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职业教育研究》2016,(1)
通过问卷调查,综合采用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工作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就业的发展前景持保守态度;性别、地域来源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关联性不强,但高考志愿填报动机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具有显著的关联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目标和价值观更加务实;九种因素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具有影响,其影响力由高到低分别是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因素、单位保障因素、课程教学因素、单位声望因素、人才培养因素、实践因素、个人特质因素、职业发展因素、工作地及专业对口性因素。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特征,提出从学校、个人、企业三个方面强化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旅游相关人才的重任,旅游相关专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但毕业生频繁跳槽,甚至转行,就业期望值高,造成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就业难,旅游人才流失。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稳定旅游相关行业的人才队伍,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39-42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健全,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并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分洪渠”。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统计,对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发现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宁宁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92-95,99
针对新疆高职旅游就业中专业对口率低、职业转换率高的现象,对新疆高职旅游院校学生进行就业倾向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就业倾向及其成因,并构建"双动力"就业全过指导程模型,旨在对学生就业倾向进行改善,为促进本专业就业和就业稳定性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就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及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确保专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高职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发展。通过对高职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高职公路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继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97-100
在就业形势严峻、高职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不适应情况下,高职院校要通过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锻炼实践能力,进行生涯规划;开展求职实务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步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心理储备。 相似文献
12.
13.
鞠小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93-96
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低对口就业率的专业发展现状,对酒店管理高职生的就业倾向展开研究。对影响这类学生就业倾向的16个关键因素进行标的,并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每项因素对于就业倾向的影响权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成就、社会认可被认为是影响这类学生就业倾向的四个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对口就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现状,指出了高职生就业中的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促使高职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效统合起来符合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教育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下,如何立足实际,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改变原有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确立崭新的理念,逐步实现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大工程,如果对高职学生用强制性手段进行的管理,如"早晚自习制""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制"等,以及一味地增加高职学生的学习强度,都是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这只能影响高职学生的成长,时间久了必将引起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