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于灵魂,诵读国学经典既是传承千年文风的要求,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化传承可“师古”却不必“法古”,对国学经典教育意义的开发应该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基础上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应用方法既是提升国学经典在小学中的传承效果的需要,也是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完成“经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势必要深入把握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融入价值,不断开发现代化的国学经典诵读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书籍,是全世界爱好和平自由的人民在长期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总结提炼的艺术珍品。其中,既包含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如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精神、机智勇敢的斗争,等等;也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如经典人物的塑造、精彩的氛围与环境描写,等等。学校利用多种方式与途径中让小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也是丰富学校育人手段的重要途径,还是落实课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30年文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文学经典化问题上却难以界定。通过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确立的过程和在新时期面临的颠覆和重置可以看出,文学经典化既是历史化也是当代化的过程。推进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对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现状、作家创作和读者鉴赏有着积极意义。新时期30年文学经典的构建,需要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和读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全科师范生是未来乡村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力量,培养他们的经典诵读能力既是国家的倡导和社会的需求,也是学科教学和全科师范生发展的需要。当前,全科师范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存在培养方案不够完善、培养内容不够系统、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培养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改善全科师范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的路径主要有: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编经典读本;四个课堂联动,丰富诵读形式;加强机制建设,营造培养氛围。  相似文献   

5.
严宝银 《考试周刊》2014,(48):47-4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既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历史责任,又是以学强身、修身养性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学要承载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提高学生综合修养的重任,就必然回归到积淀丰厚、精深博大的经典文化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认识中华丰博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重视加强品德修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这既是教育战略指向,又是教学战术指导;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又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作者结合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实践,对此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论光子和粒子的物理图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量子力学关于波粒二象性的解释是电子同一时刻既是粒子也是波,这种观点从逻辑上讲含有自相矛盾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结合理论体系的研究,推断出粒子(或光子)在某一个时刻只能是非经典的波(或经典粒子),在另一时刻可以转变成经典粒子(或非经典的波);这种转变满足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正如电子和正电子能湮灭成光子那样。  相似文献   

7.
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本文基于艺术活动本体论角度,认为经典创作活动的式微、经典认定机制约束力的式微和经典接受者的式微是经典式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教科书。《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这里的读经,就是读《论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诵读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语文涵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既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代新学说的诞生,往往需要提出新的问题,使用新的方法,这是世界学术思潮发展的通例。而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被奉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代表和最高权威,受到特别的尊崇,每当有学者想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解决新的问题,创建新的理论时,最常见的办法是在解释儒家经典意义的进程中,或者别立新解,或者借题发挥,从而阐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我国古代新学说的产生,常常是以经典本文解释方法论的革新为契机的。因此,高度重视解释经典的方法论的研讨、完善和革新,并逐步形成自具特色的经典解释学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学术发展史固有的一大特征。在中国经典解释学的形式发展过程中,朱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探讨他的有关理论与实践,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  相似文献   

11.
经典著作历经时间的考验而永久地长存于我们的世界中。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不仅能对读者的思想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于读者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更是极具影响力。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学生应仔细、认真地品读经典,结合时代及自身特征,适时适当地选取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学校应倡导经典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经典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重视与加强文化经典教育有利于防止高职教育过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对增强文化经典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要真正使文化经典教育进入高职教育课堂,还需要院校管理者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完善其他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3.
经典的形成是艰难的,经过时间磨砺的经典作品在当下变革中更是面临着新的释读.这种流变和作品被读的“个性原则”使经典在解读后的“改写”具有可能性;然而一些批评家因对经典的固定值认识不够,认为有些经典需要“解毒”,想要颠覆经典,又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阿里巴巴经营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中国经济领域实践的成功案例。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自1939年葛传椝翻译的第一个英文节译本问世以来,《儒林外史》在英语世界广为译介和传播,最终确立经典地位。《儒林外史》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经历了萌芽期、确立期和巩固延续期三个发展阶段,其经典化建构是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儒林外史》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不仅折射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演进历程,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传统经典文化来引导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提升修养、培养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思想品质的形成阶段,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拥有纯净的心灵世界,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不管社会怎样变迁,科技怎样进步,教育怎样改革,都不能摒弃经典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年轻的心灵就不会荒芜,让校园也因经典而美丽。  相似文献   

17.
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以文铸魂的作用,这需要精选诵读内容、阐释诗文并赋予诗文以新的时代意义;经典诗文诵读能够以美润心,这需要发掘经典诗文之美、发挥诵读艺术有声语言的音乐美,并使诗文与诵读较好结合;经典诗文诵读还能够以艺赋能,这需要综合教学。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能够实现经典诗文与德育、美育和能力培养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1):107-108
中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仅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却极易让学生产生乏味甚至抵触之感。观照国学经典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不难发现国学经典作为重要德育资源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中学德育课程中引入国学经典,既是加强中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又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体系的一种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经典阅读已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引起广泛重视,中外经典教育中也存在深厚资源。但笔者认为,目前经典阅读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如何将经典阅读落到实处,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话题。另外,笔者结合中外经典阅读的一些相关经验,探讨了经典阅读应警惕的一些潜在问题,如文化唯我论及食古不化等。藉此探讨,以期对当下的经典阅读之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从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中国文学世界中的经典名篇,作为民族文化的母乳,在教育语境中被一次次地赋予新意。经典需要重温,名篇需要重读。本刊新设的"经典重读"专栏,是"读书"栏目的子栏目,2012年,特约请苏州大学文学院的陈国安先生(文学博士)重新解读被列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名篇,每期解读一篇,旨在通过一家之言、一人之悟,激发一众师生"再读"和"重审"名篇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