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绪福斯神话>是加缪著名的哲学随笔,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上选有该文.该文与众不同的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加缪是要通过随笔的形式来表现哲学命题.而所要说明的哲学命题与当代大学生已接受的哲学观点以及目睹的生活现实都相距甚远,因此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在小说《鼠疫》中讲:"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造成,人如果缺乏教育,好心也可能同恶意一样造成损害。"[1]97从宏观层面来看,"鼠疫"是罪恶、灾难与世界荒诞的代名词,"对邪恶的感受被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则被影射到世界上。"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3):37
《迷恋·咒》刘索拉/著定价:28.00元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小说以美国曼哈顿为背景,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勾勒荒诞现实中的荒诞人物与荒诞事件。书中,作者将爱情、婚姻、音乐、迷恋学说打碎,重新拼贴重塑,只有她能将如此世俗的人类情感讲述得如此疯狂生动,自由而不拘一格,并富有哲学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4.
费青雅 《视听》2023,(3):62-65
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风格上,科幻喜剧片《瞬息全宇宙》都蕴含着存在主义的特色。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留美华裔家庭,通过一系列荒诞、跳跃的镜头将伊芙琳和乔伊这对母女从现实到阿尔法星球、从争吵到和解的家庭故事搬到银幕上。在家庭故事的外衣下,该片阐释了“人何以存在”这一哲学问题,也在哲学层面对现代社会的虚无主义进行了反抗。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文化渐趋沟通交汇的今天,加缪的卓越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又一次激动着中国的思想界、艺术界、读书界。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当代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道德学家和评论家。在西方,他一直被人们毫  相似文献   

6.
韦焕香 《大观周刊》2012,(28):20-21
与萨特一样加缪对“存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把其思想渗透进其文学创作当中,《局外人》和《鼠疫》就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拟从揣摸和解读作者的哲学思考入手,以其代表作《鼠疫》为阐释范例,扣住其作品中几个关键的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探讨加缪渗透在《鼠疫》这部作品形象中的“流放”状态及其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王祎颜 《东南传播》2014,(5):117-119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中探寻着生命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电影和小说《活着》的情节,从福贵人生的苦难与阳光入手,探析《活着》所展现的人生思维与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中国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后现代电影在发展变迁中呈现出游戏式与反抗式两种类型.游戏式着重于用后现代的修辞手法取得娱乐的商业目的,反抗式分两种,一种主要依靠电影情节表达后现代消解的哲学理念,一种以叙述和结构的创新实践后现代主张的非连续、不确定及对永恒的怀疑,作为内容的补充,这是现代主义的延伸.游戏式是大众文化,反抗式是精英文化,中国电影呈现了多元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陈兰枝 《出版参考》2005,(14):47-48
这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哲学学科领军学者近二十年潜心研究的力作,也是我国从"教育价值论"视角重构现代教育哲学的开山之作.问世八年,七次重印,影响广泛,已成为该学科的经典学术著作与高校教育专业的首选教育哲学教材.  相似文献   

10.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11.
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它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哲学智慧,笔者将此语改造为"展荧屏之美,析主持之理",借以评析2007年度福建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的电视主持类参评作品.  相似文献   

12.
“荒诞”指的是不真实,不近情理,荒诞不经之谓也。说到源头,它并非从西方传入的新概念,干宝的《搜神记》可称之为荒诞的鼻祖了。叙事本身的荒诞包括两个方面:所叙之事本身的荒诞以及叙事方式的荒诞。《搜神记》倾向于前者,说到后者,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想到的是后现代。就戏剧而言,人们往往把荒诞与《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椅子》等联系在一起。有此先入之见,所以才有人指责魏明伦的荒诞川剧不够正统,不够荒诞。  相似文献   

13.
要谈及新闻文化之哲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新闻文化?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我想我们可以分别定义"新闻"与"文化",然后从两者的共通之处为新闻文化拟以定义.  相似文献   

14.
致敬加缪     
50年前的1月4日,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意外的车祸中去世,这个噩耗成为了当天欧美各大报的醒目标题,甚至是头版头条,20世纪的伟大作家、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这样对他盖棺论定:“二十多年来,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即使是曾经跟加缪反目成仇的萨特,也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法国作家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6.
社科类:北京大学出版社《阳光与阴影:加缪传》,[法]格勒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何祚庥。当代中国出版社《南街村》(中国国情丛书:全国百家乡村经济典型调查)。西安交大出版社“美国热门话题丛书之五:《黑白分歧》。福建教育出版社“哲人科学家丛书”之《伟大孤独者的遐想》、《通向人类思想的深处》。江西高校出版社《近看香港》。河南人民出版社《人民公社狂想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之《趋同论研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与当代现实》。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兴衰》,[埃及]阿巴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源·教化编》,徐中玉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青年报现象研究丛书”之《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东  相似文献   

17.
通往"蓝花"深处: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研究,刘聪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对西方浪漫主义的特殊关注似乎与西方近代哲学的某种转向有着一种潜在的联系,尽管这一联系的起源与希腊哲学的初始源头有着需要仔细甄别的价值。或许在通常的精神传积的系谱学维度里,并且受美国学者维塞尔教授思想的启发,《通往"蓝花"深处》一书作者以自身独特的理解视域和女性的细腻感受,借助于哲学自身特殊的贯通之精神和内在的旨趣之把握,通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此,要增强五个意识。一是不断增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使命意识。哲学社会科学不只是具有"学术"本身的意义,而且关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  相似文献   

19.
《变形记》借助真实与荒诞的艺术手段,以寓言的形式,展示了现代人被巨大社会压力所异化的现实。笔者从"异化"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异化世界的构成元素和荒诞背后主题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卡夫卡为现代人构建的异化世界。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哲学"是"生活哲学"的依据,并从"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对当代"图书馆生活"进行深刻反思、"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反思和审视"图书馆哲学"的"中国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生活哲学"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