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胡继生 《职教论坛》2003,(14):54-5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各类中专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朝气蓬勃地学习、劳动和工作。一、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美育和德育是联系在一起的,美育就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去影响人和感染人,使人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得到熏陶,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美丽的西湖,雄伟的长城,不仅会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而且也会…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育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它的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心理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林珍 《西藏教育》2008,(3):27-27
所谓美育,通常亦称冠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改善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和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是陶冶人们性情,净化人们情感,美化人们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美育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美育。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中学生进行美育尤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肖雪梅 《考试周刊》2009,(38):54-54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德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美育,除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外,还应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存在于自然本身,社会美存于社会本身,人性美、人格美存在于人物自身。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篇目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因此,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教学艺术,按美的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12,(12):26-26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概括地说,美育,是运用艺术美(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自然美(如写生、摄影)以及生活美(如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只要我们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这些美好的事物,就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被统称为美学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看法和高层次的美学品味,此项教育活动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也成为时代的主流,如何让美育之花绽放在英语教学的梯田中,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学习外语时也能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感受英语美、鉴赏英语美、表现英语美和创造英语美的综合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就要挖掘英语语言的艺术美,开发教材内容的内在美以及展现教师的体态美等。  相似文献   

10.
美育,顾名思义,又称美感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趣味,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从而提升人的境界。美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完成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因此,美育对人的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作为美育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教学中,由于教材独特的社会性和学性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教学中通过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精选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丰富的审美教育宝库。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也有助于学生心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应以美育为手段,使阅读教学轻松愉悦,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张德举 《文教资料》2009,(8):153-155
审美教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地理环境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源.没有地理环境美,也就没有地理美育.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是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职业中专美术课堂的教育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注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培养、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他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情感、美化生活,使其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这意味着学生本身的论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尼珍 《西藏教育》2009,(11):27-28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美育。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所以,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纪勤利 《陕西教育》2002,(12):30-30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借助于文学、艺术、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培养学生崇尚美好事物的情趣,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如何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审美情趣,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谈以美育人     
美育是教育学与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当然还包括了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学论等学科的因素。美育理论一经形成 ,教育学和美学就不再相互游离 ,如果美学的对象是艺术 ,那美育就应当是艺术教育 ,或者主要是艺术教育 ;如果美学的对象是美 ,美育就应是审美教育 ,是美的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体现。美育的主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艺术教育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从美育途径来看 ,包括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等 ;就美育的方法而言 ,有感情培养、艺术陶冶、环境影响、理…  相似文献   

20.
1 历史教学与美育 历史本身蕴涵着美,是人类创造美、发现美和完善美的历程.人类的历史正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丑、恶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扬美善、弃丑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有美,也就有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方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