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生教育》是民国时期重要教育学术团体中国民生教育学会的会刊。自1937年5月至1939年7月,《民生教育》先后共出四期。《民生教育》具有较高层次的编辑及特约撰述队伍,刊物内有论文、报告、消息、特载等栏目,阐明民生教育旨趣,介绍民生教育实施方法,刊载中国民生教育学会消息,内容充实.印刷精美。《民生教育》的出版发行,适应了当时教育的发展潮流,对当时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社会风气的改变等都有较大影响,体现了中国民生教育学会对改造中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4,(11):159-159
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白纸门》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篇小说是关仁山的长篇巨著,是作者又一部以雪莲湾为背景长篇典范作品。作品围绕有上百年剪纸传统的麦氏家族和远近闻名的造船世家黄氏家族展开。作品的写作真实入微地反映农村生活,以文学作品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起伏,并能引发人们对当代农民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层面,能否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工作,收入就没有保障,更没法扩大消费。促进就业不仅是改善民生,也是拉动经济的一大任务。在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中,就业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11,(3):158-158
著名作家叶辛最新完成的长篇小说《客过亭》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叶辛关于知识青年题材的第十本书。叶辛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青年题材的长篇小说,而是一本人生之书。”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10,(17):158-158
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新作《乡土精神》目前在全国首发,该书共计1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乡土精神》以一种融散文、随笔、思想批评、文化研究为一体的笔法,记录了冯骥才在田野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述了许多珍奇美好又鲜为人知的文化。由于对民间文化满怀激情与厚爱,该书行文充满了使命感和危机感,而随处流泻的或警策智慧或深情美妙的语句,则显现着冯骥才置身民间文化大地深处所获得的丰厚感悟。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9,(3):26-29
民生权益是民众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与利益,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学术专著",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情,系统阐述了民生政治建设问题,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即民生的内涵,而且明确了人民政治生活在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实现政治权利、保障民生权益的基本路径,对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教育(上)》2009,(10):159-160
作家出版社日前推出张炜的新作《芳心似火》,和之前《古船》《外省书》《浪漫与丑行》《剌猬歌》等作品书名之诗意、典雅、田园比起来,张炜的新作《芳心似火》的书名显得有些撩人。但是等你迫不急待翻阅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其中的深刻、幽默与思辨,一点儿不亚于他以往的作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他的切入点起于爱情,便显得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8.
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日前在京城各大书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一座城池》、《光荣日》时的他都还没有一点进步,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4,(5):159-160
近日,著名作家严歌苓新作《妈阁是座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严歌苓1986年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迄今已出版《第九个寡妇》《白蛇》《扶桑》《赴宴者》《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多部长篇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第3期《小说月报》上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麦芽糖》,我也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有很沉重的伤痛感。作家以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把正在转型的社会作为大背景,聚焦一组负载时代伤痛的乡村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r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0,(1):158-159
曾以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享誉中国文坛的作家高建群,时隔16年再次推出长篇小说《大平原》。高建群在《大平原》作品研讨会上表示:“这是我最好的故事,好过我讲过的所有故事。”《大平原》讲述了陕西渭河平原上一个普通农民之家三代人历经种种苦难,在顽强求生存的同时捍卫尊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生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不断发展提升。人民出版社近日高质量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学术专著,这是以邢台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窦孟朔教授为负责人的研究团队撰写的73万多字的民生理论专著,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的,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一级教授王怀超作序,被专家评审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学术专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1月20日举办了"专题读书会"进行推介,"全球最大学术门户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予以特别介绍推荐,凤凰网以"聚焦民生建设邢台学院研究团队理论著作正式出版"为题转发了河北新闻网相关报道,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邢台日报社和邢台学院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专著出版理论座谈会",人民网4月11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近日出版,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题作了长篇报道,该专著正持续引起多方面关注。近日,《邢台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尼米聪就该学术专著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窦孟朔教授。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9,(3):30-31
《民生建设探索》(以下简称《探索》)既记录了作者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作者的长期理论思考;作者的民生思想和民生情怀是其为政之基和理论之源。《探索》告诉我们,需要具有真诚而深厚的民生情怀,需要有不做虚功的务实作风,需要有勇于创新的求索精神。阅读该书,可以洞见作者在民生建设方面的不懈探索和心路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对当代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理论工作者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4.
日前,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在京城各大节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上)》2010,(4):157-158
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日前在媒体上撰文首度披露了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废都》解禁的全过程。何建明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他说,《废都》是1993年被禁的。当时出版上市只有半年,查禁者给出的理由是“格调低下.夹杂色情描写”。在类似的情况中,因为“色情描写”而被查禁是最令人不屑的。  相似文献   

16.
民生是人民生存发展的整体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以"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为主题,通过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与实践基础、发展创新与内涵、现实指向与价值,尝试回答了特色民生理论"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是怎样的科学体系""有着怎样的现实要求""凸显怎样的时代价值"等基本问题;反映了其理论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凸显了思想研究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突出了人民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既做到了视野开阔、内容厚重和与时俱进,又兼具知识丰富、问题鲜明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可谓一部关于中国特色民生思想的简明"百科"。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上)》2010,(3):157-158
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日前在媒体上撰文首度披露了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废都》解禁的全过程。何建明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他说,《废都》是1993年被禁的。当时出版上市只有半年,查禁者给出的理由是“格调低下.夹杂色情描写”。在类似的情况中,因为“色情描写”而被查禁是最令人不屑的。  相似文献   

18.
近日,继《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之后,严歌苓再推新作,将目光对准了1942年的上海。这部号称为“上海版辛德勒名单”的长篇小说,以爱情故事h核心,表现抗战年代的小人物命运。《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我”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我”在1939年的上海,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第3期《小说月报》上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麦芽糖》,我也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有很沉重的伤痛感。作家以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把正在转型的社会作为大背景,聚焦一组负载时代伤痛的乡村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课节选了屈原《离骚》的一部分。课文注释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的"民生"理解为"百姓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说法,作"人生"理解。到底哪种理解更符合原意,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本文着重从《离骚》标题含义及创作动力,节选部分内容及行文逻辑、全诗的叙述角度等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