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性语文课堂是充满智慧、情感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一种开放性的课堂,它不仅要有教师科学的预设,更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中相互传递的信息、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完成的。这样的课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是课堂生成的前提;教师较为渊博的知识是课堂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的组织调控能力和教学智慧是课堂生成的助力器。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绩效评价(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是对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教师的行为进行评定。以了解教师工作的质量,通常是在工作中通过课堂观察、由领导、同事和学生等作出评定。近年来,大部分中学为了提高教育和学习质量于年底对全校的教师进行一次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惯例。绩效评估使教师有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身能力和进行教学创新的压力和动力。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可以说,教师绩效评估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蔡正旭 《现代语文》2010,(6):112-112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善于创设一种氛围,我们称之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它是指充满在课堂上的一种特殊气氛和情景。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其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教学内容是重点,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新的课堂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转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创新学习。为了构建创新学习指导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本体性、实践性、主体性、生活化等教学原则,原先的“传统”备课理念就受到了挑战,构建初中语文创新学习指导教学模式的教师主阵地应转移到教学课堂上来。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创新行为的涵义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创新行为是教师为创设更为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而进行的行为创新,表现为教学行为样式的新颖及行为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独特而积极的影响。教学创新行为具有主体性、新颖性和行为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程催生新的教学文化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活跃。新的理念、新的行为不断催生出新的课堂。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由传统转向创新。  相似文献   

7.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它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课堂观察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艺术中的一部分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然而,课堂观察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的教育。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要有浓厚的社会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而实现创新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一位新世纪的教师,除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育观念、教育功底。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勇于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去感染、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国君 《上海教育》2013,(4):142-142
编制“学科公共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不仅是教研和师训的过程,更是一个工作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情境,是教学创新的特性,是审美情思的展示,具有“意——情——理——境”的统一风格和生动魅力。课堂情境是教学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体现,不是每位教师,也不是每堂课能够轻易形成的。它的形成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因素,其有机构成为五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浅析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管理者、榜样、伙伴和父母的代言人等角色。在今日的教学中,教师依旧担任着这些角色,但由于网络对教学活动的冲击,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补充和定位。当学生可以比教师更熟练地从网络中寻找到越来越多的课堂内外的知识时,教师自身的一种危机感就会油然而生;既然学生可以从更广的途径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惟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教师作为知识源等辅助性的外围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各种媒体技术所替代,而且教师工作中的那些简单、机械性的劳动将更多地由计算机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论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对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重要方面。文章研究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效用.分析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论述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探讨教师课堂创新教学情境创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对此,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教育事业备受关注,教师作为该行业的主导者,对该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的语文课堂通常是讲解与接受的过程,学生所接受的是缺乏主动性的填鸭式教学,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师生在课堂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没有达到学中作乐的效果。这样导致学生逐渐脱离了课堂,甚至产生了精神上的压力,烦躁、紧张等厌学情绪。教师应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求愉悦教学的主导因素,尝试愉悦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实践总结教师在愉悦性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四个方面,并创新尝试在课堂上愉悦性教学的方法,致力于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性,提升课堂活跃性,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在享受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成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但在教堂教学中,一些浪费想象却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阻力.反思教堂浪费,一切从自身做起,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和课堂管理艺术,逐步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课堂上将教师的教学激情融入课堂,让激情充满课堂,才会使教与学在一种无比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它可以是授课时的一个微笑,可以是学生一个求知的眼神,可以是答问间的一种默契,可以是欢笑间的一种会意等,有了它,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了它,教与学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郑巧芬 《师道》2013,(3):22-24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与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产生联姻,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一、课堂对话中教师的基本作用课堂对话教学截然不同于以前的独白式教学模式,也不等同于现今的很多电视类的谈话性节目。它是学生、教师这两个显性对话构筑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语文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改革之中。作为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实践着教学新理念,探索着教学新路径,享受着教学新体验。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新氛围,是一线教师毕生追求和终生探索的。让课堂变为一片沃土,让学生像种子一样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让课堂成为汪洋大海,  相似文献   

19.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观察后.需要听课教师做一份课堂观察记录,并总结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与感悟。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作为一种政策创新,引领课堂教学进入新的情境。面对新的场域矛盾,是其对于当前教育最主要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受到来自个体内部与外部的多方面阻碍。探究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可知其内涵核心在于理解课堂教学场域矛盾的利用与再创造,其生成逻辑是教师通过阅读课堂、解读课堂、研读课堂三个角度审视新情境下课堂内外的教师教学能力及其与教师、课堂以及创新之间的关系,以积累、分析、运用逐步走向课堂教学创新。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具有内部生成与外部系统化两层结构。培养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则在于立足能力本身结构以实现能力的生成,遵循多维渐进求得能力发展,并通过内外交互为之提供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