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毛泽东的“赠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列主义者的转变》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件事:刚刚从少年时代跨入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曾经改写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送给父亲。这首诗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文章发表以后,有些报刊公开或内部刊用这首诗,标题《赠父诗》,署名毛泽东,几乎把诗变成是毛泽东写的;有些读者来信询问日本西乡隆盛是什么人?原诗是怎样写的?毛泽东当时是在什么书刊上读到此诗?或者提出  相似文献   

2.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气势宏伟的诗歌就是少年毛泽东写下的一首言志诗。我怀着好奇心一口气读完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出了毛泽东从小热爱祖国、立志报国、勤学苦读、积极锻炼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1910年秋,十八岁的青年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前往长沙求学。离开之际,他在父亲常用的账本中留下一张纸条,赋诗一首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意气风发,他受到当时最新的革命高潮和新思想的影响,很早就确立了远大的理想抱负,  相似文献   

4.
童年的时候,我梦想少年;少年的时候,我梦想成年。成年,将会是个什么样儿呢?于是,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我想到了毛泽东。少年时,他在长沙东乡求学,在辞别家乡的时候,他留给父母这样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听着诗中的豪言壮语,难道你觉得他仅仅是一位普通少年吗?我想到了周恩来。18岁的他,在南开中学学成归家,为探索真理,他义无反顾,东渡扶桑。他伫立船头,凝视着滚滚波涛,情不自禁地吟诵:“大江歌罢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色彩     
蜜蜂不仅仅是为了占有花粉,它还要为人类酿出甜蜜;春蚕不仅仅是为了吞食桑叶,它还要为人类吐出银丝;牛不仅仅是为了吃草,它还要为人类犁田;人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他还要为人类作出贡献。一个人要想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剧烈地燃烧,放射出绚丽的色彩,灿烂天地,映照当今和未来。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在离家去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前夕,写给父亲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之…  相似文献   

6.
<正>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江畔山水如画,曾经有被称为“湘江三友”的三名青年在这里求学畅游: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湘江三友”中诞生了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暑假刚至,我顺着湘江,重走毛泽东的求学之路。韶山,是毛泽东出生成长的地方。当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踏上求学求真之路时,他对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明志。在韶山,我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演出,当水火一同喷出,激情澎湃的情节一幕幕上演,我心中感慨万千,生出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7.
男儿立志出乡关,业未成功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是青山。这是皮定均将军61年前,在一个叫千笠寺的小山村,利用战斗间隙为驻地房东亲笔题写的诗句。另有题字为:"咬紧牙关吃苦,立定足根做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指出:“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呢?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基于此种原因,毛泽东同志甚至自谦为“还未入门”。毛泽东非常钟爱旧体诗词,用旧体诗词进行创作,他的诗作无一首白话诗。他甚至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同上)本文拟对毛泽东律诗、律绝的格律作统计、分析,以体味其中的“冷暖”。毛泽东无五律公之于世,本文分析平仄律限于七律。  相似文献   

9.
祖咏作诗     
“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文章的语言应当凝练纯粹,切忌“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毛泽东语)《古今谭概》记载,北宋时期一“诗翁”,好作“诗”。他曾作有一首《宿山房即事》,诗曰:  相似文献   

10.
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毛泽东诗人毛泽东相当讲究诗词的意味与创作手法。他与人谈诗词时不是提到“主题虽好,诗意无多”(《致胡乔木》,1959年9月7日)、“再则诗味不多,没什么特色”(《致臧克家》,1957年1月12日),就是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致陈毅》,1965年7月21日)。下面摘引《致陈毅》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鲲 《现代语文》2006,(5):48-49
阮籍以《咏怀诗》名世,一般提到他的《咏怀诗》,都是指其五言《咏怀诗》。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阮籍”条说:“……(阮籍)长于五言诗,代表作《咏怀诗》82首多抒写忧生伤时的苦闷,为后世传诵。……”但阮籍是否还写有四言《咏怀诗》,有多少首,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因为建国后几部通行的文学史著作都不提这个问题,只有胡国瑞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提到阮籍还有四言《咏怀诗》三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阮籍”条说:“……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另外质量较高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12.
(起立,师生互相问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读诗·写诗·个性作文(板书课题)师:所谓“读诗”,是将我们在初三时学过的一首诗《蒹葭》再重读一下;所谓“写诗”,是在读诗的基础上,把这首四言古诗改写为现代白话新诗;所谓“个性作文”,是指我们每个同学在改写的过程中都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14.
《党的文献》杂志1993年第6期正式公开发表了毛泽东咏杭州的四首诗。1955年夏秋之交,毛泽东来到杭州工作、休养,时年6z岁,医生根据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提出要他多安排一些游泳、爬山等健身活动。游泳是毛泽东一生的爱好,在杭州时,游钱塘江便成为他主要的户外活动。此外,他还多次登临西湖附近名山,一览西湖美景,并留下数首即兴之作。《五律·看山》是一首很美的诗,这对于善写词的毛泽东来说,确  相似文献   

15.
请把《村居》这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如何将古诗改写好呢?首先,要正确把握诗的内容。因为要改写成记叙文,所以在改写前一定要理出记叙文的四要素。以《村居》为例,诗中所描绘的时间: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地点:乡村;人物:高鼎;事情:高鼎在乡村漫步,看到美好的春光和散学回来的孩子们在放风筝的欢乐场面。理解到这一点,基本将诗的内容把握住了,但如果仅写这些,只是在翻译古诗,还没有达到改写的要求。改写还需要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助想像,丰富诗的意境。如诗的一、二句,诗人描写春天的景物,抓住了“小草”“黄莺”“杨柳”来写,这些景物的特…  相似文献   

16.
从现已公开署名发表的毛泽东的文稿书信中,毛泽东署的名字就有十来个,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上,就有毛泽东、毛石山、泽东、润之、杨子任等。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时,因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他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子任”。现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意是立志以天下为己任。1915年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为了寻觅志同道合的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我国出版了哪些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单集:除《毛主席诗词》外,周总理诗集有两种。《周总理青年时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共收周总理诗十四首(从一九一四年的“春日偶成”到一九二二年的“生别死离”)。每首诗后均有必要的注释。另一种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总理诗十七首》,增选了“千古奇冤”,“为刘志丹陵题诗”、“为何香凝老人题画”二首。每首诗后附有必要的说明和注释,书末还附有赵朴初、唐弢二同志的两篇文章。《朱德诗选集》(人民文学出  相似文献   

18.
王勃《滕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此处“趋庭”指承受父亲的教诲,但为何“趋庭”释为承受父亲的教诲呢?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孔子在庭前教育孔鲤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不学《礼》便无法立身处世,孔鲤听从父亲的教诲,便学《诗》、学《礼》。“趋庭”也称“庭趋”,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  相似文献   

19.
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学贯中外,才储八斗,除了他的过人天赋之外,恐怕要得力于他的读书方法。博读据管理毛泽东图书的逄先知说,毛泽东的藏书有六七万册。毛泽东的读书兴趣十分广泛,除了经常阅读马、恩、列、斯等经典著作外,还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及大量的史书,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不仅读正史,而且还读一些有史料价值的野史、稗史和历史小说,如读野史《东周列国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等。他还喜欢读古代诗词。据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员张贻政统计:毛泽东生前批注圈画过的诗1180首、词378首、曲12首、赋20首,总计1590首(篇)以上。一般性的欣赏翻阅,至少在2000首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一O年秋,毛泽东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写了一首《咏蛙》诗,该诗全文如下: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毛泽东当年书写的原稿,现存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是 1951年,毛泽东的表兄文涧泉,在他保存毛泽东当年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资料中找到的。后又见于徐称良《毛泽东〈咏蛙〉诗》(《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