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面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种种"差错",教师应巧妙地引领,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辨析,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  相似文献   

2.
岳金春 《青年教师》2005,(10):33-34
课堂教学是个多元共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其极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生成的丰富和鲜活比其他活动更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预设,更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要更高层次地把握好并使用好教材,预猜学生可能生成的状态,讲究教学策略,时刻关注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及时准确“预设”,把师生的互动引向纵深,让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的课堂强调师生的互动,师生对话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如何捕捉有利时机,恰当地展开对话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教学重难点、产生争论处、出现错误处、开放问题处和课堂生成处这五个时机对师生对话的开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余添长 《甘肃教育》2013,(23):61-61
什么是和谐课堂?其是指以课堂为载体,在和谐教育理论的引领下,科学地整合、优化教学手段及资源,确保课堂教学的各种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和充分发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课堂成为师生、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强调了教师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大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小学数学教师可在生态教育理念下优化师生交往互动教学,在同时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实现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文章从情境式师生互动、激励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式师生互动、智慧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动手操作中的师生互动、实践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健全的师生交往互动模式,实现生态课堂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起因 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他们的互动能够带来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师生间的对话。笔者通过对四年级“找规律”其中一个练习教学过程的观察,试图仔细研究一下教师是如何运用对话形式来实现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的?教师是如何在练习中进行有效价值引领,为规律的展开和探究引航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要有所发展、变化、更新。不能再使课堂一潭死水.不能再是“一言堂”。要使课堂活起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闫震 《考试周刊》2012,(9):36-36
道德课堂是新课改中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师生互动是实现道德课堂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运用师生互动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师生互动具体的实践方式和意义.从而指导和引领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堂师生互动愈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在课堂内外环境的影响下,课堂师生互动陷入了诸多方面的误区。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并分析了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深入的反思,提出课堂师生互动是师生建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初中生座位安排与学习动机、课堂师生互动的关系,采用学习动机量表、课堂师生互动问卷和教室座位一般问卷,对3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于优势区的初中生在学习动机、内部目标对象和任务价值得分上显著高于弱势区的初中生;座位调换周期大于一个月对初中生内部目标定向、任务价值和课堂师生互动有显著影响;座位调换周期大于一个月,座位区域与内部目标定向、任务价值和课堂师生互动存在显著相关,课堂师生互动与学习动机、能力把握信心和学习控制信念存在显著相关;课堂师生互动对学习动机回归效应显著,座位安排对学习动机与课堂师生互动的关系产生中介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后倡导的课堂是充满,动感”的课堂,这里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我们还要善于把这种互动引向纵深,使课堂上有思维的碰撞和交锋,在碰撞和交锋中产生新的问题。旧课程体系只给教学提供一个跑道,新课程则要要求我们不断地“跑”,在跑中创建跑道。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校MOOCs和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变革的视角,文章认为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人际互动指标体系应由师生言语互动观察指标和师生人际互动感知指标构成。借鉴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文章构建了MOOCs平台和翻转课堂情境下的两种师生言语互动指标,并设计了师生互动感知评价指标,为客观、全面和准确地评价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人际互动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以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为媒介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师生间零距离的交流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原有知识的梳理,搭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往往是直接讲授难以获得的。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一、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策略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策略,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包…  相似文献   

15.
何源  何淑通 《江苏高教》2017,(12):50-52
基于高校MOOCs和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变革的视角,文章认为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人际互动指标体系应由师生言语互动观察指标和师生人际互动感知指标构成。借鉴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文章构建了MOOCs平台和翻转课堂情境下的两种师生言语互动指标,并设计了师生互动感知评价指标,为客观、全面和准确地评价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人际互动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问以问题的形式把实现学习目标的困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产生探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互动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师生互动有必要教师去策划、组织、引导、实施、完善。课堂中所存在的其它互动形式,如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师生互动。然而在当前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许多课堂只是形式上吻合新课程的要求,在细节处却是与新课程背道而驰的。单一知识传授甚至灌输的现象屡见不鲜,场面热闹华而不实的教学蔚然成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成了教师单向的生动演讲,学生想说的话不能说,想做的事没机会做,试想长此以往,学生参与的欲望何在?  相似文献   

18.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班级课堂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两组类型:第一组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第二组有控制服从型、控制反制型和相互磋商型。王家瑾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了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模型:正向互动型和反向互动型。  相似文献   

19.
师生角色互动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生互动,是教育理论界近年来用得比较活跃的一个概念。相关的讨论及研究也产生了较好的实践效应,但对于师生角色互动有何特征、如何看待师生角色互动的分类等等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清楚或有所欠缺,本文就此拟做些探讨,并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提出自己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起因 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他们的互动能够带来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师生间的对话.笔者通过对四年级"找规律"其中一个练习教学过程的观察,试图仔细研究一下教师是如何运用对话形式来实现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的?教师是如何在练习中进行有效价值引领,为规律的展开和探究引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