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 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 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讯…  相似文献   

2.
书斋     
《中国科技奖励》2009,(2):75-75
《搏击天穹--王永志》 作者:姚昆仑 日期:2008年1月 出版:新华出版社 他的思绪永远翱翔在曾经搏击过的万里天穹,他不断地筹谋在浩瀚的太空中描绘那片属于中国自己的灿烂星空。这就是王永志——一个飞天梦的缔造者。从事航天事业40多年来,王永志几乎跑遍了航天领域的所有部门。他与航天人_起为每一次成功欢喜,为每一个曲折忧虑,共同构架起中华民族飞天的桥梁。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王永志在我国战略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通过对王永志从事航天工程事业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杨利伟成了航天英雄。而王永志这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是站在"神舟"后面的英雄。2004年2月20日,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  相似文献   

4.
文沛 《学习之友》2006,(4):15-15
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年轻时曾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第一枚火箭发射的关键问题,受到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4,(2):57-64
引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日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此殊荣。至此,我国已有7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7-17
由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公众关注的十位中国科技人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原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十长——叶欣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电引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此殊荣。两人各获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刘东生简介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王永志简介1932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8.
422004年1月15日,在科技部多功能厅举办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领第二讲“科技奖励国际论坛”座无虚席 导的陪同下步入会场王永志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来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及科技部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王永志的演讲“科技奖励国际论坛”掠影  相似文献   

9.
王永志,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11月17日出生。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5年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是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研制总指挥,同时还担任过其他几种运载火箭的研制总指挥。由于在国防建设、突破捆绑等关键技术、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l项、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并被记一、二等功各1次。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随着“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等人于举国上下欢庆之间传遍千家万户。为了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部组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团”。2003年11月17日,王永志随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团抵达沈阳,并专程探望了多年关注他成长的亲爱的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借此之机,本刊特邀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并将所得素材整理如下,敬献给广大关注祖国昌盛的教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2.
“科技奖励国际论坛”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面向科技奖励工作者主办的一个权威性科技论坛.旨在通过国内外的权威科学家发表精彩演讲,促进业内人士及时了解、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动态.以期在高峰学术交流的氛围中,不断提升科技奖励工作人员的素养.进一步开阔科技工作者的视野。科技奖励国际论坛曾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主席、瑞典科学院院士、瑞典工程科学院院士约翰·艾克·盖斯弗森先生做了题为《杰出科学奖获奖者遴选的重要原则》的报告。在本期论坛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先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严密的理论逻辑,高屋建瓴地回顾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峥嵘历程.并且在广阔的国际大背景下.中肯分析了中国裁人航天的发展方略.这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神州回望     
世界科技的发展奇峰迭起、曲折横生。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这一年世界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悲喜交集:“神舟五号”飞天带来欢欣和自豪,“哥伦比亚”号坠毁引发悲怆与忧思;“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发布透出了生命科学的新曙光,而“克隆人”的传言又使人忐忑不安。本期“神州回望”,让我们共同“回望”2003年的科技进展。科技2004 March 神州学人 5令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月20日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获得最高科…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王永志院士颁奖.大会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和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工作者颁奖.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条战线的科技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本届博览杯的所有试题均出自本刊2005年7-12期,请将答题卡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并于2006年5月30日前寄回本刊编辑部,复印有效。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共50名,颁发奖品及获奖证书。读者评刊表1.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的是()A王永志B袁家军C朱光亚2.珍  相似文献   

16.
王永志院士     
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2年11月生于辽宁省昌图,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他40多年来一直从事箭研究工作,从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箭起,负责多种火箭的设计、研制和首次发射,均取得成功,在航天界有“常胜将”之称。他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重大贡,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部委级科学进一等奖四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200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3月,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杨利伟等3人获太空探索者协会奖 日前,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被太空探索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航天员王亚平被授予年会最佳技术报告奖。据介绍,水晶头盔奖一般授予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列昂诺夫奖授予贡献突出的航天员;最佳技术报告奖由参会航天员投票选出。王亚平所做回顾太空授课的报告在10余名航天员技术报告中脱颖而出,获得此奖。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随着“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等人于举国上下欢庆之间传遍千家万户。为了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部组成了“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团”。2003年11月17日,王永志随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报告团抵达沈阳,并专程探望了多年关注他成长的亲爱的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借此之机。本刊特邀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并将所得素材整理如下,敬献给广大关注祖国昌盛的教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6日,由57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2-13
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582名院士投票评选的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4年1月12日揭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