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项研究关注的是中国消费者行为中的反美情绪.核心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将会消极地影响到美国品牌.我们将本文的分析放置在“消费民族主义”的概念下,并尝试在北京的大学生中召开焦点团体座谈会,通过他们的视角来研究此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青年对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负面评价和中国青年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选择之间存在着微弱关联.不过,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中国青年消费者对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负面情绪,会波及到他们对美国品牌的接纳.而且,当中关发生冲突时,一些美国品牌将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反美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球传播力史充满看美国的触角.最早时候,美国通过创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奠定美国世纪的基石.在教科文组织中,美国提倡信息自由流通,藉此建立一个跨国的霸权传播体制,以便美国产品与理念主导世界.席勒( Schiller,1989)认为这个策略将美国的经济、媒介优势与全世界人民试图互相沟通的愿望毫无破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占据了宣传的制高点.美式信息自由流通理念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是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赵克强  牛钰 《传媒》2015,(2):55-56
美国ESPN是全天候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在1980年,ESPN就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主流媒体,而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环境下,ESPN更是成为了“全球移动领先者”,并占据了美国体育移动传播的35%市场份额.在美国所有现场直播的体育赛事中,包括NBA、美国高尔夫球公开赛、美国足球大联盟等,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ESPN转播的.ESPN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赛事传播体系,受众能够轻松地在其平台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比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2007年,笔者有幸到世界上期刊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其间,通过和美国同仁探讨中美期刊营销的相关问题、订阅体验和到零售点探访的方式,笔者不完全了解到美国期刊市场的一些营销情况.本文通过对美国三本畅销期刊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美国期刊的发展,展望期刊营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档案馆大楼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白宫和国会之间,建馆前原是一个中央市场. 1933年2月20日,美国前总统胡佛在档案馆大楼奠基典礼上夸耀地说:"我们历史上的这个神庙将理所当然地是美国最美丽建筑物之一,是美国灵魂的一种表现.它将是最经久的建筑物之一,是美国气质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图案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是极其神圣的,一经确定,除非改朝换代,是绝对不容改变的.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不是这样,他们的国家的国旗图案是经常变动的,这就是美国的"星条旗".美国自建国以来的二百多年中,国旗的图案已经改过20次,平均不到11年就要改动一次.美国为何要如此频繁地改变国旗图案呢?这与美国领土的不断变化有关.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旗上每一个星代表一个州,而美国的州一直在不断地增加.所以,每增加一个州,国旗的图案就要改变一次.  相似文献   

9.
应美国马里兰大学邀请,2015年11月,江苏省档案局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电子文件管理培训团赴美国学习交流.笔者随团参加培训,直接感受到了美国档案工作的特点,就如何借鉴美国经验,更好地推动档案工作做了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1月5日,民主党人骆家辉成为美国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位华裔担任州长高位.2000年11月7日,他再次当选.2004年,第三次当选呼声很高的骆家辉突然决定退出选举.2005年1月,被指为有可能成为第一任华裔美国总统的骆家辉出人意料地淡出美国政坛.华裔美国政坛明星的引退令人瞩目,同时再次引发对华裔在美成功之路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美国"为全美中友谊",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超索部分.中美各界就美国庚款"退款"用途主体基凋一致--即用于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美国所退庚款也部分用于中国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没有结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凸显.身陷漩涡中心,美国传媒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广告收入锐减、债务攀升和现金流堵塞.为了尽快度过危机,美国新闻传媒推出了裁员,出售或关闭报刊、变卖资产,减薪、停薪、无薪休假等三大方法.我国传媒既要注意自身与美国传媒的区别,也要冷静地从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美国访问的时候,遇到不少新闻界同行中的小报记者,他们常常忧心忡忡地诉说小报的困难处境.辛辛那提一家报纸的记者说,如果他们的报纸经营不好,就有被某个垄断集团或报系并吞的危险.他们习惯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这类大报的报业集团称作"王国"或"帝国".我们在美国的几年里,愈来愈发现经营新闻事业的企业垄断化程度加速的现象非常突出.美国是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新闻行业的竞争和垄断,不仅是争夺利润的结果,也是大垄断财团之间争夺的一个缩影.一些驻在美国的外国新闻记者同行感慨地对我们说,美国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报业就已经比较地集中经营了.报业巨子赫斯特在一九二四年就对美国报业控制在他的对手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梦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观深入美国人心并向全世界推销.美国梦的重要意义和使命,就是唤起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勇敢地追求个人和国家的进步与富裕,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现在美国梦正在悄悄衰退,中国梦正在慢慢兴起,它从朦胧和遥不可及到日益清晰,我们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梦作为一面旗帜和一个概念提出来,但这里牵涉到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的问题.我们需要制造和积淀响亮的文化品牌,培养和推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代表性人物,建立和形成涵盖创意到终端乃至衍生网络的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小说一直占据着我国外国文学译介、出版及读者消费市场的主体.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小说译介市场在自身发展规律的自我调节中,逐渐与美国小说出版市场接轨,更趋多元化和信息化.研究并梳理美国小说市场规律及其对中国译介出版市场的结构影响,有助于及时把握美国小说图书出版市场的各类动力要素,及时调整我国译介出版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路在何方 美国杂志的发行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海明威的话来说,美国杂志发行业导致现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局面,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逐渐地和十分突然地. 说"逐渐地",是因为在大约四分之一世纪里,杂志的报摊发行量长期、缓慢地下降.  相似文献   

17.
自立宪建国起,美国法官与总统明争暗斗屡见不鲜.其中最早的当数19世纪初马歇尔大法官与杰斐逊总统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在美国历史上被一再渲染,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法治和民主的冲突.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史家也常常不能保持中立,或者“贬马扬杰”,或者“赞马抑杰”,将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偏好倾注其中.甚至连远在中国的美国史学者,在论述两百年前美国这段公案时,也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已故的中国美国史专家刘祚昌先生的晚年大作《杰斐逊全传》也未能免俗.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专业杂志<媒介周刊>(Mediaweek)根据美国发行稽核局发布的杂志发行数据,整理公布了美国十大消费类杂志的具体情况,包括出版地、所属公司、发行量和发行基数、刊期及其广告刊例等.虽然这些杂志所在的总部各有不同,但出版地无一例外  相似文献   

19.
中美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对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成为部分国家为图书馆使用著作权立法参考的模板.一方面美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使用著作权规范的设置详细而具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技术的发展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美国著作权法在其演进的过程中,较好地平衡了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就美国著作权法框架内图书馆使用著作权规范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并与我国相关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阐述了美国对图书馆使用著作权的立法特点,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昀韬 《出版参考》2015,(17):21-22
2015年5月,美国BEA书展之前,中国出版集团组织集团旗下的20位数字和版权工作者,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字出版和海外版权培训.邀请美国大型大众出版公司、教材出版公司的专业人士,以及专业数字出版公司、营销公司的专业人士,讲授美国数字出版的现状和操作经验.在美国培训之前,我虽然常常听到和数字出版相关的新闻,却很少主动关注数字出版.天天出版社与亚马逊从2014年开始合作,亚马逊要求我们提供什么,就简单地提供什么,除了负责数字出版的那一位同事,其他人几乎不曾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美国培训两周的课程,改变了我之前对于数字出版的许多看法,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儿童图书的数字出版和版权,有什么样可跟进的广大空间摆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