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目标定位在"读懂","重在提高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而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在文言学习能力上存在欠缺,考试中文言翻译这一考点上得分尤其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文言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现在根本用不上那个,就没有必要学了,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作为教师,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学  相似文献   

2.
困惑谈到学习文言文,学生颇有微词:交际对话不用,为何要学?文字晦涩难懂,怎么去学?学了只为应付考试,有何意义?……针对以上疑惑,笔者就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目的、方法、效果、看法等问题,在所执教的三个班150余名高一学生中,作过一次不完全调查。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学生坦言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对他们而言,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自初中开始,他们就遵循着字字对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此,教师、学生苦不堪言,实际效果则是背过即忘,做了还错。课外也很少有人阅读文言著作。在问及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时,半…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部分,在考试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学习文言文也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部分,怎样才能像读现代文一样轻松地阅读文言文?怎样才能在考试的文言文部分拿到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4.
以中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文言文阅读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详实地介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并把文言文课外阅读这一较少有教师涉足的领域作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读—诵—思—用"四个步骤,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从教师"课内教"到学生"课外学",将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文言文读背教学,也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乐学文言文,我觉得应该"以读为先"教学。一.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意义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般中学生都感到文言文难学,教师讲授文言文也颇费劲。但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文言文是中学阶段必修内容,所以教师一定得教好它,学生也须学好它。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认为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一、明确学习文盲文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必须认识学习文言文是为了吸收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所以我们一定遵循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这一原则,继承、吸收古代文化遗产。我们要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文学史、科学史,就非要阅读古书…  相似文献   

7.
<正>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困境一:"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它是由先秦口语演化而来的。因年代久远的关系,学生深感学习困难,且有的认为文言是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学生们经常会这样问老师:"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困境二:"学文言文太费劲,没时间学。"文言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而扩大阅读面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高考中,文言文占的比重也不  相似文献   

8.
<正>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必须扎实掌握的一个重要板块,可以说文言文不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的训练中,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但是从实际学情的角度来看,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不乐观,甚至很多高中生谈"文言文"而色变。针对此,在高中文言文课中合理导入微课,不但可以充分扭转这个局面,而且还能取得  相似文献   

9.
<正>文言文教学中,究竟是侧重于"文"还是侧重于"言",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注重"文",考试中我们难免吃亏,而把重点放在"言"上,又会在琐碎的字句学习中失去文言文的阅读美感,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其实,考试模式使之然也。在考试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没有意  相似文献   

10.
王小妹 《教师》2014,(25):56-56
正"比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归纳及整理已学文言文,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本文以初中苏教版中的文言文为例,探讨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教学。一、精选比较例文,激发学习兴趣文言文比较是近两年兴起的学习文言文阅读的新方法,通过比较能够使学生认识文言文的本质属性,建立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系统和深入学习的阶段。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我国文学史上名章佳句的精妙,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必须积累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语法知识,以清楚"在说什么",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其次,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文化性解读,以明晰"为什么这么说",使学生感受存在于文言文中的情感和智慧,陶冶情操。为此,文章结合高中文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按大纲规定,中学文言文教学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而随着新教材的改版,考试的改革,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时代的隔阂,文化背景的遥远,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思想上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感到头疼,觉得读起来估屈聱牙,学起来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但是迫于应试的需要,只好硬着头皮去学。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文言文阅读在历年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在每册必修选修教材里的数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语文考试的成败。然而越是这般重要,文言课堂教学越是异化为考试练习的工具,加之文言文本身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学生不愿意学习,而教师难免急功近利,导致逐渐形成了"学生怕学,老师怕教"的局面。那么,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实现文言文的课堂高效,以达弘扬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6.
孔祥永 《成才之路》2014,(17):46-46
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就能走出怕学文言文,谈"文"色变的困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姜俊丽 《成才之路》2009,(34):73-73
在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感叹文言文难学,越学越没兴趣。他们认为花时间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还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其实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魏慧 《语文天地》2015,(4):47-48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科学认真地对待文言文知识。高中作为文言文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教师必须针对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为推动文言文知识的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文言文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被广泛推崇,因此,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借助良好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来大力提升文言文的应用空间。1.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部分开头就提出了一个总要求:“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那么,怎么才能学好文言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即认真做到多朗读,多翻译,多背诵。  相似文献   

20.
杨小波 《考试周刊》2012,(57):29-29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招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学生文言文学得好,必会为考试加分不少。同时,学习文言文也可以增进学生对古汉语的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作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