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美轮美奂”不可滥用“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矣。’”献文子,即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赵武,晋悼公时曾任相国。轮,轮,形容高大宽敞;奂,众多、盛大意。上面几句文言的大意是:晋国的献文子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4期有一篇文章,题为《在美仑美奂的对比中尽现风流》,其中“美仑美奂”于形于义皆有“疑似”“美轮美奂”之嫌,故撰文以讨论。“美仑美奂”是“美轮美奂”的形义蜕变。“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辞海》解释“轮”为:“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见‘轮囷’、‘轮奂’?苯馐汀奥?囷”为:“屈曲貌或高大貌?保弧奥舟肌蔽骸胺课?高大众多。”查阅多种版本的成语词典,未见“美仑美奂”,可见“仑”是个…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写文章或讲话时,恰当运用成语会增加文学色彩,丰富语言内涵,增强语言表现力,从而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否则会以辞害意,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常用成语误用大致有如下类型:一、词义误用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例句中“美轮美奂”在生活中和媒体中经常被用错,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例“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礼记·檀弓下》)。而今人多以为是“非常美丽、漂亮”的意思,本句话用以…  相似文献   

4.
典故三则     
美轮美奂 【原典】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礼记·檀弓下》  相似文献   

5.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教参译作;“现在那颛臾,城廓完固,而又离费很近”,其中“今”被译为“现在”,“夫”被译为“那”,这是完全错误的。尹君《文言虚词通释》释“今”时说:“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或篇首,和‘夫’的作用差不多,表示下面要提出问题或设想一种情况来予以议论。‘今夫’连用,作用相同。”《汉语大字典》(第一卷)释“今夫”时说:“发语词。《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礼记·中庸篇》‘今夫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问说》一文有这样的话:“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注释如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圣人,或指孔子。”接下来,注释又引《论语·微子》介绍这一典故,兹录如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相似文献   

7.
何谓祈赛?祈者祷也、求也。《说文》:“祈,求福也。”蔡邕《月令问答》:“祈,求之祭也。”《尔雅》卷三:“祈,叫也。”注云:“祈祭者叫呼而请事。”疏云:“释曰:祈犹祷也、求也。春官大祝掌六祝之辞,以祈福祥求永贞。”祈就是向神祈祷以求福佑。赛亦作塞,报赛之意。《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注曰:“报,报德,谓祭也。”《后汉书·曹节  相似文献   

8.
《汉书·淮南王传》载,刘安尝为汉武帝作《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此《传》既评文,又对词句典故进行训释。而班固不满意《离骚传》对屈原作品和人品的推崇,也不满《离骚传》对《离骚》名物的训解,故其《离骚序》云:“又说‘五子以失家巷’,谓‘五子胥’也。及至‘羿’、‘浇’、‘少康’、‘弍姚’、‘有娀佚女’,皆各以所识有所增损,然犹未得其正也。”关于“五子”等人名,今不细论:单言“有娀佚女”,则可辨其得失。《离骚》云:“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淮南子·地形》云:“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则刘安释《离骚》,当用此说。案:“简翟”,《楚辞·天问》作“简狄”,《大戴礼·帝系》、《史记·殷本纪》同(《索隐》言旧本“狄”作“易”,又作“逷”);  相似文献   

9.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来有“刑始于兵”的说法。如《辽史·刑法志》说:“刑也者,始于兵而终于礼者也。鸿荒之代,生民有兵,如蜂有螫,自卫而已。”《隋书·刑法志》说:“刑者,甲兵焉。”征之古籍,上述说法皆有所本。《国语·晋语六》说:“夫战,刑也。”  相似文献   

11.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何解?较有权威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云:“神明,指人的智慧。”北大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均因袭前说:“神明,指智慧”。统编高中二册语文课本也据此注解为“精神和智慧”。诸家所以持相同的说法,原是有所本的,大约是依据梁启雄《荀子简释》的注解。他说:“《内经》:‘心者君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说的‘神明’是指心的精神,《荀子》所谓‘神明’是指心的睿智。”粗略一看,这样理解似可自圓其说;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说,漓江出版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译文质量较好,但偶尔也有错误。请看该社出版的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赫索格》的中译本,第67页有一段话:“亲爱的海迪格教授,我很想了解您说的‘死于日发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出现过这种死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正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14.
《捕蛇者说》之“说”字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这一义项是由“说”字的本义演变而来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释也。一曰谈说也,从言兑,会意。按兑亦声。《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孙诒让注:谓谈说所以明其意义。毕云,解说)《广雅·释诂二》:‘说,论也。’《周礼·大祝》:‘六曰说’。注,以辞责之。《礼记·少仪》:‘游于说。’疏为论说。”从朱骏声的解释来看,“说”有解说、论说的意义。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取名来看,《说文解字》即为解释文字之书,其“说”字就是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被《微型小说选刊》转载时 ,其后附有点评 ,说 :“(此篇 )妙就妙在结尾 ,6行 6 8个字 ,深刻地说明了当今医疗事业的‘杀羊’之风 :红包和超额奖金乃是两只白色之虎。白大褂的‘杀羊’之术何等凶残 ,给读者以‘红包猛于虎也’的震撼。”我教中学语文时 ,也常像这样给学生挖掘小说的思想和意义 ,但我知道那是教材和考试给逼的。“深刻地说明”固然不好 ,如果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呢 ,就一定“深刻”了 ,“震撼”了吗 ?后来看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牌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再次小议文学与现实》一文中的结尾 :“现实是比我们更…  相似文献   

16.
王晓维 《学语文》2006,(4):48-48
苏洵《六国论》中有“: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句,教材注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课文注释并未对这句话作具体的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译为:“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很显然,它是把“抱薪救火”之“抱”理解为“抱着”。这是不恰当的。有些工具书对“抱薪救火”的解释也是不恰当的。《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为:“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结果反而使患害扩大。《”辞海》释为“:亦作‘负薪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  相似文献   

17.
《雷锋日记二则》文后“思考·练习”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是这样做的: 师:大家看,“这是‘傻子”’中的“这”指什么人?请看看上文,找出答案。 生:“这”指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相似文献   

18.
《诗经·无衣》一诗,汉魏时有两种相反的理解。根据《诗序》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郑玄的《毛诗笺》依照《诗序》再加以详细的解释。他说:“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也。”  相似文献   

19.
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已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王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关“忠言逆耳”在明代刘基《苦斋记》、《后汉书·袁谭传》、《三国志·吴志·孙奋传》、《三国演义》等书中都有阐述。仔细琢磨之后,言外之意是劝导纳言者,要正确对待逆耳之言。但作为进言者,是否想过进言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忠言就一定要逆耳?进言者是否可以变通一个说法,把“逆耳之言”说得“顺耳”一些,使纳言者更容易接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拉郎配古装戏《拉朗配》是闹剧,演出时笑声时起;如果我们透过笑声,寻根究底,不难从中领悟到封建社会选秀虐政的恶果。《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上》也谓:“色食性也。”但是,从历史上看,对上述“宝训”记得最牢,并以合法身份,在实际行动上以大规模的消费幅度加以贯彻的人,正是封建帝王。选美女入宫当妃子、宫女,妄餐图尽天下秀色,成为封建社会无数政治弊政中一个特殊的弊政。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不会忘记贾元春在回大观园省亲时,说的那句肝肠寸断的话:“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