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岁的少女杨丽娟因崇拜香港某明星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还闹得倾家荡产,家人无法正常生活,父亲丢了性命。在这个时代.媒体似乎也成了“明星工厂”的制造者。那么,媒体该如何引导?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是媒体传递信息的日益同质化,另一方面又纷纷打出分众服务的旗帜,在迎合拥有较多管理、消费、时尚话语权的“主流人群”信息诉求的同时,面对几乎没有话语权的青少年,媒体却经常出现集体失语,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青少年的引导责任。尤其是在青少年偶像崇拜这一当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的处置上,媒体扮演了一种明显的责任缺失角色.有些媒体对明星过度渲染,使不少青少年卷进了追星的队伍。细析缘由,媒体责任自然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青少年明星崇拜作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媒介制造的明星成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首选,追星已成普遍现象,偏执追星是一种病理性准社会交往.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病理性准社会交往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引发传播模式大大改变,互联网科技崛起,以“受众面广、发展迅速、影响力大”而著称的网络综艺脱颖而出,例如《明星大侦探》《拜托了冰箱》《奇葩说》等优秀的网络综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吐槽大会》以一种全新“美式喜剧”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旨在吐槽明星的黑历史,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定的正能量。网络综艺的发展速度固然迅速,但质量参差不齐,要想使节目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当今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路径不断丰富、传播速度加快,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如今,信息传递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与内容,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者能力与编导专业教育水平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转变以往教育模式,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孙黎  方庆 《青年记者》2017,(20):31-32
“文化反哺”的内涵 “文化反哺……它是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①青少年文化技术的反向输入带来了新媒介时代不一样的媒介图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知识的更新日益频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青少年因其对技术的天生亲近性而更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变化,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因而在运用各种媒体工具上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的价值观、思考方法和认知行为方式也带有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同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传统形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因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大众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通过智能设备上的各类APP能够快捷、简便地获取相关的传播信息,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传播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必须正确认识“互联网+”下的传播特征及带来的影响,积极结合“互联网+”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开展新型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8.
杨慧 《新闻记者》2003,(9):46-47
目前,青少年的明星偶像崇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此人们有许多看法。本文作者认为当前媒体热衷于明星新闻,而青少年心智尚未健全,明星偶像崇拜具有危害性,媒体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也有媒体发表关于“文化偶像”评选新闻,援引青年代表的说法:“尽管鲁迅等文化巨匠仍在影响着青年人,但不可否认张国荣、王菲这样的明星也在青少年成长期产生重要的作用”,“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偶像,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而不是硬将自己的固有思维强加于别人”。孰是孰非,我们十分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就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和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只有一个,是想通过讨论,取得共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王晓维  丁娜 《传媒》2022,(16):83-85
基于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是“点对点”的完成过程,需要新的内容逻辑和新的路径管理。科技力量可为品牌方更为精准地找到受众;“i时代”的“去中心化”特质,为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带来了“造魅”与“祛魅”的互动可能。从人心、人性出发,培养穿透力和说服力,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品牌传播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同时,深刻理解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掌握在“互联网+”时代开展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主要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文章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传播时代,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内容呈现方面,都充满了情绪与观点的倾向。互联网带给信息传播业的不仅仅是传播工具和渠道的变化,更是对以客观、中立、事实为追求的新闻专业精神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呈现出了以“情感化”为诉求的传播特征,观点、情绪、立场等情感化诉求已经成为网络传播时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诉求点,甚至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12.
胡康  郑一卉 《青年记者》2023,(23):72-74
全媒体时代为国际主持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本文立足于“声浪传播理论”,以CGTN为观察对象,从“原点区”“发声区”“回声区”“无声区”“无声崇拜”等方面进行思考,探赜我国国际主持传播在助推中国声音成为“中国声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今后国际传播的媒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2000年10月23日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还配发了调查统计数据图表。该调查提供了以下情况:一、“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等生存方式。”调查称:“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特征”使“许多青少年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灌输,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51.2%的青年网民承认,互联网已经多少改变他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二、“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征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调查提供的材料说:“有14.4…  相似文献   

14.
郝晓丽 《传媒》2022,(22):48-50
共青团中央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推动主流价值观的年轻化表达,将“共青团中央”微信视频号逐步打造成为塑造青少年时代气质和引领青少年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共青团中央”微信视频号通过弘扬主旋律、年轻化表达、传播策略优化的传播实践,提升了传播效能并为各类主流媒体的微信视频号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任孟山 《传媒》2016,(14):38-39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生态中,出现了一种传播新现象,笔者把它称之为“国际吐槽”。
  “国际吐槽”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网民通过互联网网页、社交媒体、网络评论、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等把“吐槽”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家的“吐槽”都集中在国内,很少有机会“吐槽”到国外。国外民众如果想知晓一个国家的内部舆情和民众意见,一般都需要借助国际媒体。国际媒体采集其他国家的信息传播给本国民众或第三方国家。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社交媒体日渐发达的信息传播环境,使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变,国内网民如果通晓外语,以对象国语言进行发帖、评论、广播等的“国际吐槽”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获悉。  相似文献   

16.
3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本文从台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智能手机普及情况着手,就对台宣传的重要目标受众——台湾青少年手机上网行为习惯做了分析研究。从拓展对台传播渠道、提升入岛落地效果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对台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较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君香 《青年记者》2017,(14):74-75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生态变化 “互联网+”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业态,是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和信息方面的革新,改造传统产业和行业的生产及流通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所有的相关信息,从而为各行各业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政府服务则是要建立新型的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全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形态变化的趋势.在一定意义上讲,传播是互联网最核心的特征.互联网真正把连接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尽管互联网源起于军事领域,但是在后来的使用中,互联网的沟通和传播特性逐渐凸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进入移动阶段,用户呈现出平民化特点后,沟通与传播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题.所以,从传播学视角对“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服务转型升级进行梳理,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引起的社会生态改变、城市精神展现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在各国外交博弈、科技竞争、文化交流、教育输出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思维和新挑战.本文借鉴议程融合假设,从设置者、议程、接受者之间三对关系的变化角度分析探索了互联网时代建构国家形象议程的传播规律和技巧,力求为塑造良好的国...  相似文献   

19.
杜恬 《新闻传播》2022,(15):31-33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短、频、快成为大众接受传播信息的重要审美特征,同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小的屏幕或盒子成为大众快速接受与传播信息的方式,全民进入“微”时代。从“微”的审美特征与“微”的产物出发,对“微”时代的美学意义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6,(27):8-8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