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与生活同在。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语学习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化语学习环境,拓宽语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用语,丰富语知识,提高语能力,获得基本的语素养。因此,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把他们带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相似文献   

2.
本试图从语教学系统即课内与课外来全面分析教师的主导作用,论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凭借”作用(传知,训能,思教,审美),拓宽语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更应得懂得怎样去学习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用有效的手段鼓励学生进取,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课外阅读是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学习、脱离现实生活的语实践活动,不可能是高效的。只有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学习的效率。所谓“相似激活”就是以语为扩散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扩散性阅读,使学生在初步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在自主性的扩展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能够主动参与教学的相应知识储备。做到举一反三,与课内阅读相辅相成,练成阅读和作的熟练技能,从而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  相似文献   

4.
语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们对语活动课的性质、特点,语活动课的内容体系,特别是语活动课教学模式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作为语学科的一部分,语活动课已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巩固学生爱好语的情感,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沟通课内外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已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和喜爱。  相似文献   

6.
大语观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它强调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大语观下的语教学,应以主体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实施开放式语教学。遵循兴趣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行性原则,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策略,开通学校小课堂,社会大环境双渠道,既立足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又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学语,在实践中求发展,从而促进语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7.
一、课内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标准要求,作为一名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阅读教学的特点,努力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语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借助课内外衔接,和其他学科整合,将狭小的语时空通向广阔的语天地。新课标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其目的即在于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  相似文献   

9.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从课外活动的兴奋转移到课内学习上来,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为新课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墙.从而提高新学效果.导言的方式很多.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相比较有其不足之处。其一。课内阅读量是有限的。其二。课内阅读极少有泛读指导.而课外阅读正好在以上方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课外阅读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堂模式”这一全新的语课程理念,把语学习方式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把这一思想贯彻到语课堂教学中去,作为语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机械、沉闷、封闭的教学模式,建立大语观,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怎样进行阅读教学,《语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它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完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由教师统领全局变成师生进行平等学习的探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怎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笔就此以《弧俚和乌鸦》一课为例,谈一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向课外迁移拓展,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课外文学知识,文学作品等内容的学习、理解与领悟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明辨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4.
林红传 《广西教育》2005,(7A):66-66
新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倡学生自主地学习。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课内外识字结合起来,使课内识字增加趣味性、课外识字体现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把握教材特点,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一定与成功的导课分不开。课堂导入只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活动探求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化。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课内外的结合,注重将课内所获得的知识,感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内学习应贴近生活,还原生活。教师要把课内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把呆板而单调的复述课文变成说评书、分角色讲事故、导游、推销、广告等;把单纯的读书体验活动变成读(书)、听(音乐)、画(图画)、唱(歌)、演(课本剧、舞蹈、奏乐)等综合体验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尽情地发挥,灵性尽情地挥洒,在学习中忘我,忘我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是国内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语教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信息技术以智能化教学平台的方式,实现对传统语教育教学资源、课内外教学、语教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等的多维整合。以此丰富学生对学习情境的情感体验,使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8.
暗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春锁 《教育探索》2003,(10):75-77
暗示教学法在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体做法是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把暗示教学法引入语课堂教学,借助语言魔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创设情境,促发审美暗示;用态势语调控课堂,把握注意规律,激发学生兴趣,以获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语教学的整合,给语教学带来了生机。把计算机、电视、投影仪、录音等手段当作教学的补充,或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但是,要通过适当的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为语教学服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语”教育观认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的语学习禁锢于校园之内。因而,我们要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课外活动和良好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教学体系。对此,作为语实践活动中的引导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的兴趣让语新体系的两翼齐飞,学生的学习小卡片就是让两翼齐飞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