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课堂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梦想与希望,它改变人的知识、智慧和人生。有别于课堂教学中的其它活动,课堂仪式具有稳定的形式而且特别注重形式,具有鲜明的行为规范,以及超越行为本身的意义等特征。课堂仪式作为大学课堂生活中独具象征性、表演性、文化性和系统性的生活景观,具有独特的德育意蕴、德育价值。大学课堂仪式生成了德育场域,提供了德育素材,培育了德育情感。大学课堂仪式是充盈德性的生活,蕴含着道德规范,传递着道德观念。在重视大学课堂仪式德育价值的同时,仍须对其德育效果时刻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2.
大学仪式的育人功能表现为观念型塑和信仰维护、身份认同和角色适应、情绪体验和情感激发、道德教化和行为规约。但目前存在目的异化、形式失范、话语空洞和主体被动等困境。其改进的路径有:明确仪式目的,形成完善体系;规范仪式形式,创设展演情境;创新仪式话语,实现有效互动;注重仪式主体,增强师生地位。  相似文献   

3.
吴羽 《家教指南》2007,(1):73-78
本文以P.2347敦煌写本为例,考察了《十戒经》传授盟文的文体源流及其在传授仪式中的功能,认为这些盟文在文体上沿袭了先秦盟誓文的传统,但是它本身并非举行盟誓仪式的目的,而是一个步骤,是受经者和神灵之间的协议,具有向神明表明心迹、证明经戒传授并非私相授受的功能,也间接担当转换受经者宗教身份的角色,与先秦盟誓文有重要差别.反映出不止一代的道教徒在建构一种以经书传授为中心的宗教时,吸纳与扬弃传统社会、宗教实践形式的心路历程.盟文和经文中的佛教术语只有以中国本土生长的文体形式为载体,与道教的原有观念相结合,通过道教的仪式才能在道教徒的观念和行为中获得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仪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仪式的主要形态是通过仪式、庆典仪式和纪念仪式;大学仪式的主要特征为主旨内涵的教育性、文化性;教育形式的规模化、工业化;建构特征的表演性、象征性;规律呈现的例行性、周期性;大学仪式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身份认同与组织凝聚、道德教化与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与文化传播、情绪体验与情感升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仪式教育是学校有目的地以举办仪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具有非神性、周期性、渗透性、集体性和体验性特征。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个体价值上表现为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升华思想政治情感、强化思想政治行为;在社会价值上表现为提高思想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构建仪式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保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观察太阳周年运动,结合天文、时令、物候、气候等变化规律和农事活动特征,总结而成的知识体系和时间经验,至今仍是生活安排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大自然的节律,也是中国人的时间智慧。围绕节气衍生出的诗词、绘画、饮食、仪式等又在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呈现出丰厚且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幼儿仪式教育具有特定性、秩序性、象征性、情境性的特点。家庭、幼儿园、节日活动是实施仪式教育的主要载体。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晨起仪式、睡前仪式、生日仪式,幼儿园生活中的入园仪式、升旗仪式、毕业仪式以及节日仪式具有养成幼儿规则意识、培育幼儿文明礼仪、引导幼儿感受爱与生活的美好、形成幼儿社会归属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等都延伸至了网络,这其中更有仪式教育的网络化,仪式教育的"触网",使得高校仪式教育网络化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对象更加泛化,也更加有利于高校利用仪式在当代大学生中实现教育的渗透与涵化,唤醒学生自我信仰的力量。文章在剖析网络化仪式教育的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探析了基于大学生信仰视角的网络化仪式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婚嫁仪式是A村土家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村民们在漫长的文化时空中创造并积累的,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是土家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体表现和反映。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大量都市文化潮水般冲击着A村传承了多年的文化、村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价值判断和择偶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A村传统婚嫁仪式的变迁与现状经历了婚前仪式的简化、正婚仪式的随意化,婚后仪式的淡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扛神》是流行于荆山一带的民间传统“巫教仪式”,它一直长期地支配着荆楚腹地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楚风巫师祭祀的民俗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境的简要描述和分析,发现其隐含的荆楚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特别是《扛神》仪式“音声环境”中所投射的“信仰”,其深层次文化内涵、象征符号及发展现状,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深刻关注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唐王室雩雨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雩雨祭祀,至唐代时,比之远古其形式愈加完善复杂,且为王室政治生活中一件不可缺少的大事。其内容充满了迷信和愚昧,但从某种方面来讲,实为调和唐王室与百姓矛盾冲突的缓冲剂。  相似文献   

12.
彝语"雨斗"译为"献祭",即献祭仪式。雨斗仪式是丧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仪式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的建构等意义。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彝族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发达的网络传播方式使节庆名目和活动不断丰富.光棍节作为新潮的节日,包含许多特殊的活动和仪式,并衍生了光棍文化.文章通过网络渠道收集到光棍节节庆相关活动内容,用仪式的相关理论对光棍节节庆活动从内涵、分类和象征符号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仪式发展的新变化.研究发现,光棍节仪式具有娱乐交际功能,反映单身年轻人的社交心理和生活方式,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一书中在社会控制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无为是《淮南子》的根本主张,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无为的概念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现实社会控制的总原则,二是理想的社会控制状态。《淮南子》提到的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有仁义、礼乐、法、鬼神、舆论。《淮南子》认为,用礼、法作为控制社会的手段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礼、法本身是有缺陷的,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很坏的作用,事与愿违。在《淮南子》看来,仁、义是礼法能够实施的保障和前提和基础,没有仁作为内容,法只能徒具形式而不能真正长期有效地发生作用。仁不仅是普通人守礼,遵法的前提,更是统治者自我约束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彝族曾盛行山神崇拜,祭山神是彝族民间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之一。20世纪60至70年代,祭山神仪式被强行禁止,20世纪80年代后,在一些彝族民间文化精英和学者的推动下,简单的祭祀仪式逐渐复兴。2011年3月6日(农历二月初二),云南双柏县他宜龙村彝族祭山神仪式是在当地文化精英的倡导,"草根"力量的响应和推动,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当地政府默许的一次较大祭祀仪式的复兴和重构。但群体性的祭山神仪式能否走下去,每个环节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彝族丧葬习俗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前人对彝族丧仪的研究多局限于四川凉山地区,且多以描述为主.“过渡礼仪”理论认为,丧葬活动是一种仪礼或仪式.贵州盘县蒋底村彝族丧葬活动具有明显的仪式性特征,从仪礼或仪式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为分析彝族丧葬活动的结构及其意义、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礼记》作为重心,着重从文化学角度对礼学进行专题研究,是礼学研究的最聪明之举。《礼记研究》一书有如下特点:一、纵横驰聘,游刃有余,二、笔之所致,广有新意;三、借助优长,填补空白,大量融汇有关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它的特点。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是当今礼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不可无“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种讲礼的文化。中国古代的礼则起着培养共同的民族心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礼作为维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往往因其教育功能而最终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精神状态,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风貌。“礼”浸润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处。作为时代栋梁、承继先辈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生们就更应该知礼,懂礼,讲礼,让中华礼仪文化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9.
学校仪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样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指学校仪式具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效能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功能的发挥是价值实现的基础。发挥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注意在保证学校仪式的形式性、程序性和神圣性的基础上,避免形式化、程式化和神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礼”为其本土资源。在进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时,仍然不能忽视“礼”的传统。在新的法制背景下,传统礼法关系对当代法治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划分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推进道德的不断法律化、引导法律的不断道德化和建构德法同治模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