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子,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直抵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欢笑、一起哭泣,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丰富的情感熏陶,构建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语感.语感是阅读文字的基础,是联系读者和作者情感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一、"体验历史"概念界定 语文教学中,在解读作者写作的心路历程和文章立意时,更强调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强调在感悟中寻求类似的经历、类似的情感.如果从教育整体观上来解读"体验"或许更为贴切.首先是感悟,要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其次是理解,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看问题、分析现象的视角和方法;再次是表达,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最后是获得精神自由,体察社会和人情,创造性地表达人生.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妙的语言文字世界,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人物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朗读,彰显了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指导学生有效地“读”,读出“语文味”,是引导学生“潜心会本文”,砥砺语言文字,形成敏锐语感的佳径。一、“如出我心,如出我口”——读出强烈的情感体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阅读,必须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火花,潜泻着的情感激流,并以此促进认识的深化,对语言文字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如  相似文献   

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迭即文章".书本中有世事,文章中有人情,课文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表现.学生通过阅读,从文章中间接地了解自然、理解生活、把握社会;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是培养人的行为.理解生活、培养情感,是学生阅读的两个重要的目标,我们日常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属于这两个目标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7.
语文选文是作者用心灵来写的,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带领学生用心灵去阅读、感受、领悟.面对格调委婉、意境隽远的文章《匆匆》一文,支玉恒老师以情感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在读写之中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感受语言文字的灵性,领会作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进而实现教学情感的共鸣.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朗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诉.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弥补他们直接经验的不足,而且指引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妙的语言文字世界,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人物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朗读,彰显了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一、反复细读,理解深层含义v好文章需要多读,反复咀嚼才有嚼头.因此,文章精彩的地方就应该停下来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这样才能品出它的味道来,真正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陈禄元 《教师》2014,(33):35-36
正语感,简言之,即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否深刻、全面、灵敏。训练语感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只是特定的符号,它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意旨,只有通过人的阅读才能被感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呢?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诗讯 《文教资料》2008,(32):121-122
小学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的深层,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的对话,体味文字的魅力,品察作者的情感,触摸文化的脉搏,积淀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书本中有世事,文章中有人情,课文是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和表现。学生通过阅读从文章中间接地了解自然,理解生活,把握社会;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是培养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流淌的情感?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略谈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社会,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流淌的情感?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略谈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语感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脚踏实地地引导学生训练,并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调动学生情感积累,在领悟中感受,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真真切切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坚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不断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从而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中不乏凝聚着作者的爱憎,蕴含着作者丰富情感的美文佳作.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将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阅读课程是一项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精彩内容,品味其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从字、词、句等方面,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品读其中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培养审美情趣。理解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3.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带给作者的幻想,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一 )教学重点1.了解日落的全过程 ,体会其如诗如画的美。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 ,积累材料的写作方法。(二 )教学难点1.借助语言文字想象夕照的景物是什么样的。2 .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二、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应蕴藏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之中 ,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 ,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秀丽 ,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也使自己融入到这种情感中。同时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和写作。三、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