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背诵、默写的部分 随着学习量的增加,需要学生背诵、默写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时如果还是维持由老师统一组织、统一检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因为学生千差万别,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盯着一个个学生,负责到底。为此,我采取了分四人小组,选定一个小组长,平时由学生自读、自背,到时候由小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考查,老师抄查、学生抄查。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清楚地记得我要求学生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他们默写完以后,按照惯例,我批改12位小组长的默写文章,其他组员由小组长批改。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小组长,他是班级乃至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不论学习态度还是行为品质在我们老师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在批改他的默写本的时候,我发现他写得密密麻麻的,除了文字以外没有一个标点符号。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次了,上次默写我已经提醒过他,但是我并没有要求他重写。  相似文献   

3.
林医生 《高中生》2010,(4):50-51
【典型案例】 小孙是某中学高二的学生。化学课上,由于没有默写出老师头天布置要背写的化学方程式,遭到老师的嘲讽,并被要求面对全班同学大声念三遍:“我很蠢。”小孙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其实默写不出化学方程式是因为头天晚上感冒发烧,没来得及温习当天的功课。他觉得老师太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老师们每教一首古诗都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读、悟、背、默,具体的表现是:读,能让学生从读通顺到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悟,能让学生领悟整首诗的内容,主要是理解题意和理解诗句的意思;背,又能先指导后检查背诵;默写还分别在课堂上和在家中进行,教师又能及时地对默写进行批改和讲评,这些表明教师对教学很认真、负责,也说明了学生学古诗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是,在每学期的测卷上,我发现仍有或多或少的学生过不了默写古诗关。一首首古诗都只不过那短短的四行的诗句,却如此"轻视"  相似文献   

5.
从读幼儿园起,他就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课堂上老师让默写生字,他永远写不对笔画;老师让背乘法口诀。他就是背不下来。在上学的十多年里,他不断地转学、插班、留校察看,甚至连上补习班都惨遭劝退。  相似文献   

6.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埋怨:"蔡老师真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一问才知道,语文课上蔡老师要求同学们背古诗词,每天背三首,而且要求四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儿子是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员背,然后再由班长监督组长背. 儿子最怕背古诗词,用他的话说:"读到嗓子冒烟都背不会!"我安慰他不要急,他嚷嚷起来:"班长每天都向老师报告,我能不急...  相似文献   

7.
毕翠林 《甘肃教育》2002,(10):19-1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潜力。为了营造学生自由、欢快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一天由一位学生完成的“循环日记”的写作活动,收到较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5—6人,选一名组长负责日记的收送;组长在写日记前先组织全体组员讨论,确定要求;第一篇日记先由组长写后交老师,  相似文献   

8.
以往古诗词复习的方法不外乎背诵、默写和诗句填空练习等,学生机械地记,被动地默写,兴趣不高,正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果。一、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传统的复习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习为主。但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词复习中却行不通。因为很多诗词学生虽然会背,但不一定理解,单靠机械记忆,效果不佳。如果要一首首重新分析、讲解,那必将费时费力,时间也不允许。如何加强复习的  相似文献   

9.
唐四春 《现代语文》2011,(10):87-87
古典诗歌鉴赏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加上学生和老师的简单“处理”,致使这个难点难以突破。一方面是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能背就过关,不懂意思没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升初中考试不考古诗词鉴赏,很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只重视学生的背诵默写,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层次的品析和感悟。在教学中,许多老师也认为诗词教学无外乎就是要学生背一背,默一默。其实古典诗词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面临学生实际。笔者从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让学生多读多背多默写,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方面,笔者带领学生亲临其境、亲身体验,从生活中获得习作的机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故事背景C老师是某高中的一名美术老师。由于近来学生观念及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教学已很难吸引学生,特别是像美术这些所谓的“副科”,所以C老师不得不采用一些新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他特意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先把教材分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欣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欣赏”、“外国古代工艺作品欣赏”等十个单元,接着把班级分成十个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具体负责。C老师把十个课题公布在黑板上,采用“拍卖”方式,把十个课题“拍”给了学生。十个小组领到课题后,由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学生一起研读课文,讨论作…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通过一阶段的观察并询问了对口单招6个班级的部分学生和所有任教的英语教师,了解到他们都很重视词汇,但是老师们的"教"缺少策略,他们往往是在新课开始前,把这个单元的词汇让学生看一遍,试着读,不会读的直接跟着录音或老师多读几遍。在讲词汇时,一个单词,对应几个例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默写完,错的订正就结束了,觉得词汇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们大多畏惧、讨厌默写单词,但老师课堂要默写,他们只能背。这种孤立单词的机械记忆  相似文献   

13.
初中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起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和接受传统美学熏陶。但文言文也是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改学生的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笔者积累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默亦有道     
文言文默写一直困扰着考生,考生总感觉背不准、默不全。笔者发现只要掌握默写的方法,正确地写出考题也不是什么难事。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些背诵默写的方法,如通过多读、多去理解使得不会背错,多积累、多推断、多巩固使得会背了但不会写错,这些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亦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5.
橡皮印章     
那年,青春的年龄,青春的九月。 我走进了人生的第一个驿站——距浙中名山方岩10华里的一所完小。 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守望着一方翠绿的“责任田”,渴望青青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我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对于课文中必背的段、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组员接受组长的检查,组长接受我的检查。“达标”者必须由我在课本的空白处用橡皮刻制的印章盖上个鲜红的“背”字才算“过关”。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毕业的学生来看我时,我正抓了几个“后进生”在背《师说》。“后进生”背得磕磕巴巴,我指着毕业的学生对他们说:“当初,老师就是有‘一个都不放弃’的决心,才使他们有了默写零差错的神话。你们赶紧回去背!”其时,我靠着椅背坐着,学生都围着我毕恭毕敬地站着,这是一位教师最权威的姿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颇感自得。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29日,下午二点半,初一(四)班,数学课。学科助教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依照本节课内容而设计的练习题。学生开始做题,几分钟后,完成练习题的小组开始讨论,由小组长负责主持,针对疑难问题而进行。小组讨论完毕,学科助教在全班范围内提请各小组合议问题,无法解决的难题,一旁的老师给予指导和讲解。这是数学课的第一轮程序,...  相似文献   

18.
感受0分     
今天上午 ,第一节课语文老师突然宣布———默写课文。默写开始 ,笔握在手里我却无从下笔 ,真是羞愧到了极点。组长收走了默写本 ,我自知 0分将至 ,不由悲从心来。我的默写本上要出现第一个 0分。唉 ,身为班长却默写默个 0分 ,太说不过去了。早知如此 ,晚上晚一会儿睡觉 ,或早上早一点起来也行 ,不就是一段课文吗 ?多大的事啊 !现在后悔也晚了 ,0分已经成为事实。好几天 ,默写本迟迟未发 ,我就总不好意思去办公室拿默写本 ,生怕语文老师会“轻描淡写”地问上两句 ,我却无言以对。上课也不敢老盯着老师 ,因为老师的眼睛会说话。也许这些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应试教育背景下,默写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背多分"早已成为历史,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让默写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笔者认为从根本上应转变观念,调整策略,变化形式,让默写成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首先,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默写不是教师单纯地让学生听写,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教  相似文献   

20.
操作的作用     
唐芬 《湖南教育》2001,(14):44-44
共同操作,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操作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新知,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利用共同操作来教学。第一步是共同分组,要求学生把全班54个同学分成9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由组长上讲台领取“礼物”——6个三角形和18根小棒。通过共同分组,学生脑海里建立“同样多”的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