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小趣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爬进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摸索。巴尔扎克被响声惊醒了,他悄悄地爬了起来,点亮了灯,十分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找了,我白天都不能在这书桌里  相似文献   

2.
一天早晨,我正要出门去办公的时候,阿格拉费娜,即我的厨娘、洗衣妇和女管家进屋来找我。我感到意外的是,她竟然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她是个普普通通的妇女,素来沉默寡言,每天除了说两句中午准备什么饭菜的话之外,六年来她几乎没有多说过一句话。至  相似文献   

3.
男 说起来就唱起来,唱个蜜蜂采花来,蜜蜂采花为花蜜,小哥唱调找妹来。 女 说起来就唱起来,唱个蜜蜂采花来,蜜蜂早来三日得花采,迟来三天花开秀。 男 说起来就唱起来,唱个小妹有心来,不为穿来不为吃,不为唱调我不来。 女 说起来就唱起来,唱个金鸡站花台。金鸡站在花台上,小妹就在哥面前。  相似文献   

4.
马约尔那是1936年最短的一天,早晨天黑沉沉的。浓雾笼罩着马利勒鲁瓦,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些菩提树细细的树干,就象修拉画的那样。我正在住所和工作室间徘徊。从工作室半开着的门里,我看到马约尔已经开始工作了。在模特儿给他摆姿势的时候,工作室的门是锁上的,花园的门也要用铁链和挂锁锁上。是怕别人打搅他的工作呢,还是担心模特儿逃掉? “您真准时,”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我伸过手来。“可吕西安还没起床。我看这么早是找不到他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任教时,有个12岁的小女孩每天放学后就来找爱因斯坦。这个小女孩的母亲觉得奇怪,有一天跑来问这位数学大师,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话好说?天天说说不完?到底谈些什么? 爱因斯坦回答说:“不是谈什么。您家小妹妹每天拿饼干来我家,要我帮她检查一下算术家庭作  相似文献   

6.
回忆毛姆     
威利——从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起,我就这么称呼我的叔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无疑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或许,可以说是最可悲的作家。这位瘦小、弱不禁风的老人有一张干瘪、布满皱纹的面孔,活象一位中国的圣人,总是拖着脚在法国南部弗拉角的豪华住宅——他那莫雷斯克别墅宽敞而空荡荡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象个迷了路的幽灵。他追索过去的安逸,对现实感到迷惑,对未来又充满恐惧。 1965年,当我陪他一起住在这栋里维埃拉赫赫有名的别墅那阵子,几个月来,我是他的第一个客人。“你知道,”他口吃得厉害,对我说,“我活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吃饭。忽然,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便拿出笔来,往笔记本上抄菜单。饭菜上齐了,他还在那里埋头抄。朋友见他这样冷淡,心里很不愉快,不耐烦地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说罢,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果戈理全然  相似文献   

8.
1978年1月的一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早晨,有1000多人聚集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外,等候着售票处开门售票。其中有些人已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有些人带着睡袋和露营取暖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一位从布鲁克林来的妇女说:“我这辈子真是一直盼着能听一次他的演奏。”如此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位74岁的钢琴演奏家,一个备受推崇又颇有争议的人,甚至连他本人都曾这样说:“我都有点害怕我自己了。”当86岁高龄的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于去年11月逝世时,世人都觉得这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历时200年的音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是19世纪的集中体现,而他的钢琴演奏雄踞20世纪乐坛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戴安娜儿时的保姆艾丹山秋岛百合子嫁给在报社工作的英国人并生了孩子,为继续工作非雇保姆不可,于是她找了些保姆。一次来了个保姆,这位保姆安静地微笑着说:“真没想到我带过的孩子后来成为身居那么高位的人……其实我帮工的是个极普通的家庭呀!”她便是戴安娜王妃儿...  相似文献   

10.
王军 《世界文化》2003,(3):9-10
不久前,我的一位新近离了婚的男性朋友出现在我的面前。他有过一个孩子,当然,孩子跟了他的前妻,他正在为自己重新物色一个妻子。一天傍晚熨衣服时,我想到了他。我突然萌发了我自己虽位居妻子之列,但也要找一个妻子的念头。我为什么希望有个妻子呢?我要重返校园,接受教育,以便能够经济独立,自食其力,必要时还能养活那些赖我为生的人。我要找一个有一份工作并愿意送我上学的妻子。在我上学期间我希望有一个能照顾孩子的妻子。我希望有一个能够随时注意与孩子的医生,特别是牙医取得联系的妻子。而且,她还得随时与我自己的医生,特别是牙医保持联…  相似文献   

11.
超越恐惧     
正大学毕业前,我一直生活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的居民只有一千来人,但无论是否相识,人人都笑脸相迎,友好相处。大学刚毕业,囊中羞涩的我就带着梦想,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纽约。朋友建议我先去纽瓦克,说那里离纽约不远,是个很有前景的地方。然而,他撒谎了——纽瓦克是我听说的第一个有枪击事件的城市。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在纽瓦克找个地方落脚。  相似文献   

12.
笑话幽默     
教授的午餐一位正在思考问题的教授,走在从办公楼到餐厅的路上,一个学生走过来,要他解答问题,他不得不停下来。解答完问题后,他问那个学生:“你叫住我时,我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好像是朝办公楼。”教授说:“噢,那好,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七月四日,负责人类智力发展的部长路易斯·阿尔维托·马查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们说,他准备邀请他们参加国家青年交响乐队九月十九日举行的一次音乐会。演出将包括海顿的一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合唱部分。他说:“小提琴将由我周围的六十个五至九岁的儿童演奏。其中三十五个儿童从未见过小提琴。他们是从亚马孙河畔来的印第安儿  相似文献   

14.
回忆列宁     
不寻常的人我曾在列宁身边工作过,曾多次聆听过他的教诲,曾经和这位卓越的伟人交谈过,这在我的一生中,是最光辉的纪念,是永志难忘的。列宁除了整天忙于国家大事外,从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并且总是从党和国家的立场出发,来对待和处理这些小事,列宁的这种作风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其实,这些“小事”往往也并非小事。有一次,当苏维埃政府迁到莫斯科不久,列宁把我找去,对我说:“马尔科夫同志,在司法机关大楼的楼顶上,应该插上红旗,想想看,我们是苏维埃政府,不插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7月的一个闷热深夜,我的丈夫马克去世了。那时他24岁,风趣、机敏、一头浓密的棕色头发向额后梳理着,非常潇洒。他爱我,对此我深信不疑。在我保存的照片上,他总是一副诙谐的神态,仿佛刚同谁开过玩笑似的。他去了,在我们结婚九个半月后他永远地去了。就在看到他死亡证明的那一时刻,我一下子懵了。我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任何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准备,因为不幸并非有计划的旅行,它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人们问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谢谢了。”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来感谢他们。但无论怎样,谁都无法阻止死亡…  相似文献   

16.
男孩和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喜欢来到这里,在大树周围玩耍。他爬上树顶采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瞌睡……他爱这棵树,树也愿意和他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不再来树旁游玩。有一天,孩子来了,神色黯淡。“我们来一起玩吧,”树对男孩说。“我已不是一个小孩儿了,不再需要在你身边玩耍,”孩子回答说,“我现在要的是玩具,要的是买玩具的钱。”“真对不起,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走我身上所有的果子,把它们变卖成钱,这样,你就有钱买玩具了。”男孩高兴万分,他采下树上的全部果子,兴高采烈地走了。从此,孩子再也没有来…  相似文献   

17.
15朵玫瑰     
我收到平生第一束玫瑰,才发现,这束玫瑰代表的是别离。我不会忘记那天的雨,雨很大,也很急,我喘息着从这头走到那头,找一个避雨的空地,湿湿地贴在我身上的白色衣裙,让我脸红又难堪,还好,是在雨里。我挤上了一辆公车,车里的暖气吹得我头发晕。我感觉每个人都在看着我,看我湿淋淋地贴着身体的白衣,泄露出了我的难堪和难过。有个人挤过来,悄悄地挡住了我,反手递给我一件外套。他的声音柔软而好听,他说:披上吧,小心感冒。我感激地接过了他的外套,披在身上,弥漫在我鼻间的是他的味道。我的心跳,在他外套的包围里怦然,一下、…  相似文献   

18.
李洱 《东方文化》2000,(5):114-116
1996年初,一个朋友问我对一个张姓作家作品的看法。朋友是个批评家,对张的作品耳熟能详。张当时的一部歌颂穷人心灵美的作品正畅销全国。当然,他在歌颂穷人心灵美的同时,也歌颂了自己的心灵美。朋友的态度很诚恳,我的态度也不由得诚恳了起来。我说,对张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道德优势,我感到很奇怪。他非要让你感到,他是对的,你是错的,如果你想改邪归正,你一定得按照他说的办法来做,否则,你就等着下地狱吧。朋友通过厚厚的镜片望着我,我也就继续说了下去。我说,张提出的为穷人写作的观点,也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9.
居在德国     
波恩地区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花飘飘洒洒,大地银装素裹。我请了朋友在家里包饺子,心情格外舒畅。酒足饭饱,我和朋友准备在月光下踏雪而行,浪漫一番。可就在出门的一刹那,随着“砰”的一声门响,一场不幸降临在我头上了。我把仅有的两把钥匙都忘在了屋里!如果在国内这只是小事一桩,找把斧头把门橇开就是了。可在德国,就复杂多了。我们租住的是公寓房,有关房屋的任何问题都要通过房屋管理员来解决。比如水管子堵了,信箱号错了,门桂生锈了等等,都是先报告房屋管理员,请他找专门的公司来修,自己是不能乱动的。否则万一出了…  相似文献   

20.
顾农 《寻根》2009,(1):88-90
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傅》一文中幽默地写到他“最初的先生”——绍兴长庆寺住持龙师父其人,说他平时很和气,也不念经,只有到了“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才是“庄严透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