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李凯  刘秋婷 《师道》2023,(4):33-34
<正>2021年9月,火炬二中新校区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藜村落地。同月,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对火炬二中全面接管,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二中应运而生。集团总校长林加良在《中国德育》发表的文章《办学校就是办文化》中提到,中国学生要成长为“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至少要受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三种文化性格的影响。作为一所集团分校,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南街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优良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力促人人发展,务求人人成才”为教育宗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有专家指出,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应该有常讲不衰的故事。在我看来,基于每一所学校的真实教育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演绎,每一个校本故事都是一笔宝贵的治校财富,用好这笔财富,就能起到有效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一、校本故事的概念与特征什么是校本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故事。“基于学校”,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在学生家里、在社区里发生的,只要与学校密切联系的教育故事,比如,因一位学生在校没能竞选上班干部,引发出的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故事,都可以称为“校本故事”。这里所说的“教育故事”是“真实故事”,应该是基于学校而发…  相似文献   

4.
开展生命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追求学生生命价值发展,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理念而进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呼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信体系,重视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2008,(4):4-5
“长期以来,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偏低。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中山市,几经调整后,每月50元的班主任津贴仍与其付出不成正比!”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带到两会上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呼吁提高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水平。“许多边远乡村山区学校的班主任甚至还要每天接送学生,寄宿学校的班主任更是每天从早忙到晚,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要管。”  相似文献   

6.
“普实”,顾名思义,即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其宗旨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普及学校实验教学,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普实”与“普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九”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它是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8日至20日,在美丽的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举办了“三鑫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暨课程改革学术报告会,这次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总课题组、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主办,由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承办。本次会议的精神是:学习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升现代教学技术和艺术,展示全国教学艺术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席大会开幕式的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博士生导师、教授、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顾问张梅玲,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会长、全国小学教…  相似文献   

8.
《天津教育》2007,(3):F0002-F0002
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蓟县第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我国本部教育顾问单位。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百姓学校,为学生的立身创业做准备”的办学宗旨,狠抓内部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作为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塑造”,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他们无法随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作无原则的迁就和迎合,它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时代发展到今天的需要所决定的。就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合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从社会成员的多样化需求来说,还是从支配阶层控制社会的基本方针来看,学校被期待承担的社会角色都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现实中的学校实际扮演的社会角色除了“教育”机构外,还有“象征”机构、“分化”机构及“销售”机构等多种类型。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角色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结构和谐发展的教育、学习及甄别机构。  相似文献   

11.
巨鹿县育红小学是“河北省文明单位”“邢台市示范性小学”“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当地被人们誉为“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曾有医学专家呼吁社会专门为患孤独症的孩子设立特殊的学校。但是近日一位资深的教育界人士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念——“全纳教育”,包括孤独症孩子,也包括其他有障碍的孩子,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普通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所的黄志成教授介绍说,“全纳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主张所有儿童,不管分为什么类型,都有权利就近入学,学校要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减少学生被排斥的现象。黄志成说,推行“全纳教育”,首先面临着一个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是学生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学生过去我们强调前者,而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一、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地区初中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以较快的速度、差距不至过大、保持整体和谐和整体功能的发展。这里的均衡发展主要指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上的均衡发展,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的初级中学都要发展;二是群体层面上的均衡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与干部都要均衡发展。重点是学校层面上的均衡发展。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而是缩小初级中学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刀切”,而是鼓励办出特色;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登峰”、“填谷造峰”。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作为直接实施教育工作场所,在当前进行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师德建设,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在学校的建设上,我们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体”形象,展示坦诚向上,整洁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清亮  侯卉 《教育探索》2001,(10):38-40
我国高校长期呈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培养工作“两张皮”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实施“教师全员教书育人工程”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具体的做法是每位学生都配备专业教师做“学习生活顾问”。  相似文献   

16.
5月28日上午,百色市第一小学(也叫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以下简称百色一小)举办了一场“红色教育耀校园,童心共筑中国梦”庆“六一”班际唱红歌比赛。比赛在该校室内体育馆进行,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大组,学生人人参与,共享节日的欢乐。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本”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观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所必须。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当成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有一种提法“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提起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教育;一提到学校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课堂教学;一提起课堂教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分数和升学。正是这种传统的观念,使我们班主任一直都在“教育服从教学,教学服从分数”的怪圈中疲于奔命,同时导致了“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状。也正是这种观念,把教师和学生推入了一个“孤独”的尴尬境地。教育本来是一个大系统,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我们一味过分地强调学校教育,导致教师“孤军作战”。学生本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我们一味过分地强调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作为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塑造”,但学生毕竟与泥团木块不同,他们无法随学校与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泥塑木雕”。所以,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锋  顾超 《上海教育》2009,(7):26-27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伴随着一曲欢快、嘹亮的《好日子》,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星光计划组委会顾问谢丽娟开启了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星光之门”,一条铺着红毯的星光大道直通比赛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