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 《编辑之友》2016,(9):88-9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全民素质提升,阅读需求与阅读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婴幼儿的教育及阅读习惯培养加以重视,这成为儿童书籍发展的原动力.文章基于阅读体验的低幼儿童书籍交互设计,结合低幼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对低幼儿童阅读感知、阅读行为、阅读学习体验分析,探讨低幼儿童书籍阅读模式交互设计,提出感官体验、情景体验的低幼儿童书籍阅读体验交互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搜寻碎片化信息,失去了静心读书的乐趣。是不是电子书的普及,改变了公众的阅读习惯,将使纸质书走向灭亡?是不是传统书籍的优点已不复存在,当代人之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传统的图书馆以及承载着厚重历史、传播着信息与文化的纸质书?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去探寻书籍的前世今生,去体验书籍所传递的多元化信息,去感受书籍历久弥新的持续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珏 《编辑之友》2015,(9):94-96
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交互书籍设计研究,在对读者、设计者、开发者分别作出相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交互设计、书籍设计理论和数字媒体理论,对这种新兴出版物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论证,探讨新兴媒介中传统阅读模式和设计模式的传承和革新,并力求使读者在数字交互中,探索书籍阅读的最佳效果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当代阅读语境下中国书籍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上个世纪一百年又历经夏秋冬春的变幻起伏。面对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由装帧向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是引发书籍出版人和设计工作者去思考的话题。探究书籍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视点,要寻找现代阅读语境下延展本土书卷文化的新途径。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吸纳传统并与现代交融,才有书籍传承衍生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增强现实(AR)技术已受到各行各业诸多关注,在出版业则可用其打造独特的阅读体验,改善传统出版内容固定、难以与读者互动、多媒体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因此,增强现实出版物有望结合“数字”和“纸质”两种内容呈现模式的优势,即在不破坏阅读流畅感的同时增加身临其境的浸入感和体验感.本文从AR应用工具Layar的发展历史、产品定位、核心功能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它怎样通过创造性地应用AR技术来实现出版印刷的变革,从而给予出版业更广阔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子书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版面设计不够专业化、脱离书籍的阅读本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将成熟的传统书籍设计理念导入新型载体,创造性地拓展适合数字阅读的设计思路,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书籍形式。  相似文献   

7.
关注书籍作为媒介对知识和文化传递产生的影响,从媒介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媒介域演化的逻辑,思考技术创新对图书载体演变及意义变化的影响。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依然有着解释力,逻各斯域下的图书是从神话到“学术”的迁移;书写域的图书存在着“科举取士”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图像域回归身体更注重阅读的感性体验;数字域的书籍将继续与新技术并存,预示着书籍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书籍交互方式对儿童阅读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5—6岁学龄前儿童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明确了书籍交互方式和性别对儿童阅读兴趣、主观评价、偏好和情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偏好的书籍交互方式是知觉互动、折叠互动和抽拉互动,儿童期待在图书馆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触觉互动、嗅觉互动和折叠互动的书籍交互方式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体验需求,性别差异仅存在于折叠互动和弹出互动两种书籍交互方式中。书籍交互方式对儿童阅读的影响规律研究可为引导儿童阅读行为提供依据。图4。表2。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9.
“碎片化”“快捷化”的电子阅读普及的时代,纸质阅读却激活了身体的感知,成为不可替代的阅读方式.文章以物与“身体感”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在身体感知方式层面的差异,回到身体的维度探究纸质阅读在新的媒介时空如何焕发生命力;从传播形态变迁的历史语境中,梳理人与媒介间交互影响的脉络,以“体物入微”的概念重新阐释纸质阅读在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化意义.实体书店的空间也从传统的单一零售空间转变为具有美学价值和交流意味的多功能文化复合体,空间属性的变化重构了身体与客体空间的关系,客体空间通过“身体”的参与具有了体验的意义,身体空间也成为一个空间结构及其意义分布不断变化的异质空间.  相似文献   

10.
移动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机阅读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移动阅读体验现状,研究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移动阅读APP设计中体验美学启动界面、欣赏美学风格设计、品味阅读交互设计、体味书籍推荐与情感交流、畅享感官与内容融合的研究,分析了移动阅读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指出移动阅读APP的设计中应将用户交互体验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把握用户交互体验设计的艺术范式,提升用户移动阅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交互时代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时代,传统的书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互动式的点击阅读方式相对单一型阅读,更能适应现今社会的需求.多元化的形式下,将互动理念和传统阅读方式相结合,形成新型的交互性书籍形态,并在设计中注重新要素和新原则,体现了交互时代书籍装帧的新特色,同时建立了良好的阅读形式,把被动的给予变为主动的交互体验与参与.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幼儿书籍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的阅读兴趣,还可启迪幼儿的智慧,形成美的体验和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文章主要以幼儿书籍形态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从幼儿书籍的形态、封面、内页、色彩、材质等各形态构成要素,探讨幼儿书籍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楷 《现代出版》2015,(2):77-78
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往往强调内容为王,容易忽视装帧设计对整个书籍价值传递层面的影响。一本书除了传递文化信息与知识内涵外,还应该具有愉悦人的感官等重要价值,这也就要求传统书籍需要丰富以文字信息传递为主旨的出版方向,将书籍本身对审美的价值思考、对社会的深层次考量提升到一个更加瞩目的层面。诚然,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书籍本身需要给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其设计也应该遵循诗意的表达。可以说,书籍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理念都孕育在我国的审美文化、古诗典籍、艺术遗产之中,也同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书的诞生和流行,并给传统纸质出版带来威胁与挑战.业内人士纷纷预测"纸质书不久后将被电子书籍所取代",这一预测是否准确尚有待观望.但读屏时代人们对电子书的依赖与日俱增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便捷、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使得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阅读体验来看,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书籍的视觉体验及阅读习惯.腾讯推出的"微信读书"APP,通过连接好友进行阅读分享和互动,以此打造社交化的阅读平台.当阅读与社交相融,是否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书籍形态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书籍形态在演变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反映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书籍形态不断演变、传承、创新.现代书籍设计继承了传统书籍的形态特征,注重书籍形态的艺术表现和创新,但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正确把握书籍形态设计的原则及价值观,提倡健康科学的设计理念,把握好书籍形态设计的"度",需要设计师顺应时代发展脉络不断探索.如今,现代数字科技已然介入书籍形态设计,使阅读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虚拟空间技术与书籍形态设计的融合成为未来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绘本阅读在阅读习惯培养、艺术熏陶、素质教育、情感体验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乡村儿童具有特殊价值.为推广乡村绘本阅读,提出了包括与小学合作、拓展支持渠道、先行开展试点、编写推荐书目和导读材料、强化书籍流动管理等在内的绘本流动站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与书籍激荡交互的时代,只有懂得超越界限的读者,才是真正的悦读者。文章从打开广阔的阅读空间、走向丰富的阅读世界、实现多元的阅读体验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和受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近些年来,视听媒介的变革、应用和普及,拓展了民众的阅读方式,丰富了民众的阅读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在“爱读书”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推动“读好书”,强调个体的深入阅读体验,真正使他们做到“开卷有益”,这在数字化阅读语境中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多元的书籍设计能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帮助有效提升读者的阅读力。多元的书籍设计亦能为设计者带来更多的全新尝试,让设计者尽情发挥与表现。多元的书籍设计也能为出版者带来一片崭新的天空,打破禁锢,朝图书多文本时代进军。因此这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媒介阅读已渐成主流,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面临挑战。图书馆加强传统阅读服务的推广,充分认识传统阅读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读者阅读调查分析、深化阅读推广服务、传统阅读推广营销、读者参与式馆藏建设、多媒介整合式阅读体验等策略,推动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