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阔大的视野,表现了时代和革命给予人们的深刻影响。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以广阔的社会现实和火热的革命运动为背景,把作品的人物置放在时代激流的旋涡中去刻划、去表现,《倪焕之》不能不算是最早的一部。强烈的时代精神是这部作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也是最成功的地方。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茅盾在《读倪焕之》一文中,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誉为“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2.
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因病在北京谢世,继郭沫若、茅盾之后,又一位"五四"文学巨匠告别了文坛.当时,报刊上登载过不少悼念文章,总结他在新文学创作事业中的辉煌成就和在教育事业上的重大贡献.但在这众多的缅怀悼念文章中,差不多都有一个失实之处.即把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说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对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巨著《子夜》的评价褒贬不一。事实上,对茅盾和《子夜》的说法不一正体现了不同读者对作者和文本的多元解读。文学文本多元的意义空间,文学语言的能指滑动是这种"误读"风波掀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茅盾改书名     
1931年至1932年间,刚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茅盾写出一部30多万字小说《子夜》,从而尊定了作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来,这部巨著成为茅盾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但是,这部小说原先并非题名《子夜》.而是《夕阳》,《子夜》是在出版时才正式定名的。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部小说时.茅盾(?)经推敲,决定  相似文献   

5.
在茅盾的创作研究中,有这么一种现象:抗日战争以前的作品研究较多,抗旧战争时期的作品研究较少。以抗战时期的作品来说,三部长篇小说中,多着重于政治影响较大的《腐蚀》兼及《清明前后》的剧本和少数散文,至于这时期的大量短篇小说,在研究和论述上,可以说是暂付如缺的。不仅一般评论如此,就是近年来出版的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存在如此现象。虽然茅盾列出了专章讲述,但抗战前的作品分析评论得详实,抗战时期的作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作为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力作,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它又是一部教育小说,对教育作用与教育变革、教师地位与使命、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重要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通过对《倪焕之》的分析,追循作者当年投身教育改革的脚步和对教育理论问题思考的轨迹,进而研究作者早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倪焕之》叶圣陶著,发表于1928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曾被矛盾称赞为“扛鼎之作”。它讲述一个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小学教员倪焕之的生话经历和思想变迁。他曾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后来终于无法忍受周围生活的平庸,在时代感召下,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参加了大革命。革命失败后在精神苦闷和肉体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死去。小说将主人公的命运与十年来变化的时代相联结,并从倪焕之的一生道路中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子夜》所具有的浓郁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两个角度论证茅盾小说创作中理性化的个性特征 ,并以书中人物的形象具体分析这种特征的实质和意义 ,基本把握该小说创作的主旨和思想脉络 ,对于进一步认识和客观评价《子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开明国语课本》最近火了,这部课本已经近90岁了,全书均手抄,配有素雅的插图,被誉为有温度的民国课本,这套教材的作者就是叶圣陶。说起叶圣陶,大部分人知晓的是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却不了解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童话集,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叶圣陶是多面的,除了教育家、作家之外,他还是一名编辑不论是哪一个身份,一以贯之的是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对国家的担当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应以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应反映文学创作的概况,总结经验,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这不是我所能力任的,这里只极简略地介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过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这十年的文学创作,较之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虽然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最大的部门之一是长篇小说。前一时期长篇小说数量屈指可数,且都较稚嫩。本时期长篇小说不仅大批出现,而且有不少成熟的高水平的作品。叶绍钧写于一九二八年并随即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小说。当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茅盾就恰当地誉之为“扛鼎”力作。它通过倪焕之这个性格鲜明,思想中渗透着时代的朝露和苦汁的进步知识分子,表现了我国从“五四”到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的社  相似文献   

11.
提起“恋爱与革命”,很容易使人想起大革命后曾流行的“革命浪漫谛克”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被人们用“革命 恋爱”的公式予以概括。包括《幻灭》在内的《蚀》三部曲,虽然比这批革命文学作品出现要早些,而且也曾遭到过革命文学阵营的讨伐。但在表现主题的艺术切入角度上,在人物的生活经历选择上,却又与这类革命文学作品呈现着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茅盾小说的艺术生命力更长久些。在以前对它们分别研究中,确实不把其归入一类,因此也就难免存在局限。本文拟把它们联系起来考察,以便从文学史的发展上来研究这一文学现象。限于篇幅,仅选茅盾的《蚀》的第一部《幻灭》,从这里入手进行一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一九三一年《家》出版后,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深受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喜爱。《家》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早在一九五八年,文艺界就曾经展开过对于巴金创作中一些问题的争论,即使在那时,《家》也被大多数评论者公认为比较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公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封建的优秀长篇。在“四人邦”横行的日子里,《家》却被当作“大毒草”制处了死刑。它的罪状是  相似文献   

13.
茅盾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短篇小说《春蚕》、散文《白杨礼赞》等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篇《雷雨前》是茅盾1930年走出苦闷彷徨,从日本毅然返回祖国,重新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前线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茅盾的处女作《蚀》的评价褒贬不一,出现尖锐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不在于作品的形式,而在于作品的内容,即在于作品的题材选择、思想倾向和艺术真实性的认识与评价上。本文试就这几方面予以剖析,进而正确评价《蚀》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导航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起,《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春蚕》和叶紫的《丰收》是现代文学史两篇著名短篇小说,并因写“丰收成灾”这一畸形现象,深刻揭示旧中国农民日益贫困,乃至破产的社会根源而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和赞誉。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的比较,旨在更为深刻地了解这两部作品,学习和把握两位作家的不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人生是一朵野蔷薇。本文通过分析茅盾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塑造的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来辩证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客观的评价《野蔷薇》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艾华 《教育与职业》2004,(17):56-57
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三大原则1.合理评价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任何时候,学术界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总是有差异的,如果没有分歧,没有争议,那就是不正常的现象,而且学术水平也难以提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在国内至少是没有人从根  相似文献   

19.
杰克·伦敦和顾城都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他们在世界文学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然而他们都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文章试从杰克·伦敦和顾城的死亡观出发,分析比较《马丁·伊登》和《英儿》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因素,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作品更好的解读和分析,也更有利于帮助读者了解产生死亡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中,圣埃克苏佩里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作品《小王子》是一部成人童话,更是一部生命寓言,其中体现出圣埃克苏佩里作品中一以贯之的追寻主题。文章通过对《小王子》追寻主题的阐释,从漂泊与追寻的合唱、追寻精神的多重内涵、追寻精神的根源三个方面,揭示这位飞行于蓝天白云之间的探索者身上不懈的追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