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许多科学发现中直觉思维起过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从直觉思维在科学问题发现中的突发性、非逻辑性等特征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直觉思维,从而论证科学地解读直觉思维,对于提高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王文作者把“直觉思维具有逻辑性”观点绝对化提出异议;并提出自己“直觉思维在具有逻辑性的同时具有非逻辑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根据对事物的生动知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高度省略与缩减了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逻辑的、抽象的、跳跃式的思维形式。法国数学家庞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可见,直觉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4.
略谈数学直觉思维的发生及其能力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谈数学直觉思维的发生及其能力形成沈翔数学直觉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目前我国数学教育界大体有两种观点。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直觉是一种不包含普通逻辑推理过程的直接悟性。这种“非逻辑性”事实上就是数学直觉的最主要特征。(《数学方法论》,1991)并从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是依靠心志直接觉悟的思维活动,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突发性、模糊性是其基本特征。直觉思维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好直觉思维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组织教育对象到社会生活中自我体悟生活的本质、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模块完成非逻辑加工、开发受教育者切身感受中的隐形知识、情感价值及利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  相似文献   

6.
数学猜想是发散型数学思维之一,发散思维是以直觉为基础的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就是不受已有理论框架和逻辑规则的束缚,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因而常常成为提出数学新思想,创立数学新理论和解决数学难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想得来的,大都是由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数学直觉思维与逻辑分析思维同样重要,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演绎推理的训练,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忽视直觉思维的突发性理解与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形式过程中生动直观的一面及包含着大量源于直觉思维的结果,尤其是解题教学,只重视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数学直觉思维意识的培养和直觉思维能力训练的弊端,也就是说,对于直觉思维的运用,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与普遍的关注,事实上直觉思维在非逻辑思维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一个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极好内容董庆祥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是以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为主线的,即培养学生思路清晰、言之有据、符合逻辑。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思维的逻辑性更是它突出的特点,相比之下,比较淡化直觉思维的训练。大学...  相似文献   

9.
类比是具有逻辑本质与发现功能的科学思维方法。作为客观性与社会历史性相统一的知识经验背景,在类比中起着类比信息库与逻辑性中介的双重作用。发现类似及其关系是类比的逻辑核心及其科学发现的内在逻辑通道。等同确认为类比提供了认识能力基础。类比的本质不应当归结于直觉而应当归结于逻辑。类比过程是由地位、作用不同的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人在进行思维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逻辑思维,即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和做出合理的结论;另一种就是直觉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真正体现着"概括化","简缩化".  相似文献   

11.
先锋小说家对审美对象的认知把握是通过感知方式来进行的。而个体感知却是一种处于非逻辑的直觉印象,为了真实地表达这种直觉印象,先锋小说叙事方式采用了非逻辑的形式。叙事方式的非逻辑性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无序性、偶然性和荒诞性三方面。这种非逻辑性和作家对世界的认识有关,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放弃了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概括,失去了对现实关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的学科。许多教师十分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而轻视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对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更是关注很少。实际上,直觉思维对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学时应关注儿童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许文 《物理教师》2009,30(7):16-17,19
1直觉思维的特点与作用 直觉(instuition)包含直观感觉和直观认识。直觉思维是指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它以已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基础,从问题的整体出发,用猜想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形式,对问题的求解产生突然顿悟,这种“直觉”的产生就是所谓的“灵感”.  相似文献   

14.
论直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是大脑透过现象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接洞察、迅速理解和瞬间判断,它是理性认识成果直接作用于感受活动的结果。直觉具有无意识性、非逻辑性、整体性、迅速性和或然性。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直觉起着选择创造目标、提出科学预见、建立创新假说等重要作用。要从置身实践活动、珍惜观察中的猜想和预测、保障心灵活动的自发性、加强审美教育等方面培养直觉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直觉思维是一种十分敏锐的思维,它的思维表现常常是非逻辑的,很多是靠直感来获得,然而这种直感对一个创造型人才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然而,由于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和跳跃性,学生在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时,往往不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有时甚至于因为他回答得不够严密、完整,或一时说不出理由而遭到否定,这样,学生思维中闪烁的直觉思维火花就有可能被熄灭。那么,在直觉思维的训练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不要轻易亮出“黄牌”。例如,  相似文献   

16.
论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具有非逻辑性、潜意识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其它思维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教师若适时地引导学生用直觉思维解题,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得到锻炼.《物理习题中直觉思维的作用与培养》对直觉思维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直觉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类比和童趣化的特点,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其有非预期的特性,因此需要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营造宽松的环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是突如其来的领悟和理解,往往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产生的,由于直觉思维基于对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掌握,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测与假设,正是这一点才使一个人能以飞跃、迅速越级和放过个别细节的突然领悟的方式得到结果. 1 数学直觉思维特征 1.l 思维过程的非逻辑性 直觉思维并不根据一定的规则按部就班地进行,具有较多“无意识”成分,它是依靠思维中的想象、猜测和洞察力去直接把握对象的本质. 1.2 对…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逻辑思维严格遵守数学概念和逻辑演绎的规则,而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定约束,它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是一种跳跃式的预见,因此大大缩短思考时间.虽然逻辑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直觉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两者具有辨证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