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小妮 《成才之路》2010,(18):I0021-I002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启发多方向、多元化的解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接受性阅读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点拨的探究性阅读活动转换。但是,不少教师对探究性阅读中的“自主”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行为偏差。重视提出问题,忽视解决问题;注重讨论这一课堂教学形式,忽略引导学生在静思中感悟、体验;滥用表扬鼓励,少用或不用点拨引导。对于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我以为,须改进。改进的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沉下去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正悟透“自主”学习的内涵,掌握“自主”学习的课堂策略。为此,笔者对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贞惠 《考试周刊》2010,(15):57-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在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谈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向巧利 《湖南教育》2002,(16):43-43
如果把阅读行为分成四级,即学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小学阅读教学基本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对探究性阅读的理解“探究性阅读”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知识。根据各学段的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词句、文意、要点、内容等进行理解、把握、概括和探究,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  相似文献   

9.
平海 《四川教育》2001,(2):44-45
教育部2000年3月制订的新初中语教学大纲特别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阅读学习方式由记忆性的被动学习转向探究性的主动学习,以此引导学生在独立的阅读探究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学习,发展健康的阅读个性,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发展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共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个性化与阅读共性化的互补互促中,发展创新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祁颖 《青海教育》2011,(12):32-32
一、重视课前预习,切实做好新课文的教学铺垫工作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多处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我们广大教师也普遍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性教学的展开仍不尽如人意,“填鸭式”教学仍大行其道。究其原因,固然与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有关,但最主要的却是我们教师怠于思考,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没有给学生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提高文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来认识一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在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阅读批判,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一、阅读期待———发展自我意识,提升学习水平阅读期待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个性化阅读”内涵的诠释有很多。常常与“个性化阅读”相随的有“探究性阅读”“独立阅读”“多角度阅读”“创意阅读”等提法,几个概念之间相互阐发,但角度不一。综观起来,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阅读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性阅读中,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在探究性阅读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创造性;在进行广泛的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与延展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学习诸要素中,阅读永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块,而强调“独立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必须重视课外阅读。但书海茫茫,不能乱读一气。对于中学生来说,结合课内学习开展课外阅读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探究性阅读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建构语文教学的课堂设计,强调学生对阅读课文的自主、研究和创新,对实现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与人文目标,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本文主要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引导有效阅读,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个性体验,促进自主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如何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深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