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兵 《家庭教育》2007,(5S):47-47
翟方进是我国西汉时期上蔡人,西汉大臣,曾经任宰相。因为他博学多识,通晓法律,善于用人。人称“通明相”,皇帝非常器重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在52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起名小宝,全家人十分喜爱这个孩子。但是,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郑板桥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的经验教训,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特别是注意教育孩子明确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起于桑陌 ,一生事功、学问名噪天下。虽拜相封侯 ,官至一品 ,但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子之道 :读书之道 ;修身之道 ;勤俭之道 ;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4.
汉高祖刘邦缺点很多,做泗水亭长时“好酒及色”(《高祖本纪》);“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项羽本纪》);做沛公时,六十多岁的长郦食其求见,“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陆贾列传》);做皇帝时,大臣周昌求见,“方拥戚姬”(《张丞相列传》);更匪夷所思的是“诸客冠儒冠来,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生陆贾列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邦斩蛇碑     
正刘邦斩蛇碑位于商丘永城市芒砀山主峰南麓的汉兴园内,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后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刘邦,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为秦朝基层社会官吏泗水亭长,主要职掌社会治安与邮传,也兼管服役刑徒的征调和押送。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以亭长身份往骊山送服役刑徒,但路上跑了很多。刘邦自度到达骊山会全部跑掉,当走到丰县西边芒砀山附近的山泽时,刘邦让大家停  相似文献   

6.
闲暇时读曾国藩的《教子家书》。书中不少关于读书的真知灼见,或取之于前贤,或来自于曾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的心得。  相似文献   

7.
清明节到来时,最隆重的活动无疑就是全家人一起去祭祖了,祈求祖先保佑、无病无灾。可是清明祭祖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汉高祖刘邦说起。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历尽艰辛,终于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取得了天下。当了皇帝的刘邦衣锦还乡,因为常年在外征战,他已经好久没有去母亲的墓前祭拜了,  相似文献   

8.
大款教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说给穷人听的;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说给富人听的。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相似文献   

10.
渔王教子     
有一个捕鱼的人拥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渔王”年老了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  相似文献   

11.
雨田 《家长》2011,(12):23-24
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较少不完美之处。任何虚假不仅有损艺术家的人格,也有损艺术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文一刀 《家长》2011,(1):24-25
"强权"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思考与行事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以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在他们的人生中发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良好的思考与行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教子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曾与一对美国夫妇做邻居。这对美国夫妇有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很爱运动,常常在他们家门前的草坪上踢球。  相似文献   

14.
蛐蛐与教子     
家有一废弃鱼缸,我便捉来几只蛐蛐养着。 起初,女儿不知道我捉来的黑色小虫叫蛐蛐,也没引起她的注意。晚上,女儿听完故事,熄了灯,将要入睡时,蛐蛐“弹起琴”来了。那悦耳的“琴声”引起了女儿极大的兴致,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个箭步跃到客厅的鱼缸前,并把我喊起来,问我今天捉的这个小虫叫什么?为什么叫的这么好听?  相似文献   

15.
西汉开国之君的刘邦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政治、经济方面有所建树,但在文化上竟无所成。  相似文献   

16.
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与他广集人才、知人善任、因势利导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刘邦厌恶儒生的五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善纳谏言是刘邦之所以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项羽,奠基汉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邦善于在决策活动中纳谏,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善于在用人中纳谏,保证了用人的准确性;善于在有过错时纳谏,保证了改正错误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9.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布衣出身,在秦末揭竿而起,投身于农民起义的大潮中,历经风险,建立起西汉王朝,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本人善于纳谏、敢于纳谏,纳谏的特征亮点纷呈,作用显著。纳谏也成为刘邦用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治国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刘邦的哭     
当项羽兵败垓下,刘邦把前线上士兵争分到的项羽的尸体并全,确认无误后,上报楚怀王追封项羽为鲁公,把尸体葬回项羽的老地方谷城,并且亲自主持了项羽的葬礼。而就征这个时候,刘邦忍不住哭了。我想刘邦这次的哭是真实的,在我看到的关于刘邦的记述里,刘邦很少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