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是古希腊悲剧艺术的美学概括。本文从悲剧情节的取材、情节与悲剧人物的关系、情节结构原则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对其作了系统论述;对于悲剧取材大家族的苦难,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突转、发现与悬念等问题,作了新的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2.
《活着》是余华先生于1992年完成的一篇家庭悲剧小说,他运用日常化的语言,近乎克制地将福贵一家误导的命运、悲惨的生存境遇铺陈在世人面前,笔触无不浸透着苦难的因子。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理论中的情节整合论以及情节论中的"突转""发现"分析《活着》中福贵亲人接踵而至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在《哈姆莱特》中,读者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有所发展。《哈姆莱特》的情节中"发现"和"突转"不是同时发生,更突出了悲剧效果。哈姆莱特的悲剧也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从《哈姆莱特》的结尾来看,这部悲剧也使读者思考人性的善恶。  相似文献   

4.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看来,《呼啸山庄》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5.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雷雨》是中国式悲剧作品的典范,后者对于前者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两部戏剧在结构、主题和情节上都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闭锁式戏剧结构,通过“发现”实现“突转”,进而揭示真相,情节上都包含了许多偶然性的巧合,但在表现主题上,《雷雨》将纯粹的命运悲剧发展成为社会悲剧,在偶然性情节中包含着历史必然性,这赋予了《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治审美情操的功用。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突转”和“发现”“有机整体论”“可然律和必然律”“结”与“解”等概念,实际上蕴含着西方最早的、相对成熟的悲剧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判断依据其对立统一哲学思想。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用矛盾分析悲剧,但是其《诗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亦有迹可循。立足亚里士多德对立统一哲学思想,从悲剧效果出发,可以发现基于摹仿的行为冲突和情节冲突、冲突的“和解”等悲剧冲突理论。再对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源头进行复归,得以窥见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悲剧冲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悲剧的六个构成要素中,亚里士多德最为看重情节。《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包含了"突转"和"发现"的复杂情节的。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俄狄浦斯一步步发现了真相,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伴随"发现"而来的是其命运的突转。俄狄浦斯最终成为罪人,但"发现"的意义仍旧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毛淑敏 《文教资料》2011,(31):104-106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作了以下几方面的阐述:悲剧的含义是什么:悲剧由六个成分组成,即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其中情节最为重要,其次是性格.最后是思想;情节的布局是“悲剧艺术中的第一事”.它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情节要具有整一性,二是布局应有“突转”和“发现”。一反古希腊人的“命运悲剧”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冲突的本质是主人公犯错误,即“过失说”;在悲剧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上,观点与柏拉图相反,认为悲剧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美德的形成。以上内容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编剧法,涉及到包括突转,发现,苦难,情节(或行动)与性格的关系等诸要素。并以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家李渔的“立主脑”说对此分析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升华,将《俄》剧的编剧法理出一条清晰而新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莎剧《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线索是交织于复仇主线之下的一条副线.这条线索在情节发展上两次引发戏剧冲突,不可或缺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突转式发展,营造出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突转"和"发现"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理论中的一些观点,也就是要安排一些情节和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转为逆境或由大喜转为大悲.<推销员之死>中的主人公就是从喜到悲,最终把自己扼杀在亲手缔造的美梦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苔丝》与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典范的《俄狄浦斯王》进行对比,认为《苔丝》所产生的强烈的悲剧效果与它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初略探讨:情节的统一;发现和突转;悬念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情节突转与人物情感态度突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三次情节突转之间存在复杂的层递关系,并且情节的发展和突转一直在为人物情感态度的突转蓄势,而人物情感态度的突转在明暗、强弱等方面的参差有致,同时又与悲悯目光下的人性发现相结合,让小说的言语表现进入了浅而能深、癯而实腴的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他主张把模仿自然中的实存与潜在结合在一起,通过情节中"突转"与"发现"的操控,引起观众的恐惧与怜悯,使其情感得到净化,实现悲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突转”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戏剧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创作技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包括“由顺境至逆境,或由逆境至顺境”。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突转”不仅适用于戏剧创作,而且对小说创作也同样适用。因为小说作为叙事文学,同样讲究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可以说在注重情节安排、讲求情节效应的传统小说中,“突转”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突转”是情节形成高潮的重要一环,没有“突转”这一环节,高潮无法形成。很多小说的情节“突转”之处便是情节的高潮所在。高潮是情节发展过程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有震撼力的阶段,它往往由这样一些“突转”因素促成:事件的突然转折、人物命运的突然改变、人物心理的巨变、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人物活动场景的突然切换等等。如果缺乏上述的种种“突转“,小说便难成为小说。以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为例。在火车站,两个自幼相好的老友胖子和瘦子不期而遇。二人互相辨认之后便各自讲述了别后几十年来自己的生活境况,主要以瘦子的讲述为主。瘦子非常兴奋地向胖子介绍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胖子也愉快...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宝物     
方法四:结尾突转,出人意料——突转术就是在叙述故事时,先故意顺着某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直到情节发展到高潮时,笔锋突然一转,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把读者带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这突转的一笔,既在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又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从而使文章产生腾挪跌宕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何小平  曾艳 《文教资料》2007,(19):73-77
汤显祖的《牡丹亭》系明代传奇,其戏剧情节中的喜剧穿插和喜剧结尾形式,根据西方的戏剧理论解读,极易被人误读为喜剧或者正剧。本文立足于中国古典悲剧理论与西方悲剧的差异,依据中国古典悲剧的“苦乐相乘”、“悲喜交错”的民族特色的审美风格,对该剧的情节结构中喜剧穿插、喜剧结尾的悲剧内核、悲剧意蕴、悲剧效果史、悲美的语言色彩和作者的悲剧创作理念进行分析解读,以对《牡丹亭》的悲剧审美形态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9.
微型小说《半壶水》设置了陆归林和狼由相互敌对到相互信赖的发展情节;在结尾处设置人对狼围捕将狼再次逼入沙漠的突转情节。两处情节碰撞后发生突转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从而深化了人与动物应和谐共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戏剧情节突变艺术的角度,用“发现”和“突转”的戏剧理论,阐述了京剧《打渔杀家》的戏剧特性,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