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4):13-14
<正>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2.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6):13-14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常规备课讲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主要针对的是某单元的某篇文章,重点在教师如何去“教”,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点在教师要“变”——由教材的执行者变为教材的合作者,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参,从而有效地使用教材,提高师生的教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新教材实施中,语文教师应怎样备课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探讨的“焦点”。因为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笔者认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备课应该和新教材所体现的格调一致,体现创新、增效、实用、减负的要求,以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一、改变观念求实用目前的评价机制普遍认为:教师写了教案就备了课,未写教案就没有备课;通过校园网选用网上教案是“偷懒”;同级同科目的集体互动而写成的教案为“雷同”或“抄教案”。这样检查评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明显地滞后了,至于…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备课     
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概括为备课(包括写教案)、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等几个环节。备课是对教学活动的构思,教案是备课的文字体现。可见,备课、写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备课一般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所谓“备教材”需要达到“六要”:一要熟悉《教学大纲》要求;二要熟悉教学“计划”安排;三要明确教材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四要了解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五要突出重点、突  相似文献   

6.
备课写教案应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设计,备板书设计。一备教材。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以此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备课时教师还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心中必须明确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占的地位,避免教学  相似文献   

7.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8.
一个偏狭的认识是:备课=写教案,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教案写得好,课才能上得好。而事实上,很多名师的教案并没有拿在手上,而是装在肚子里的,他们的课走到哪儿备到哪儿,他们的课上得一样很精彩。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从直接关系看,临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教具器械是备课,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是备课,与别人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等也是备课———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广义的备课是大备课、终生备课。狭义的备课才是写教案,基本要求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课型不同,对教案的内容、形式、详略要求也…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师把握教材,与文本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在整合作者思路、学生思路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情况进行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完整的备课最起码包括这样三个环节:1.研究教材和学生;2.确定教学思路;3.撰写教案。工作中,学校领导普遍要求教师独立备课,一个人把整本书备完。而一线教师往往由于具体工作很多,不能每次都有充分的时间经历以上的三个环节,因而常常把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写教案上。部分老师采取“认认真真”抄教案的对策以应付领导的检…  相似文献   

10.
单维度备课是指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多维度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家长、备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等等;不仅关注课堂,还要关注课前和课后;不仅为了学生的发展,还要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可能成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师备课写教案是必须的,教案是教师课堂授课的依据。通过编写教案,教师以自己的主观认知能力来理解教材的客观知识,并按照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规律重新进行整合、表达,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内容加工升华成易于传递、授予的信息。常规的备课要求很多,诸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等,所有的这些要求最终要体现在教案这个载体上。因此,教案的编写应负载众多的信息,众多的希望,教案的编写便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备课     
有效的教学(effective instruction),要求教师备课时能够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有人形象地称教案为“课前的计划书,课上的备忘录,课后的反省簿”.备课固然不能等同于写教案,但写教案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课固然不能“照本宣科”,却也不能天马行空、任凭自己即兴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备课实效才能为高效课堂铺好路基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4.
备课断想     
有人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教案写好了,上课就不成问题了;可是一经实践,效果往往不佳。个中原因,笔者认为,还缺乏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备“情感”。谁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走进课堂,如果心理处于愉悦的状态,上课时就精神振奋、反应敏捷,学生也会全神贯注,教学效果就好。心理学上把这种教师用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称为“情绪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一、备课力求充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实验,而且要拟定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要吃透两头,一是教材要求,二是学生的底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案中既要紧扣课本内容,又要突出讲授重点。备课、写教案,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本文只是点到为止,不作重点讨论。二、导入新课要艺术化。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引入新课内容,在一开课就能吸引全班同学的好奇性,就为上好这节课打好了成功的基础。因为好奇性引起学生大脑兴奋,必然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恰当地利用学生的这种情绪,善训善诱,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又说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在备课上要突出四点:1.备课多备“可能”。在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大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动态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2.设计力行“简约”。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的工夫实在太多。从教材分析到教学重点、教学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面对新的数学课程和教材,教师应该备什么、怎么备呢?备什么?“备什么”似乎不是问题,回答很简单:教材里有什么就备什么。这样考虑当然有道理,因为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然而,又不完全是这样,怎样备才能备到点子上?如何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如何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备课是一个过程,结果是完成一个计划,具体的形式是教案。备课要写教案,且要体现整个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操作的可行性和质量的可检性,它应该立足于教师对大纲的理解、教材的掌握、业务水平、特别是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因此,备课决不单单是写教案,更不是抄人家的教案,教案只是备课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写备”,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际,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这种怪事,本不应该存在于教师的教学准备活动中,然而,笔者在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中,通过对近千名农村小学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后,非常惊讶地发现:“写备”现象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相当大的市场,占据着较大比例。一、“写备”的几种表现1.“照抄照搬”型。这类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  相似文献   

20.
张淑娥 《江西教育》2006,(18):32-33
一、“备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过去的备课方式,已很难适应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案缺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二是过分依赖教参,教案编写程式化,千篇一律,对教材缺乏个性思考,完全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教学目标的预设,过分注重认知性目标,没有从深层次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四是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走过场,应付检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为适应课改的要求,如何改变我们的备课思路和方式呢?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要“不唯明字句,而是得精神”钻深学透。在备课过程中,更要突出体现“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