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普通人的<传奇>里,那些看似浮华的世俗人生,搭配着富有心理暗示功能的繁复意象线条所构成的黄金分割图案,便是张爱玲对生命的临摹,是她思想背景里"惘惘的威胁"成就的"荒凉".  相似文献   

2.
田业政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2):32-35,4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桓欢韵为切入点,分析今南北方言、相关韵书及元曲用韵情况,得出<中原音韵>反映的乃是当时天下之通语-通行于南北方的共同语,其中的桓欢韵还很有可能来自当时的南系官话.  相似文献   

3.
有汉一代,今文经《诗》学昌盛,齐、鲁、韩三家均立博士。时代的需要及三家《诗》学自身的特点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然而,官办经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学术危机,日益繁琐的师法家法严重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鲁诗》的抱残守缺、《齐诗》的阴阳灾异、《韩诗》的“引《诗》证事”“微言大义”是三家《诗》衰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鹿鼎记》和《堂吉诃德》拥有近乎相同的解构起点,但它们对武侠小说和骑士文学的解构并不尽然相同。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表现出莫大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对于新诗,何其芳是杰出诗人,又是诗歌理论家。《预言》则是这位诗人的创作起跑点,是何其芳的第一部个集。《预言》中有作者为旧时代和自己唱的送葬歌,有精致与圆融的爱情诗;在意象营造,情调和气氛的创造上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诗>与<春秋>究竟发生着怎样的纠葛?这一追问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整个学界,至今尚未得到较好地解决.本文认为二者都是儒家士人为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的一种言说手段,即通过对先人典籍的当下解读进行话语建构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是先秦士人与汉代儒士共有的策略取向.孟子所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之说,强调的乃是文化价值功能的衔接与转化,因而有其内在的逻辑链接关系,绝非如钱玄同、顾颉刚等认为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7.
《野草》中黑色与白色意象的审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试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野草》与鲁迅。首先通过文本细读,对《野草》中的黑色与白色进行审美解读,运用颜色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探讨黑色与白色的心理蕴涵;其次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两种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颜色类型,并从心理学及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描绘出《野草》时期鲁迅心理图景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王倩 《教育学报》2007,3(1):89-93
朱熹的“《诗》教”思想,经历了从广泛学习前人成说,到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不断加以琢磨、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朱熹“《诗》教”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博采众说、删繁从简、以诗说《诗》、不断深化这样四个阶段,从而从一个学者、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的角度,来把握朱熹“《诗》教”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氓>写一位女子与"士"结婚以至被遗弃的经过.<陌上桑>写一位太守在路上调戏采桑女子罗敷,遭到拒绝的故事.两首诗所写二位女子性格不同,前者柔婉温顺,后者勇敢机智,所以才产生不同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劳伦斯意象派小诗《秋雨》的音韵构成 ,发现其用字发音对比明显 ,且语音效果与诗文意境和谐统一 ,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 ,并进而推断 :其他语言 ,包括汉语 ,也应有类似情形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收温庭筠<菩萨蛮>词共十五首,可以看作一组词.温氏此一组词,从每首来看,它们独立成篇,各具风韵;从整体上来看,又相互联系,互相映照.并且在时间、场景、人物和物象的描绘中形成了一个个特定的意象群.<菩萨蛮>中突出的意象群手法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它们一起构建出了温词独具特色的唯美意境,使温词不仅奠定了文人词的独特审美特征并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药>与<夜>这两篇脍灸人口的佳作,不仅在标题的拟定、人物的安排、主题的设置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奥尼尔的《漫长的旅程》一剧中的雾意象无处不在 ,它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蒂龙一家都与雾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尤以玛丽和艾德蒙最甚。当蒂龙家的住所被自然的浓雾笼罩时 ,其中的人们则被吗啡和酒精产生的精神上的迷雾所包裹。象征手法的有效运用极大地加深了这个作品的内涵 ,使其具有了更加精深、更加恒久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秉承明代中后期相对自由开放的时代精神,在故事主人公孙悟空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自由思想。无独有偶,17世纪英国著名的清教徒诗人弥尔顿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他的著名长诗《失乐因》就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自由思想。文章就《西游记》和《失乐园》中所体现出的自由思想加以比较,说明两部处于不同时代和民族的作品在同一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共同性,以期更好地突显各自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周易>历来被奉为儒家群经之首,其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深刻而广泛,贯穿始终,起于<原道>,终于<序志>.文章拟从<原道>篇略论<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曲名的由来为导引,着重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声、织体、旋律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并对作品演奏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处理作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从中获得对民族钢琴音乐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中写了七十七个人死亡,每个人都死得很平和."死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刻画了"活人"的性格,可以说"死人"不死.<儒林外史>中的死亡现象与吴敬梓的思想和身世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用"死人"写"活人",是一种非常新颖和别致的思想和方法,寄托了作者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意象,作为中西诗学的重要范畴,历来备受关注,近二十年我国文坛和学界尤为重视,涌现了一大批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和方法的论著,对意象的许多方面进行多元的创造性探索.在这种百花齐放的研究态势下,严云受先生的<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下称<魅力>),在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基础上,汇通现代西方文学理论,同时融人自己的幽邃体验和感悟,显示出了独特的学术风貌与隽永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20.
李尔王和懵教官将权力和财产进行了不当的转移,导致了相似的凄惨晚年.文本通过两人的经历表现了个人主义与宗法制度两个不同的主题,同时主题中又都包含着共同的反讽,有着一明一暗相互抵消的价值观.即<李尔王>张扬人的个性,却又沦入现代虚无主义;<懵教官>强调宗法的力量,却又将金钱凌驾于宗法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