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图 《传媒》2021,(15):71-73
泛娱乐时代,音频行业已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风向标.喜马拉雅作为音频行业的代表,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到对用户体验的优化,再到用户购买和用户陪伴,对用户行为做到了精准把握,成为互联网音频知识付费的典型.本文认为,互联网音频知识付费本质上就是一场"心理战",能够符合用户的学习特质、阅读习惯和消费心理的产品必将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李静瑄 《视听》2023,(12):101-104
伴随着“耳朵经济”的复兴,我国播客平台中泛知识类付费音频节目受到用户青睐。在对荔枝App中购买泛知识类付费音频节目的用户群体进行行为分析后发现,泛知识类付费音频听众的付费动机多是基于自我精进、心绪转换及维系人际关系的需要;付费机会则存在于物理场所与心理场景双层面;就付费能力而言,在节目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均存在的前提下,多数用户愿意对其进行付费购买。  相似文献   

3.
汤红美 《出版广角》2013,(22):57-59
在互联网完全进入"资源共享,全民织网"的今天,音频出版网站已进入市场格局逐渐明朗的成熟发展阶段。但看似风光背后所隐藏的众多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其中亟需解决的是互联网中音频出版网站的盈利模式及利润分割模式问题。文章从音频出版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通过对音频出版网站现有盈利模式和利润分割模式进行剖析,查找造成盈利局限和利润分配不对等的根本原因,并探寻更为优化的盈利模式和利润分割模式。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内音频信息检索行为研究的缺乏,文章借助用户实验和行为观察技术,采集用户的网络音频信息检索过程,从检索行为的总体分布情况、音频检索入口、不同任务检索入口的比较、检索入口的跳转行为等不同角度描述用户音频检索的行为和心理,讨论分析音频信息检索的途径、用户检索中的定势心理、检索入口变换的心理阈值、检索情境对检索过程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音频检索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音频检索的研究现状,综述音频检索方法,讨论了一些音频检索关键技术:音频特征提取、音频分割和分类、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和音乐检索方法等。最后指出音频检索的不足并展望了音频检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洋 《中国广播》2013,(6):59-62
研究发现,目前通过手机收听音频的受众年龄层偏低,个人月收入不高,集中于学生族群。他们的收听行为呈现出显著的移动性和碎片化特点。本文针对手机音频受众的人口特征及收听行为特点,认为音频节目开发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重视晚间时段的开发;利用时间碎片化和信息碎片化特点,进行广播节目再创造;构建人际传播互动模型;尝试开发付费节目;开发移动客户端,突破节目覆盖的地域限制等。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运用使用与满足、粉丝经济等理论,采用媒介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喜马拉雅FM为例,围绕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情况,从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入手对有声读物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证阐述,对未来移动电台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型客机的音频管理系统包括了飞机上所有的音频信息,主要有通信和导航的音频、告警音频、座舱和维护内话音频以及驾驶舱音频记录器的音频信息等。这些音频信息用于飞机外部通信、内部通信以及告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光盘具有海量存储、高保真、宽频带等特点 ,是当前音频存储的首选载体。但是不正确的读识会带来信息的损失或扭曲。作为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向用户提供完整的信息 ,同时还要指导用户完美的获取信息 .为此 ,本文将对几种成熟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现代光盘如 Dolby Pro、THX、AC3、DTS、SDDS音频信息系统及其利用技术予以介绍 ,以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受众经历了PC时代,来到了移动互联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也遭遇了"大音频时代"的挑战。本文基于新闻传播中受众本位的观点,通过查阅相关的专著和学科论文,梳理我国音频新媒体受众在用户规模、收听时段、使用方式和在传受关系中的地位等特点,力求通过研究如今的音频新媒体用户的行为,一方面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内容生产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为音频新媒体的内容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指出符合传播规律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春美  伍婷 《传媒》2023,(5):62-65
在内容品类不断丰富、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移动音频平台从向内和向外两个维度出发,融通多方资源,创建了包括流量广告、软性植入、内容定制、互动营销等在内的广告营销体系,这些广告产品由“低阶”向“高阶”不断演进,满足了市场上不同类型的营销需求,推动了音频媒体市场价值的抬升。本研究通过对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几家主流音频平台的长期收听和观察,分析其广告产品样态,归纳其运营逻辑,总结可供传统广播电视机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徐敏 《视听》2024,(3):122-126
数字时代,数字音频产品场景化、沉浸式、伴随性的传播优势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音频广告也呈现出个性化定制、人机互动性强等新特点。研究发现,音频广告可以在互动仪式下为听众打造想象空间,通过构建沉浸式场景产生情感互动。未来,音频广告应“精准投放、有机投放”,内容创意至上,积聚情感能量,提升投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莫军生 《传媒》2021,(17):29-31
不同于传统纸媒和电视等媒体用户流失严重的状况,音频市场以其场景清晰等特征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云听音频客户端在一年之内快速收获了3000万的新增用户,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云听"的快速发展,有着高度清晰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而且进行了多样化的融合创新探索.本文以"云听"为例,重点对音频传播的融合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互联网音频市场下,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必要性及二者现状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路径。如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长处扩大传播、广播人凭借制作优势发展短音频、打造主持人个人魅力发展粉丝经济、广播将尝试融入互联网可视化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媒介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以使广播与移动互联网处于良好的融合趋势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和各类终端的发展,广播要持续发展,必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核心产品——音频,发布到各类蓬勃发展的数字终端和平台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外广播业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为未来我国广播如何打造音频数字发布平台,在理念和操作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卢冰 《中国编辑》2023,(10):59-64
随着听觉文化实践逐渐在视觉主导的媒介环境中崛起,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迎来“音频转向”,播客成为出版业开拓“耳朵经济”的重要尝试。然而,我国出版类播客商业运营存在市场影响有限、盈利模式模糊、受众破圈困难等问题。因此,出版业需要快速转变媒介思维,根据播客媒介特征打造以声音经济为核心的融合出版模式,同时明确播客在融合出版矩阵中的功能定位,针对播客用户场景化需求进行产品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智能音频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等归纳总结出影响青年白领群体的用户体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连续进行数次卡片分类,最终立足私人移动、私人固定、封闭公共、开放公共四大场景,初步建立了EFFECTS智能音频用户体验要素模型,并对未来有关研究的关注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1日,中国广播网进行了成立10年来的第8次改版,推出全新版面,并提出“打造全球最大中文音频网络门户”的目标。历经十年的建设,中国广播网迈出了国际步伐。2009年4月1日,国际在线再次进行新的尝试,推出新的网络电台频道——巅峰体坛,加强专业化体育频道。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交融使用的时代,Web2.0的出现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技术得到广泛的综合运用,但在全国近两百万家网站中很难找出单纯的音频网站。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需求、知识供给、付费模式、版权保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知识付费产业迅猛发展.从性质上分析,当前知识付费模式主要是基于语言文字符号的、以音频为介质的知识服务.出版业由于认识的误区、思维的惰性、行为的惯性等原因,对知识付费模式不够重视.出版企业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音频出版和知识服务,推动知识付费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青 《中国广播》2014,(12):17-22
美国广播音频市场秉承"数字优先"战略,在广播融合方面呈现六大趋势:广播移动应用广受欢迎;借力数字媒体进行多平台分发;车载界面系统引发白热化竞争;数据分析技术盘活音频节目制作与传播;广播市场资本运作硝烟四起;积极打造新媒体品牌、沿袭主品牌背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