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合=Ek2-Ek1.式中的W合为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该功可用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求得.  相似文献   

2.
在力学中,"能"是反映物体状态(运动状态、形态、空间位置)的物理量,"功"是描述物体状态改变过程的物理量,做功是能量变化的原因之一,能量的变化反映了做功的效果。本文将分别从功与能的定义、功与能和参照系的关系、动能定理、功能原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方面讨论功与能的区别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功和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基础物理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量的转化过程可以用力的做功过程进行度量。下面通过对不同形式的能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功在这些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度量作用。一、动能变化中的合外力做功在动能定理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如果做功,那么物体的动能改变,即W=Ek-Ek0。在动能定理中,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的动能不同,这部分减少或者增加的动能实际上是和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了相互转化,而衡量  相似文献   

4.
功和能是两个联系密切的物理量,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即W=ΔE,这就是功  相似文献   

5.
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体或物体系,外力对该物体或系统的一个做功过程.其内容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 W=△E_K.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表示通过外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了动能.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表示物体通过克服外力做功将其动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学生中应用动能定理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它的表达式是W=Ek2-Ek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即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7.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这叫做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叫做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均可适用于单个物体,那它们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是否适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动能定理描述的是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W =E_(k2)-E_(k1).对于动能定理的理解,首先要明确三点:①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是使物体的动能发生了变化;②力对物体做功是个过程,因此动能定理对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在本单元学习中,会遇到两个概念,即功率和机械效率.单从字面上看这两个概念是有点相似,可是从物理意义上说却一点都不相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它与做功的多少无关,也与做功时间的长短无关,而是用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的.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优劣程度的物理量,它与机械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快慢无关,它是用机械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来表示的.用同一台机械做的有用功不同,它的机械效率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两个物理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区分这两个物理量还可以从公式和单位的角…  相似文献   

10.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能应用动能定理吗?对于由几个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也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做功表示系统的动能可以和系统内部某种形式的能量进行转化.即系统动能的变化是由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做功之和来决定.可见.’对于系统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11.
一、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和能是两个联系密切的物理量,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功是力在位移上的累积效果,力与力在位移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是反映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多少的物理量,与具体  相似文献   

12.
在某些物理问题中,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比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解题更简捷、更迅速.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数学表达式为:W总=ΔEk=E末-E初或W1+W2+W3+…=ΔEk=E末-E初.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视为整体的物体系.合力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总和,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  相似文献   

13.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W总:=1/2mv2^2-1/2mv1^2。动能定理建立起了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问的联系.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一个过程,两个状态”,公式左边为功,功是过程量,对应一个过程,公式右边为动能的变化量,对应两个状态.  相似文献   

14.
1.力做功与能量变化相对应例1 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做的功分别为:拉力做功10J,弹簧弹力做功-5J,摩擦力做功-15J,重力做功12J.则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了____J,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____J,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____J,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____J.  相似文献   

15.
动能定理W=21mv22-21mv21,涉及“一个过程,两个状态”.即一个做功过程,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式中W为所有外力的总功.常见试题有以下几类.一、用动能定理解决一般动力学问题例1一个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恰好为0,则使该物体由这个斜面底端至少以多大的初速v上滑,才能到达斜面顶端.解析:设物体由斜面顶端滑下时滑动摩擦力做功为Wf,则物体由这个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滑动摩擦力做功也为Wf.物体下滑时,由动能定理得:mgh+Wf=0-21mv02即Wf=-mgh-21mv02①物体以初速v上滑,刚好到斜面顶端,由动能定理得:-mgh+Wf=0…  相似文献   

16.
1、动量与冲量及动量定律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冲量 ,冲量这一物理量描述的是力在持续作用时间内的一种积累效应→表现在动量的变化上 :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这就是动量定理。2、功与动能及动能定律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功 ,功这一物理量描述的是力在空间的移动过程中的一种积累效应→表现在物体动能的变化上→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就是动能定理。3、对应的表达式Ft=mvt-mv0 (在一条直线上时 ,根据F =ma =m(vt-v0 ) /t)Fs=mv2t/ 2 -mv20 / 2 (根据F =ma …  相似文献   

17.
动能定理,即物体所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它不仅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不仅适用于单个力做功同时还适用于多个变力做功,也可以和电磁学部分结合起来考察,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综合性较强的一部分内容,当然也就成为高考的重要考察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吴志山 《物理教师》2010,31(8):23-23,25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中动能定理的引入是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节实验探究课开始的.这个实验的一个难点就在于用课本上提供的材料做实验时,因橡皮筋是变力做功,现有水平无法直接计算出其做功的具体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动能定理涉及一个过程,两个状态.所谓一个过程是指做功过程,应明确该过程各外力所做的总功;两个状态是指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是:  相似文献   

20.
在力学研究中,动能定理是非常重要的原理之一,它主要反映的是物体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鉴于现阶段浙江高中物理学考卷中部分题是考查学生对动能定理的掌握情况,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在多过程问题中动能定理的妙用,来帮助更多学生学会分析多过程问题,从而使其体会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