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书法临帖中,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颜、柳的楷书几乎是每个习书者必学之范字。颜、柳的人品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而他们的人品又融入其字中,形成字如其人的风格、从而把楷书发展到了最高峰。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是一门高深而普及、单一(线条)而复杂(诗词歌赋,美术、体育、舞蹈、戏剧等各方面知识修养)的高级艺术。  相似文献   

2.
临帖人生     
在假期,计划让儿子学一项特长,于是想到书协的一个朋友。带着儿子登门拜访,对学书法的基本条件和步骤有了点了解。朋友说,学书法,从楷书开始,楷书是基础,然后才是行草隶篆,每一个阶段的关键是临帖,根据自己的喜好,临谁的贴,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书法水平的提高。书品如人品。内行的人,能从一个人的书法读懂这个人的性情和修为。这话不假,其实何止是书法呢,一个人从小开始,做人处世也是时时在"临帖",只是这  相似文献   

3.
李秋霞 《学周刊C版》2010,(2):149-149
说起学习毛笔书法,一般人都是从楷书入手,这似乎已成了学书的唯一途径。因为楷书是现代通用的字体,可以边用边学,而且楷书的笔法比较完备,掌握了楷书基础,再学其他字体入门就容易了。确实,不少学写者就是遵循这条学习道路而获得成功的。因此,许多书法家主张学生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  相似文献   

4.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5.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书法作为其中的一支奇葩,流传沿用至今。自从有文字,书法已成为一门艺术,被列入学校课程.为世人所喜爱。从商朝甲骨文到秦朝小篆,从汉代隶书到五代魏碑,从唐代楷书到现在,孕育而生无数书法家.他们的字,人品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强调楷书学习的重要性,确立楷书学习的基础性地位是书法艺术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高校书法专业的楷书教学之任务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深入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为楷书的创新与发展拓宽思路,使其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获得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8.
楷书是书法字体之一,从古至今,成为人们学习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学习楷书,对学习其它字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就是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角度对楷书艺术进行简单明了的图解分析,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的练习楷书。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书法入门的途径,有人从篆书开始,有人从隶书切入,而更多人是从楷书入门。这是因为从用途上说,楷书是自唐以来近千年的官方通用字体;从笔法上说,学好了楷书笔法,就为今后行草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书法教学,也从楷书开始。楷书是从汉代隶书发展而来,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这种发展十分有趣。隶书的结构多为横扁,而楷书的字形变为方整;隶书的主笔横画燕尾出锋,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书法,首先要选好范本,初学者应该选取自己喜爱的应用广泛的楷书做范本.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从楷书入手,是学习其它一切书体的最稳最快的途径.范本选好了,就要从本帖入手,读的、临的、背的一步也不旁窥,专心致志地学好,再转换别的字帖,这样才能广取博采各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书法是抽象艺术,尤其是楷书,但却是实用艺术。教师用成角透视原理方法理论指导学生楷书结字,那么就意味楷书结字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美术绘画的形象性来赏析,用美术视角来进行教学,既丰富了美术、书法教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和书法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书品非人品     
在几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书法评论受到儒学的影响而提出“书品即人品”。北宋的蔡京是受到“书品即人品”评论影响冲击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但是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对其文化人格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心理活动在书法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发现,书品与人品是不能划等号的,也即是说书品非人品。  相似文献   

13.
学生懂得了用笔方法和结构要领以后,便要进一步去练习。要练字,就必须有一本碑帖作为学习的范本,这时,学生很需要教师能指点他选哪一本字帖好。为此,我们就必须对楷书的发展过程以及历代优秀书家的楷书碑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国文字的字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秦和秦以前用的是篆书,汉代用隶书,到了三国曹魏时期,又产生了楷书。魏晋以后,楷书便被当作正规的字体来使用。楷书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的初创时期。曹魏时代最杰出的书家,当推钟繇(元常)。他的楷书以浑厚朴实,自然茂密见长,传世的字帖有《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等。晋、南北朝的书法分南北两派。南派以晋王羲之(逸少)、王献之(子敬)父子二人为代表,世称“二王”,长于书牍。王羲之的书法雄健秀美,被后代推为书法正宗;王献之继承其父的书法,风格更为新奇豪放。但他们传世的  相似文献   

14.
《学子》2012,(8):F0003-F0003
王怀中,男,1962年4B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现主要任教小学语文。曾在学校做专职习字教师。中学时,爱上书法篆刻。书法早期学习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与行书,如,临摹《玄秘塔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稿》;再学习隶书、篆书,如,临摹《石门颂》《石鼓文》;后又学习《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学书法的同时学习篆刻、木刻。篆刻主...  相似文献   

15.
钢笔书法的实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楷书是基础,自魏晋至今,楷书都作为通用的字体,实用价值最大。楷书具备了汉字的八种笔画,形态清晰分明,结构匀称整齐,学好楷书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好基础。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正说明只有先学好楷书,才能依次学习行书、草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16.
传统书法对人品和书品的一致强调得过于绝对和片面 ,“重人品轻书品”的观念影响至深。不管“以人废书”或“以人重书”都会给书法品评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也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两者不能等同更不能互相代替。  相似文献   

17.
培养书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书法教育的前提条件。使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扩展书法知识书法教学虽然强调技能训练 ,但培养学生具备广博的书法知识不容忽视。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加强书法史的讲授 ,充实书法欣赏的内容 ,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 ,这对于推动技能训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强化临写技能书法是书写的艺术 ,临写训练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书写训练以楷书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楷书范本 ,花大力气训练…  相似文献   

18.
楷书向行书转化是书法学习的必要环节,其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是文章探讨的重点,一个诀窍、五项原则、八个方法是笔者提供给书法学习和教学的几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明臣     
《中国教师》2010,(13):F0004-F0004
杨明臣,1955年生,河南安阳人,现为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书法创作组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出身皇族书法独树一帜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赵孟頫的血统高贵,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赵孟頫自幼聪敏,过目成诵。自五岁起,学书作画,几乎没有间断过。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对后人学习书法影响巨大。他的书法风格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后人评价他:"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他被称为是王羲之二代。相传他一天能写楷书一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