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德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着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大众传媒误导与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学校德育落后于现实等问题 ,需要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大变革打破了原有的精神价值体系,社会出现了以价值多元化和世俗化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真空"状态.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对学生德性影响减弱、价值取向偏颇、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以及评价不合理,使学校德育陷入困惑.因此要从社会入手,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并且构建新的德育体系,对德育价值取向、德育内容和德育评价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或变革来应对"精神真空"的冲击,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新的变化,价值多元化、德育环境复杂化、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之间的碰撞及由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各种矛盾,使中小学德育面临严峻挑战。学校德育需要从完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与途径、强化德育网络建设及提高教育者素质等方面作出努力,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志发 《考试周刊》2014,(28):185-185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方式与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创新德育评价机制;贴近学生实际,充实德育评价内容;大胆探索,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是推动中学德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作者从德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实验效果等角度阐发对于德育教学评价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杨金栓 《成人教育》2012,(4):104-105
文章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以及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健全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三结合”德育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德育体系网络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的课题、新的机遇。专家认为,针对性和实效性差是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对于如何改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缺乏整体化育人观念,目中无人,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大而空”、“虚而浮”等弊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等现象,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开放式的、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学校德育的要求,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目标上的理想化、片面化与缺乏层次性和广泛性;2.德育内容的片面性与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3.德育方法上的简单化、封闭性与保守性;德育途径上的单一化等。为适应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应建立适度的、全面的、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确立全面的多层次的德育内容,建设立体多维、纵横配合的学校德育工作渠道等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校有效性德育的"六个基本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的课题,这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解决德育实效性的世纪难题更增加了复杂性、艰巨性.传统的学校德育缺乏整体化育人观念,目中无人,德育内容、方式"大而空"、"虚而浮",评价标准整齐划一,德育过程不是出现"盲点",就是没有抓到点子上,德育实效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笔者以为"六个基本点"的教育不失为解决德育有效性问题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9.
王虎  李敏 《教育》2007,(12)
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势,建立和健全学校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民主开放的管理体制,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功能;探索新方法,寓德育于基本规律、各学科教学活动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使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效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和王船山一个是理学的开山宗祖,一个是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他们的德育思想有继承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三方面比较两者德育思想的异同,以期对将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具有双向互动性:生活世界构成了道德教育活动的背景;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重构。道德教育应回归真实的而不是理想的生活世界,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生活世界,充斥价值冲突而不是故意掩盖矛盾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道德学习研究的缺失。道德学习是个体对道德的接受 ,即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学习成为时代命题的原因是道德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现代教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和对以往“德育眼中无学生”的超越。构建以道德学习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要处理好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道德学习和社会性成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德育观念是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对德育内涵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正确认识品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构造大德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信息多元化对学校德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信息多元化为学校德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有益于增强德育过程的生成性;有益于实现师生交往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信息多元化也给学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削弱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度;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对传统德育方法和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德育教师的职责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系列课程之一,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德育功能的具体内涵。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必须明确法律基础课的学科性质,建构有效实施德育的法制教学内容体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实现机制和科研作支撑。  相似文献   

17.
德育分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只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忽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隐性德育作为完整德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特点表明隐性德育也是一支重要的德育力量。学校德育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使两者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学生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针时传统学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非主体枉问题。提出了学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并从德育的主体、德育的理念、德育的目标及德育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比较了学生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主要区别,提出了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调控德育目标、拓展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等实施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时策。  相似文献   

19.
申卫革 《教育科学》2012,28(1):17-21
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通过德育纲要、德育课程标准、德育教材而体现,我国当下的德育改革扭转了传统德育的成人化倾向。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以及德育课程实践形式的分析,反思了我国当下德育政策的去成人化转向。  相似文献   

20.
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灌输德育、考试德育。传统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及德育的评价制度等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德育模式,方法与对策很多,其中体验式德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之路。那就是把高校的德育课从知性德育模式转换到体验式德育模式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在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从而让学生自己作出道德选择,升华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