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游泳训练的方法有了新的发展,促进了游泳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那么,今天世界上游泳训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美国著名教练舒贝特很好地概括为:同过去相比,现在的游泳运动员是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间歇,游更多的距离。为了跟上世界游泳水平发展的步伐,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了很大努力,不少运动员全年的训练量已接近或超过200万  相似文献   

2.
(一)运动量我们认为,游泳训练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发展耐力,而训练耐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的游泳。游泳是最适宜加大运动量的项目,其损伤要比其他运动项目少。我们和世界各国著名教练都谈过话,他们都说,在过去五年里,他们把训练的运动量加大了一倍。在澳大利亚,优秀运动员一年要完成240万米的训练量,有些运动员,如温迪特、库帕等一年要游320万米的游程。据我们了解,美国运动员的训练量与澳大利亚差不多,欧洲国家也在逐渐增加训练量,东德的训练量估计会逐渐与我们接近。我们发现,每个游泳组织,凡是成绩  相似文献   

3.
纪逊 《游泳》2008,(3):25-28,29
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在整个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训练量(距离)在全年训练量中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量所占百分比则更多,如澳大利亚长距离运动员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有氧训练的量要占到70%。近年来澳大利亚游泳训练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短距离运动员,在赛前减量期也要重视有氧训练。而奥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地发展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前言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现代训练和比赛的负荷也逐渐加大。例如:现在滑冰运动员一年的平均体力消耗要比六十年代初期高4—5倍;高级游泳运动员的年训练量达到3500公里,有时每天可达20公里以上;长跑运动员的周训练量达到150—200公里;自行车运动员一年的训练量平均达到30000~35000公里;划船运动员的年训练量为7000~8000公里。这样大的负荷,向运动员提出了特殊的体力要求。大运动量训练必然要造成机体的疲劳,  相似文献   

5.
张博 《游泳》2008,(2):47-47,46
游泳属于周期性项目,因为某些技术不正确或者训练量和训练负荷过大,较容易出现损伤。游泳运动员肩部损伤比较常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游泳肩”。  相似文献   

6.
游泳比赛也象径赛项目一样,有着从短距离速度性直到耐力性的各种不同项目。然而,由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量很大,所以人们往往并不考虑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有所不同,而把游泳运动员都划归为耐力性训练的范畴。游泳运动员与其它耐力性运动员一样,其代谢能力和心输出量都很高,从而证实上述分类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游泳运动员是属于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但实际上游泳比赛的大多数项目却主要是速度性的,其持续时间不到两分钟。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的无氧阈要比非运动员或速度性训练的运动员更高。这些结果主要来自对耐力跑和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研究,而对短距离速度性项目则很少注意。既然游泳运动员也是耐力性训练的运  相似文献   

7.
王永红  李伟 《游泳》2001,(4):6-7
近些年 ,世界游泳成绩突飞猛进 ,世界纪录不断刷新 ,各国优秀运动员的年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也相应大幅提高,训练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使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化。但如何掌握好训练时的运动量、训练强度及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不断提高游泳训练的水平及运动成绩 ,是每一个游泳教练员及有关科研人员所面临的现实而复杂的难题。我们知道 ,只要掌握好训练中各项练习的组合或搭配的协调完善 ,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游泳训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它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以及训练环境和训练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 ,才能得以顺利进…  相似文献   

8.
现代训练和比赛的负荷向运动员提出了特殊的体力要求,例如:现在滑冰运动员一年的平均体力消耗要比1962—1963年的指标高4—5倍。很多外国游泳运动员年训练量达到3500公里。每天两次至三次的游泳量达到15—25公里,而且强度也明显地增加了。自行车运动(公道)一年的训练量平均达到30,000—35,000公里。划船(单人小船)为7000—8000公里。训练和比赛负荷量与强度的提高延长了恢复期限。大运动量训练的后作用要延长几个小时甚至几昼夜。因此在研究早期恢复的同时研究晚期恢复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在目前运动过程的完善,是由于控制  相似文献   

9.
前言综合训练是大运动量训练的产物,五十年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年训练量在100万米左右;六十年代增加了一倍,年训练量达200万米左右;七十年代的年训练量在200万到300万米之间,有些国家甚至超过这个数字。随着训练量的增加,训练方法也起了很大变化,就水上训练而言:五十年代多采用单一训练,所谓单一训练就是指冬训练耐力,夏训练速度耐力,赛前练速度  相似文献   

10.
孙革  潮芳 《游泳》2003,(6):24-27,30
发展游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是游泳训练手段之一。运动员的无氧训练,是提高无氧代谢能力,控制和调节有氧、无氧代谢途径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其训练量(距离)占一年的比例一般仅5%-7%,但却对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当今世界优秀的短距离运动员俄罗斯的波波夫,在训练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无氧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游泳运动员的)优异成绩的水平,一般来说必须稳定或者逐步降低训练量,同时使训练强度达到极限。对于长距离项目的运动员来说,采取的方法是稳定训练量;对于短距离项目运动员来说,则是逐步降低训练量。有些高水平运动员试图通过提高训练量使成绩达到新的飞跃,但通常都没有取得成效。改变各类训练手段的比例关系,也有助于保持最高成绩水平。在大大降低训练量(每周40~60公里以下)的情况下,许多男子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量,与争取达到最高成绩水平阶段相比大为提高(每周达9~11小时)。瑞典的彼罗·阿尔维德松和彼罗·约翰松,美国的詹姆斯·蒙特戈麦里和威廉·贝列特,以及阿列克塞·马尔科夫斯基,都认为他们  相似文献   

12.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具备某些超常的身体技能、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优势,而且还具备了发挥上述优势的超常的心理能力。例如,善于激发积极的心理能量,善于控制紧张和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等。这些能力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和训练才能获得。因此,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超常的心理能力。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笔者认为,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重点抓住三个方面:一、消除或缓解运动员的厌水感为了完善游泳技术和提高训练水平,游泳运动员要承受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周训练量8万米~12万米,课…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罗马尼亚女子中跑运动员在各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涌现出一批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罗马尼亚女子中跑的训练特点是一切为了提高技能水平。在训练量方面,罗马尼亚运动员比其他国家女选手要大。一般认为,年跑量:800米运动员为4600公里+500公里=5100公里,1500米运动员为5000公里+500公里=5500公里。罗马尼亚女选手均超过以上指标达500公里。在训练强度方面,罗马尼亚专家们与一般传统的中跑训练观点不同。传统的训练观点认为,随着训练量的增加,训练强度应降低,而罗马尼亚选手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亦大。甚至在重大比赛季节,她们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很大。例如著名女运动员麦列什斯库1978年  相似文献   

14.
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游泳训练与过去陈旧的训练发展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游泳训练量、强度、技术、恢复等。通过分析研究游泳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以及高原训练和在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等等,旨在运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使训练更加合理更加优越,训练理念也有更新一层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自1968年十九届奥运会以来,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30年来,世界各国的运动生理学家、运动队队医及教练员对高原训练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广泛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把高原训练作为马拉松、中长跑、足球、自行车及游泳等运动项目的赛前强化训练,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因高原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反应,导致训练过程更加复杂化。通常、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往往强度上不去,身体反应大及伤病现象多,训练量和强度难以掌握,稍不注意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6.
:跟踪研究国家游泳队与浙江游泳队共1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昆明高原训练的全过程,旨在了解其高原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法及特征、训练监控和评价训练效果,探索我国游泳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规律,为指导游泳运动的高原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论:①高原训练要合理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②要加强速度与力量的训练,防止出现运动员耐力素质获得较多,而速度素质丢失较多的现象;③高原训练中的恢复应成为训练的一部分;④高原训练应通过调整训练强度与运动负荷来控制运动员机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范围,以追求最佳的高原训练效果和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7.
提高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巨大潜力在于改进多年训练计划。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要不断地增加技术训练量,同时应把个别训练作为整个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是教练员实现增加技术训练量的努力方向之一。遗憾的是,青少体校的篮球教学大纲对篮球技术水平的发展考虑不周,与某些要求技术规格化的运动项目(田径、自行车、游泳划船)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不大。事实是没有考虑到少年运动员发育的年龄特点。例如,在篮球运动员的各个训练阶  相似文献   

18.
蔡燕 《游泳》2001,(6):30-32
近年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世界游泳技术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 ,选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 ,在一些重大国际游泳比赛中 ,运动员之间的争夺往往以百分之一秒定胜负。在这种情况下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起了重要作用。目前 ,世界游泳强国也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希望通过心理素质训练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世界大赛中如此 ,那么我们日常的训练比赛中心理素质是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呢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1.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法、教学训练中的实践认识与体会。2.研究对象 :我组队员。二、研…  相似文献   

19.
现在也许没有人会否认“掌握合理的划手频率是进入世界游泳先进水平行列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国运动员在世界各项重大比赛中所获得的优异成绩,以及人们对他们的技术分析表明,注意划手频率,加强节奏训练已成为美国游泳运动员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多次世界冠军获得者马特斯的划手频率,以及东德女运动员近年来震憾世界泳坛这一事实,我们也可以看出:东德游泳教练员用计频表对运动员进行的节奏训练是何等的严格,澳大利亚游泳教练卡莱尔历来十分重视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现代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高,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总时间有时长达6个小时以上。比如日本马拉松名将一濑古利彦,每天要跑35—40公里。现代马拉松训练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重点突出大里程训练,澳洲、日本运动员被广泛接受,他们每周训练量为210—250公里,如克莱顿准备期达280—350公里。另一种是重点抓质量训练,如欧美运动员,他们是在越野跑的基础上增加场地训练。他们重视强度训练,训练量低于澳洲运动员,萨拉扎尔每周为110—130公里,罗杰斯为160—230公里,汤普森为160—200公里。总之,坚持长期的科学训练,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础。在我国马拉松运动员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内蒙为代表的耐力型运动员,一种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