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需要被唤醒,阅读需要被重视。作为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朗读者》的走红让人惊喜,也发人深省。《朗读者》节目走红的成因包括:一是文字经典与真情实感的深度融合;二是主持人、朗读嘉宾和制作团队的走心合作;三是对社会现实和公众文化需求的高度观照。《朗读者》节目走红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一是文化经典的传承要点燃大众的情感火花;二是文化节目要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三是文化品牌建设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朗读者》是优秀的综艺文化节目,它以雅俗共赏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赢得了众多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它也是教科书级的写作素材,是优质的课外教学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朗读者》开发成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实际的写作素材,把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本文从作文命题、选材立意、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谈对《朗读者》素材的学习与运用,对小学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朗读者》是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其在同类节目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本文论及《朗读者》对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启示,拓展积累朗读素材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三个方面。以期从《朗读者》这一主题出发,推而广之,探索引领小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以小说《朗读者》文本本身的结构为线索,跟随女主人公汉娜的成长历程,集中探讨她是如何从一种"无思"的状态逐步走向自觉的忏悔,解读朗读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唤起汉娜对罪的意识,对忏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林淼 《文教资料》2014,(13):19-20
德国侦探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长篇小说《朗读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汉娜形象,叙述了一名文盲女子汉娜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所造成的人生悲剧。本文以文本为核心、以时代背景为依据、以总结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家庭、社会、个人三方面出发,力图多层次多角度、清晰明了地阐述汉娜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红楼梦》作者、批者的长期研究,指出:《红楼梦》前80回的原始作者是“石头”曹硕,但更主要的伟大作者是曹雪芹,当以曹雪芹为代表;后40回是由高鹗与程伟元共同续补而成的,但高鹗出的力更多,应以高鹗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朗读者     
人类本性是迫切需要理解的。每当涉及大屠杀这段惨淡、混乱的历史,无论你读过什么书,看过怎样的电影,听过什么故事都不重要;最终,你的反应止足于其无法理解的结论。人性是如何一路走到如此狂暴、毁灭性的地步?人们如何能有意识地将男人、女人以及孩子送上他们即将死亡的命运之路?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世界怎能容忍这一切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角度为理论基础,分析并解读了小说和电影《朗读者》之间的异同,试图揭示小说和电影叙述的优势,展示各自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朗读者》中的汉娜作为集中营的看守,无疑是有罪的。但是,汉娜并非十恶不赦的恶魔,她也有温情、柔软、细腻的一面。汉娜之恶是由于无知、不思考造成的平庸的恶,也与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关。在集体之恶中,个体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罪责。米夏·伯格对汉娜的复杂情感反映了战后年轻一代对于父辈罪责的看法。小说中的朗读,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54):188-189
在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热闹的当下,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综艺节目凤毛麟角。《朗读者》的出现,似一股清流,以安静、更深层次的探索叩击着人们的心灵,使之成为一档温情又温暖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是原创综艺节目的一次尝试和创新,更为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原创综艺节目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1.
央视《朗读者》节目以"主题"为主线的特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教学"有着相通之处,《朗读者》作为比较成功的电视媒体资源,给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带来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通过15岁少年米夏与37岁少妇汉娜的一段畸恋故事,叙述了两人费尽心机掩盖事实但内心又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以隐喻的方式揭秘了德国父子两代人各自对待奥斯维新集中营纳粹的不同心态,提出了德国人如何看待和反思纳粹历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央视综艺《朗读者》的热播在今年又掀起了一轮文学热潮,旨在以朗读的形式分享阅读乐趣和其中体味的人生哲理,将文学魅力与综艺模式整合到一起,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与喜爱。本文以《朗读者》节目为切入点,梳理文学与电视传媒几十年来的交互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对当前现状的忧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其小说《朗读者》中,借用《奥德赛》隐喻意义为小说叙述展开做了极精细的安排,史诗吟诵形式与诗歌中“回归是为了重新出发”的主题巧妙结合,映射“生死朗读”情节和对历史的审视主题,为施林克对二战后出生的作家阐释那场大劫难争取到了独特的叙事角度。  相似文献   

15.
孙玉石 《现代语文》2009,(12):130-131
根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朗读者》在世界范围内为德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赢得了话语权。这是如何实现的?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文本成功所带来的客观效果?结合作品的时代语境和内部的叙事策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而更为理性、全面地理解二战题材作品。  相似文献   

16.
17.
古今中外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但是,《山海经》的作者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的楚人、周人、齐入,也有人说是禹和伯益。历史探索小说《老子隐迹》《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山海经点注》等专著和有关论文中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大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山海经》作者之谜,《道德经》  相似文献   

18.
《朗读者》的“成长”书写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者>叙说了15岁的德国少年米夏的成长史,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成长小说文本.本文通过解读主人公米夏成长的失位和复位,进而探究隐匿于米夏成长事件之中的深刻的"历史寓言",并观照了作品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承接与超越,以及作品所具有的诗性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小说《朗读者》对揭露二战时期法西斯罪行,以及对历史和罪责反思的价值意义,认为其传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总体特点,小说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塑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德国反思文学的禁忌,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承前启后之作.  相似文献   

20.
项小燕 《教师》2019,(16):33-34
《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旨在通过挖掘文字背后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以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此为对文学、文化内容从根源上的剖析。而其开展形式则是以“主题词”为中心,围绕此引人引事,继而引文。教师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将《朗读者》内容深入与形式新颖并备的文学呈现方式引入学科教学之内,并依照其主题词、人物故事、朗读的环节链,加之对阅读思情的表达撰写,创造模式新型、效果加强与效率大幅提升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