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创意:《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这三个特定决定了学习这首诗歌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石金凤 《教学随笔》2016,(5):147-147
在唐代诗人笔下,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所以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灯烛意象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笔下频频出现,体现了诗人的特定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灯烛意象,映射出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人现实世界里苦痛怅惘的象征,是诗人虚幻世界里希望光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诗人笔下,灯烛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所以被诗人赋予了多重意义。灯烛意象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笔下频频出现,体现了诗人的特定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灯烛意象,映射出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人现实世界里苦痛怅惘的象征,是诗人虚幻世界里希望光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作品,他早年留学法国,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追求一种朦胧飘忽的诗风,意象朦胧、含蓄.此诗写于1927年的夏天,正是"四·一二"政变后不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飘忽朦胧的,悠长寂寞的雨巷,颓圮的篱墙,一切都是那样"凄婉迷茫".诗人把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意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所谓诗歌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会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它是诗的语言,诗人往往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6.
李金宇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4):40-41,49
灯烛意象在李义山诗中多次出现,它正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灯烛是诗人现实世界里苦痛怅惘的象征,是诗人虚幻世界里希望光明的象征,更是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是晚唐一代最具个性的诗人,他一改元白诗派平实粗俗、韩孟诗派奇异诡谲的诗风,开创了凄美浑融、瑰丽沉绝的诗歌风貌。他善于将外在的物象融入到自己的心灵世界里,创造一种朦胧飘渺的意境,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觉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时世之怨,在一定层面上赋予了这些意象特定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时空感悟,月亮意象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意境朦胧,想象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后世的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文本的思想感情层隐藏最深,诗人借助诗歌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来得以显露复杂而朦胧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诗无达志"、"诗无达诂"之说,就是到了今天,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派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在诗歌解读过程中都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诗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因读者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审美经  相似文献   

10.
昭通诗人樊忠慰运用多元化的创作思维系统,创造意象,建构意境,形成其《精神病日记》组诗瑰奇怪诞、朦胧含蓄、苍凉悲壮的审美特征,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神奇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1.
初盛唐之际,在风景秀丽的吴越之地,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上京"的诗人,他们是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史称"吴中四士"。"吴中四士"这一称谓缘起于《新唐书》,他们的诗歌有较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特定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2.
在文论史上,首次从纯文学的角度探讨诗歌艺术创作规律的诗论专著是钟嵘所著的《诗品》.他在《诗品》中提出了"穷情"的概念,其所论述的一系列诗歌审美标准也都是以"穷情"为核心展开的.钟嵘认为只有"穷情"的诗才"有味"."情"出现于他对上、中、下三品诗人的评价中,可见钟嵘对诗歌"穷情"的重视.以"穷情"为核心,分别从创作和接受角度阐述"穷情"要"自然",有"滋味"."穷情"理论的产生,对诗歌审美价值的张扬和"审悲快感"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审美场研究始自 80年代中后期。较早运用“场”的理论是林兴宅。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场研究 ,则是李欣复、章海荣、葛启进。上述论者对审美场的构成、审美场结构的动态性、审美场中主客体对应关系、审美场的类型、审美场效应等理论问题作了阐释。真正建立审美场理论体系的是袁鼎生。其《审美场论》从现实时空的审美场深入到了心理状态的审美场 ;对审美场的各种力作了精当的描述和剖析 ;深入论述了各对应力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审美场研究始自80年代中后期。较早运用“场”的理论是林兴宅。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场研究,则是李欣复、章海荣、葛启进。上述论者对审美场的构成、审美场结构的动态性、审美场中主客体对应关系、审美场的类型、审美场效应等理论问题作了阐释。真正建立审美场理论体系的是袁鼎山。其《审美场论》从现实时空的审美场深入了心理状态的审美场;对审美场的各种力作了精当的描述和剖析;深入论述了各对应力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海子为重点个案,以透析诗性活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和精神之基本进路为观照视角,以考量审美与信仰作为潜在极性的抒情场中诗性个体的精神生态深富悲剧色彩的两重性表现为主线,试图触摸一下诗人"生命叙事"的内涵,找出某些贯穿诗人心路历程的"真值"函项。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科学思潮与民主思潮的涌入是形成现代汉语虚词大量入诗现象的历史语境,对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的现代变革产生了鲜明影响。虚词大量入诗与科学理性的逻辑思维和现代知识系统形成相一致,也是现代诗人人格精神的体现,张扬了主体的真实情感与理性精神。虚词在散文化诗句中的运用,能够形成诗语、诗形、诗体、节奏等方面的弹性张力,构成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审美,推动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功能向叙事、哲理的转变,形成求真写实、知性重理、多元综合的新诗审美风格。这是中国现代诗人审美趣味的抉择,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物我合一、形式谨严、含混朦胧的诗美传统的现代变革。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的审美意识与客观事物审美特征的有机结合。古典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诗人们赋予了特定意义,长此以往,这些客观事物就具有了固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诗歌理论推崇"神"这一审美范畴,"神"既体现出诗歌审美创作是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灵化加工的主客体双向异质同构的精神活动,同时,又规定着诗歌作品审美意境的创构应以"有神"为最高境界.在杜甫看来,只有达到"有神"、"神妙"的作品,才是艺术杰作,因此,他把是否创构出"有神"、"神妙"审美境界作为作品艺术成就高下的重要标准."有神"、"神妙"、"神",体现了杜甫的审美意趣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王忠玲 《教师》2010,(21):68-69
所谓诗歌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会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它是诗的语言,诗人往往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严羽的"兴趣"说是在前人"兴"与"趣"理论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诗歌理论范畴,它有继承,更有发展.也由此构成了严羽"兴趣"说理论的主要内涵:一是抒情本质,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是诗歌最本质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二是要有生动幽美、朦胧空灵的艺术形象.三是含蓄蕴藉、虚实相生、自然浑成的诗境,且情味隽永、一唱三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