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媒体是出版产业与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用于重构出版、文创领域的内容产品、传播功能及其应用.只有正确理解与把握融媒体环境下出版和文创的内在关系,才能以满足出版需求和创造文创需求为目标来重构出版产业链,打造出版产品融媒体化与可视化平台,实现出版产品技术途径、编创方法和应用方式的创新,开创出版与文创双赢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马磊 《出版参考》2021,(7):37-39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业通过技术应用,逐步将具有单一纸质阅读功能的图书拓展成具有多元功能的融媒体出版物,推动出版的转型升级.本文结合AR技术发展现状以及AR技术在图书出版业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基于AR技术的图书出版面临的问题及发展之策,以期推动A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图书出版业的创新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融媒体书是在一种媒体的基础上,融入数种其他媒体形式的知识产品,是图书出版传播的新兴样态.在内容上,融媒体书拓展了传统图书内容的载体维度,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增加了内容美学价值.在形式上,融媒体书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特征,比传统图书更具形式张力.在传播机制方面,融媒体书实现了矩阵化开发、社交化裂变和场景化传播,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媒体书的出版传播,出版机构应树立打造精品内容的意识,依托新技术不断优化出版模式,将精准导流作为传播抓手.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社面临“转型机遇”与“挑战压力”,如何才能把握时代机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出版模式,成为很多出版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从融媒体时代体育出版的全新诉求出发,结合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实践措施与实施效果,以期为体育类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坚守与创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如何做好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是主题出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阐述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策略,旨在说明数字化建设在融媒体时代的重要性,以期为主题出版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声音在传统文字出版领域退居幕后.从音像出版走向融媒体时代,有声出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融媒体时代的有声出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以音乐、音响、图文等为辅,既包括实体文字出版物中的有声内容,又包含纯数字形态的在线音频内容.目前有声出版面临着优质精品内容不足、盗版侵权活动猖獗、公共文化服务场景缺失等现实困境.促进新时代有声出版健康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声音的出版价值,加强优质原创内容研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强化有声出版的文化使命担当,积极"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杜丞轩  李芳 《采.写.编》2021,(12):122-123
基于融媒体背景图书出版逐渐向数字化模式发展已是必然趋势,艺术类图书出版转型数字化,通过精心挑选出版内容、充分发挥技术效能、了解读者实际需求,进而更好、更全面阐释与表述艺术类图书蕴藏的人文意境以及美学精神,为社会大众构建立体化、动态化、多样化图书展示模式,进而真正发挥图书艺术价值.本文基于对融媒体背景艺术类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必要性进行解读,明确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现状,而后总结出具体转型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冲  王梅 《出版广角》2021,(14):38-40
主题出版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正在扮演出版业"时代尖兵"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之后,主题出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分析了主题出版现状,剖析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新特点,并深入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卞晗 《采.写.编》2022,(5):136-137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媒体融合的趋势也在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主题出版的工作环境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转型发展具有一定必要性。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现存问题,接着重点研究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策略,旨在优化主题出版手段,使有关工作更加符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保证主题出版具有足够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和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出版业围绕内容创新、科技赋能、业态升级等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所承担的《觉醒年代》主题出版项目立足于坚定历史自信、巩固党史学习教育,以数字技术与产品思维打造多样化融媒体呈现矩阵,推出相关电子音像产品。文章从《觉醒年代》主题出版项目的全业务链角度出发,从项目顶层设计、建构过程及价值审视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延伸出关于主题出版融媒体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期增强新时代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未来声量。  相似文献   

11.
出版编辑在融媒体时代下要加快转型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出版编辑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融媒体时代出版编辑流程转型依然面临不少的问题,直接阻碍了新时代出版编辑的发展。以下就是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出版编辑流程转型有关内容的分析,希望可找到问题源头,采取更为有效的优化策略,加快我国融媒体时代出版编辑流程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吕克农 《传媒》2020,(2):73-75
融媒时代,网络教育迅猛发展,给传统教育出版带来了巨大冲击。融媒体的“下半场”已经开始,传统教育出版只有在促进领域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上主动作为,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加快平台搭建和渠道改造,提速流程改造和技术升级,强化传播能力和用户黏性,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评价机制是党和国家贯彻落实主题出版服务国家战略的指挥棒。目前,我国主题出版评价机制形成了社会效益主导模式,贯穿于各类项目申报、奖励荣誉和出版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梳理现行主题出版评价体系相关文献,发现主题出版评价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尚存在评价体系相对单一、评选数量比例失调、市场评价偏弱、学术评价不到位、没有跟上融媒体发展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要在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基础上进行优化,要扩充评价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引导完善党政产学一体评价体系,尤其应在建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评价体系、增设融媒体产品评价等方面创新除弊。  相似文献   

14.
陈磊 《出版参考》2023,(5):17-19+10
当前,数字教材出版已表现出融媒体特征,生产过程数字化,传播过程网络化,完全颠覆了原有纸质教材的产业流程。原有纸质教材出版经验无法全部照搬到数字教材出版,整个教材出版行业都需要探索将数字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教材出版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形态。本文通过厘清行业状况,梳理出当前数字教材标准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何晓青 《中国出版》2023,(S1):216-220
通过AR技术的呈现,《沈石溪画本·融媒体出版工程》中的狼、鹿、棕熊、象、豺、斑羚等动物成功地“动起来”,带给读者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作为国内首套儿童文学领域的融媒体出版物,在编辑过程中,我不仅经历了一场动物小说文学盛宴的熏陶,而且体验了从对融合出版“一头雾水”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对融合出版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武怡华 《出版广角》2016,(11):75-77
随着主流媒体"两微一端"的飞速发展,跨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将成为未来传播媒体的新格局.文章对13种出版类期刊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基本情况和运营态势进行研究,分析此类期刊融媒体平台的特征,并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类期刊的转型策略,以期推动其创新发展和移动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出版业态,对我国的各出版集团而言,不仅有利于传统出版的产业升级、优质资源的延伸运用,而且对适应媒体融台背景、优化管理机制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题出版工程"自启动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传播中国声音、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乘风而行、追风逐日,融合发展必将成为出版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主题出版的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在融媒体时代,图书编辑需要充分发挥"融会贯通、自主创新"的作用,打破媒体之间的横向壁垒,将融合、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贯穿到信息获取、作者资源遴选、选题策划、内容打造、装帧设计、资源整合、产品推广等编辑工作的各个相关环节,以促进出版形式的多元化,实现主题出版的转型及增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面临重要转型。如何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融媒体技术手段为依托,详细总结了期刊在选题策划、稿件处理、多模式出版、融媒体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以供其他科技期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引发了教育出版形态深刻变革.本文回顾了自2000年以来教育出版物的演变过程,提出教育出版的未来模式之一是开发基于超媒体技术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并从产品形态、编辑生产方式和未来应用场景角度做了论述,为业界如何进行"教育+出版+技术"的融媒体创新提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