉络,分为兴起、挑战、修正三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系统反思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应考虑第三人效果研究转向宏观视野,关注跨学科融合、结合大数据量化与质性方法以及引入多元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1983年戴维森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该假说强调感知定势的作用,并指出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美容整形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容整形广告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美容整形广告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美容整形广告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联系。一方面结合理论来研究美容整形广告发展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来反观"第三人效果"对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受众在心理和行动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已经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 ;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发现第一人效应和第三人效应之间还存在着某些矛盾之处 ,这集中体现在“互有差异的认知”这个概念上。这个理论对于解释目前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效果"由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它解释了个体受众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下的行为选择,其得到验证的后续结果,有个人支持对媒介活动加强限制以及显性行为的出现等,这一理论的研究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试图解释社会恐慌造成的抢购等集群行为,并为消减此类行为的出现提供可能。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寻"第三人效果"的作用机制,突破了从单一事件中进行探讨,而是将"第三人效果"看作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提出"第三人效果"的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因素,分析新媒体的应用可能对这些因素造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人效果是一种受众认为媒体对其他人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影响的现象。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对广告负面影响是否存在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探索年龄和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的关系。对447名学生调查发现: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龄阶段的受访者都存在显著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受访者认为小生学最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其次为同龄其他人,最小为中老年人;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没有随着受访者的年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结果意味着年龄可能并非是受访者判断自己与他人差距的标准,而可能是专业知识或社会经验。  相似文献   

12.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己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第三人效果假设放在网络意见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发现第三人效果存在延时现象,并就此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王萍 《新闻世界》2014,(8):419-420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21):11-20
在我国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显著增长的背景下,本研究探索以文化为中心的健康传播模式如何贡献于对这一目标人群的有效干预。研究使用实验法,检验了集体主义文化中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新闻报道是否唤起有关羞耻与恐惧的第三人感知偏见,以及这种感知偏见对安全性行为的预测效应。结果显示,个体对自我与父母之间的羞耻感知差异越小,越倾向于减少性伴或保持单一性伴,而个体的纵向集体主义倾向是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据此,研究提出促进亲子沟通等艾滋传播干预战略,为健康传播如何适应社会语境、利用文化资源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
高一萍 《东南传播》2014,(12):15-17
"第三人效果"一直以来是以"理论假说"的面貌出现的,三十年的多方研究已有诸多支持性证据出现,近来学界出现第三人效果理论体系的认识。在梳理了理论假说、理论体系和理论方法的概念之后,以2010-2013年国内外有关"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论文为例,认为当前"第三人效果"的理论定位应当是"理论方法",并探究了这种理论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王舒瑶  薛可 《新闻世界》2014,(11):135-136
本文以新浪微博末日谣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和转发动机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受众伦理角度对如何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用户对于末日谣言微博的转发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娱乐心理和吸引他人注意的心理,而对于转发行为的道德责任意识较为缺失。受众应当提高伦理意识,承当应有的道德责任。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便捷性,多方面查找信息来源,了解不同声音,减少"第三人效果"造成的对他人认知和行为的误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过去的研究发现由自尊能预测第三人效果的结论的基础上,把自尊划分为自我尊重与自我效能两个维度来探讨自尊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尊重程度较高的受众往往会高估他人受到的负面影响;而自我效能程度越高的受众则倾向于认为自己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因此,有别于过去研究认为自我尊重或自我效能较能预测第三人效果的结论,研究者认为,自我尊重和自我效能共同作用于自我-他人差异的感知,进而都可能会对第三人效果构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第三人效果假说预言了人们在评估大众传播效果时会过分估计媒介对他人的影响比自身大,而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性特征,新闻媒体对其的报道能引起广泛的影响与关注。本文沿用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思路,以215个调查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第三人效果,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企业社会责任报道存在第三人认知偏差,社会距离、个人卷入程度影响第三人认知效果,性别和媒体关注度是影响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的显著变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9):9-14
"第三人效果"假说自1983年由戴维森提出后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后继的研究中,众学者不仅对"人们倾向于假设在劝服传播中其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他们自己的大"这一效果进行了多次验证,且进一步探讨了该效果的内在作用机制、发生条件及后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在上海市所做的电话访问所得数据为分析样本,不仅对"第三人效果"的存在进行了验证,且通过对男性、女性两个群体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可能受众"这一因素对该效果强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