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首次摄影报刊座谈会最近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28人,分别代表13家公开发行的摄影报刊。它们是《光与影》、《人民摄影报》、《人像摄影》、《大众摄影》、《中国记者》(原《新闻摄影》杂志并入该刊)、《中国摄影》、《青年摄影》、《国际摄影》、《摄影》、《摄影之友》、《摄影世界》、《摄影报》、《摄影家》。座谈会上,代表们交流了工作经验和体会,阐述了坚持报刊特包的认识和做法,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摄影技艺丛书》共 8种 ,包括《婚庆摄影》、《家庭摄影》、《儿童摄影》、《彩色摄影》、《艺术摄影》、《静物摄影》、《动态摄影》、《摄影技巧》 ,它是一套普及摄影技艺的实用图书。由于读者定位准确 ,内容安排妥当 ,满足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技艺的需要 ,因而受到读者的欢迎。现在 ,回顾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过程 ,总结其中的经验得失 ,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优秀选题的产生来源于调查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照相机已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 ,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  相似文献   

3.
陕西新闻摄影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就我省青年摄影工作者潘科、侯登科拍摄的系列照片《出征》(见封二)进行了讨论。与会同志指出,《出征》荣获全国新闻摄影一九八五年作品展览银牌奖后,全国摄影界和广大读者撰文,褒贬疑誉,莫衷一是。《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这组系列照片和评论文章,还开辟专栏进行专题计论。《新闻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也都程度不同地刊登照片、发表消息和文章。上海新闻摄影学会专门组织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际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人类贡献奖”大型活动中,平顶山市卫东区委宣传部高鸿勋的一组系列摄影《祝寿》12幅,荣获人生礼仪类专题一等奖。高鸿勋还被授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荣誉称号。这对一个刚刚三十岁的青年摄影者来说意味着事业追求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又包含了高鸿勋数年来对摄影的执著追求,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高鸿勋先后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香港《摄影画报》、《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摄影艺术作…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业余新闻摄影在崛起。近两年在新闻摄影展览、比赛中获奖和报刊中采用的不少优秀新闻照片,例如《又一艘出口轮船下水》、《座舱里的车老板》、《华山抢险》、《白鹤越冬之谜》、《试讲之后》、《金龙狂舞》……,都是出自业余新闻摄影者之手。其中有基层宣传文化部门的摄影干部,有工人、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6.
我很喜爱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曾是出国部队新闻资料摄影员、兵团宣传干事、大学校报总编兼新闻摄影,《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摄影通讯员,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一百多幅,可以说是一名业余新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的增加,我特别珍惜过去那难忘的战地摄影岁月。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15日,《人民摄影报》一版刊登了《组照的困境》一文,提出新闻摄影目前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好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了”。文中以刚刚结束的2001年新闻摄影评选为例,《人民摄影报》第十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空缺的9个单项奖,无一例外是组照,第十二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的8个金奖全是单幅。 另外,中国第一家开辟专题摄影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展示侨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全国侨联、《中国记者》杂志社、中国华侨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侨乡·侨情》摄影大奖赛已经结束,并于4月6日至1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侨乡·侨情》摄影作品展览。这次影展和大奖赛筹备历时将近一年,广泛征集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工作者的作品,经过评委会两次反  相似文献   

9.
2009年金秋,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作为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全书分正编、副编,总计120余万字,1600多幅图片,是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历史的真实纪录。正编又分《叙事篇》和《影像篇》,《叙事篇》写的是中国解放区摄影发展概况,包括摄影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摄影作品之一。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因勇斗歹徒而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它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被《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这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先后刊用。曾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纪念世界新闻摄影诞生150周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社摄影部、《大众摄影》杂志社等单位近日联合在京举办了“继往开来、纪录时代新闻摄影座谈会”。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摄影理论工作者、摄影界元老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蒋齐生、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等近20人在会上发言。大家回顾了世界新闻摄影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重温了《讲话》的精神,探讨了改革开放10多年来摄影事业的进步与繁荣,并且展望未来,决心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入生活、深入群  相似文献   

12.
注视摄影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思考他们对于摄影价值的认识、意义的解读。陈小波的这本《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确实没有让爱摄影的人失望。洋洋800多页的《新闻卷》和《纪实卷》,看上去是如此厚重,但阅读过程并没有让人感到吃力和艰涩。  相似文献   

13.
《摄影世界》、《中国摄影》、《人像摄影》同属于摄影类杂志,对于色彩的准确性要求都极高,而其承印商同为杭州影天快速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影天)。在这些“相同点”下,亦存在一个相同的原因,让我们去一究竟。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5日,广东、天津、山西和北京等地的摄影界老前辈、摄影理论家、原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作人员和烈士家属、革命摄影家沙飞的子女及新老新闻摄影工作者等200余人,聚集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新华社摄影部、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七厂、天津沙飞基金会、沙飞研究会、《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人民摄影》报社等9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晋察冀画报》创刊50周年、新闻摄影诞生150周年、革命摄影家沙飞诞辰80周年新闻摄影学术座谈会。蒋齐生、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许必华、徐佑珠、杨兆三、胡颖、佟树珩、  相似文献   

15.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16.
《新闻爱好者》2011,(6):161
常法武,男,1951年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现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主席,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从事新闻摄影活动,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半月谈》、《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数百幅,多次参加省内  相似文献   

17.
严龙 《新闻实践》2012,(6):40-41
2012年2月上甸,备受新闻摄影界关注的《腾讯2011影像记忆》公开发布(http://news.qq.com/photon/phtptt/2011yxjyhtm,以下简称《2011影像》),包括《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华西都市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在内的23家区域媒体、1家网站,共同展现了上一年度发表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673幅(组)。本文主要以《2011影像》为例,分析这些区域媒体新闻摄影在“三度”——速度、角度、高度三方面的摄影实践。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春夏,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我策划并参与编辑的《世界摄影名作欣赏丛书》:《美在梦中醒着·艺术人体》《真实的荒诞·先锋摄影》《在你的凝视中·性格肖像》。精选世界当代优秀摄影家的作品数百幅,邀约国内十几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美术理论家联手为每一幅摄影  相似文献   

19.
刚过不惑之年的你,是闻名遐迩的摄影家。已被《中国摄影》等军内外报刊和全国全军摄影艺术展览采用摄影作品1500多幅,10多次获奖;你的名字已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1988年6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摄影作品选集》。去年,你刚脱下戎装,就被80多名摄影行家里手异口同声推举为洛阳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摄影记者已脱颖而出。从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对新闻摄影改革的深沉思考。经济日报邓维的《在窗口前思考》,新华社李锦的《贫穷落后,令人不安》,中国青年报郑鸣的《生者与死者》,中国妇女报陈炼的《沈阳——试点中的热点》等摄影报道,触及到改革中的“难点”、“热点”,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受到新闻摄影界的普通关注。新闻摄影的创新之风也已吹到边疆。新疆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