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基本技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已是数学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成为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正是在这种数学活动论的理念下,出现了诸如“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教会学生实现数学化过程”等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过程教学”理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由此可看出对过程教学的重视。但由于对过程教学的实质缺少进一步的阐释和理解.从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将这一理念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呢?教学实践中,笔者巧用“小印章”,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值得数学教师不断去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晓天教授曾经说过:“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和思维空间的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实现数学化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数学化多些支撑点,这样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本人结合10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公式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2.
潘忠良 《小学生》2012,(8):86-8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学习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恰当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观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学习知识.自觉的训练技能.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保证满足当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使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5.
宓通杰 《双语学习》2007,(10M):81-81
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基本技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方叶强 《贵州教育》2010,(17):28-29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总以一种自己特定的方式建构新知。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数学,学生才能深刻地触摸数学的本质,进而有效建构新知。而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上,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数学经验背景,让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数学经验之外,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数学经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经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是课程目标内容,也是课程学习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优化的课堂设计,使学生获得“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经历,从而真正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把数学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说数学”的方式,强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钟道秀 《时代教育》2007,(7Z):63-63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初中数学探究性数学的问题设计,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真正实现教师的探究式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也是学生彻底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红丽 《小学生》2010,(3):44-45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他们学习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重要的是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