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泛化教育功能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即学校教育"等思想的产生。"教育万能论"主要表现为:教育功能的范围不断被扩大,人们夸大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将受过教育的人所具有的功能归结为教育的功能等等。人们习惯把学校教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教育“泛化论”之反思 学校教育“泛化论”是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论争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论点。之所以称之为“泛化论”,是因为持这些观点的论者在论述学校教育问题时,往往有意无意地泛化学校教育的边界,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概括起来,这种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形态。对学校教育的“神化”导致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加强社会教育建设、调整学校教育策略,是新时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及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课改三议     
本文针对课改中的三个问题即课程泛滥、课程功能泛化和教改滞后进行了分析.课程泛滥,是对学校功能认识不清的结果;课程功能泛化,原因在于对中小学及其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认识不清;教改滞后,表明课改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也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重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这一倾向,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实事求是地说,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有其边界及限度的,只有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才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以及其他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独立学院的出现顺应了大众化教育的潮流。扩招导致的教育膨胀使得母体学校教师数量紧缺,独立学院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在这一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师的泛化已是一种必然。为避免泛化的消极因素,发扬其积极因素,认识泛化,正确对待泛化现象,是保证优质教师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教师承担了超出其角色合理范围的工作职责,导致其责任泛化,表现为责任标准拔高、责任类型增多、责任属性模糊等,加剧了教师工作负担。学校管理制度失调、教育主体责任错配、社会期待不断叠加、教师边界意识淡薄是中小学教师责任泛化的影响因素。教师责任泛化可能会引起“价值冲突”“去专业化”“非义务性责任繁重”,造成教师认知、情感和体力负担。为营造教师良好的从教环境,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学校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责任标准;教育主体加强补位互动,促使教师回归本位;社会分离教师角色期待,明晰教师责任属性;教师树立责任边界意识,承担专业核心责任。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与教育功能二者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紧密关联性、相互渗透性。文章以学校体育和教育功能的联系为契合点,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表现为出发点,探索学校体育和教育功能内在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0.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11.
周怀宗 《师道》2013,(9):61
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已经泛化掉了。泛化的表现是把许多东西都当作道德问题去对待,比如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嫉妒别的学生,这是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往往被当作思想品德的问题去对待。再比如法律意识的教育,也被思想品德教育所替代。这其实都是不同领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一直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一个学生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2.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13.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的泛化,不是指活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的泛化,而主要是指活动课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泛化,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 当1996年我市部分学校、教师接受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时,对活动课几乎是一无所知.即使是对活动课的表象的认识,也是处于一种"混沌"状况,只能用"四不像"来一言蔽之,对其本质,更是知之甚微.然而,经过这几年从点到面的研究实验过程,许多教师逐步深入地认识了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组织形式、基本方法,并不断领悟其体现来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并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融为一体,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改革.我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达到这个目标,全面提高素质,为个人终身教育与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基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们自觉地为实现教育功能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泛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迷失和学科哲学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和学科归属摇摆不定;学科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外部行政权力驱动以及学科发展内部的学术动力不足。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意识,生成学科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内部机制是规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取向之思。  相似文献   

16.
反思与重建:论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超越生活化”和“超越儿童化”的过程。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澄清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流行着的学校教育“泛化论”和“理想论”的错误认识,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关系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中介关系 ,它对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子系统分别具有育人功能、发展功能、优化功能、整合功能、改良功能。社会关系历史演进模式为“权力模式”、“制度模式”和“合作模式”,教育关系有对应表现和内容。权力模式仍是当前教育关系中的主导模式 ,它是师生关系中非人道问题产生和虚假文化泛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当不同主体的教育价值取向同质并合拍时,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就会顺畅,否则就会遭遇"观念阻滞"而实现困难。社会意识作为泛化主体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着反制和颠覆,当教育对人的价值还处在"生存"需要的阶段,让学校教育独自为教育的问题承担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7,(6):2-2
课程概念泛化的现象在横向上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扩张,在纵向上表现为提出主体的泛滥,在界定时则将课程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相混淆,尤其是将课程的功能与内涵相混淆。泛化后的课程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角,发展了课程理论,但是其自身也隐藏着偏见与局限,引发以下一些危机:①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②导致学校功能的缺失;③导致教师作用的迷失;④导致课程实践的混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带来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榜样目标取向的功利化和去政治化倾向、追捧三俗文化倾向等。教育环境导致的榜样困境主要表现在学校用神化、圣化、泛化的榜样教育青少年,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心中的榜样错位,榜样事迹与青少年生活相距甚远。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的克服,需要学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榜样,同时还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榜样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