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上海教育》2023,(13):20-2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和新任务。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亟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新优质学校作为上海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基础教育的一张名片,十二年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时代,教育领域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学校发展质量的不平衡、评价的功利性价值倾向、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不健全、综合改革制度体系不完善。为此,应着力优化政策、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资源配置、校际合作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推进学校公平发展;以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制度建设、能力提升、机制构建为抓手,推进“三全育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扬中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把握“三段一类”教育的不同阶段性发展需求,抓住关键,以有力举措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宋延飞 《江苏教育》2023,(36):43-47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加丰富多样、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沭阳教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精确瞄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定位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县内各类教育优质协同发展,全学段打造公平高质量的县域教育高地,努力建成苏北教育质量“新高地”、教育改革“先行地”、教育人才“集聚地”、教育生态“清新地”、教育发展“领跑地”。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地位、方向、着力点和重点领域等方面对基础教育做了全方位统整性的部署,集中体现为建设基础教育强国。基于教育政策变迁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可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如下脉络:基于中国教情,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新时期,我国要创新教育理念,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教育工具,以教育数字化驱动基础教育发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评价改革,引领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徐汇区教育信息化以“育人为本、公平为基、质量为重、改革为先”为工作方针,以适应徐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为目标,着力于建设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和平台。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徐汇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从建设初期就牢牢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即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工作策略;坚持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注重效益、分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工作方法,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国家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保障,职前教师教育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为思想基础并积极寻求改革依据。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树立基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专业自主性的教师,把立德树人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夯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完善综合发展导向的教育实习评价。基于“实习生期待”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明确实习目标、引导实习生开展教学研究、以合作方式促进实习生专业成长、改进教育实习评价等措施,以提高职前教师实习成效。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还特别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推进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教育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研讨了推动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探析其思想,发现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理论先导的共识下,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学科体系的建设任务下,加强中国教师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实践理念的贯彻引领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追求下,完善我国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学历层次教师的需求增长和“国优计划”背景下,推进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数字时代全球化趋势下,大力促进科学化数智化赋能高质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强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基本方向。我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化发展阶段;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进入全面素养提升阶段;始终关注教育公平,公共教育服务迈入均等化阶段;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基本形成公民并举的办学格局。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中上水平、人民教育获得感逐步增强,教育强国建设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改革因势而为、与时俱进,形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义,即制度上,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方向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动力;价值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公平与优异并存体系;方法上,以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建设教育法制保障的体系。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导向、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其实践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启示在于: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 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 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均衡配置师资资源 有计划地发展超常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朱兵 《江苏教育》2023,(45):39-42
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扬州市宝应县立足县情,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奋力打造高质量、全覆盖的融合教育示范区。全县统筹安排资金、有效配置资源、创新思路举措,以“适宜融合、全面融合、优质融合”为目标,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深入强化普惠发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焕发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核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路径,以及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充足的教育经费的财力资源、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引领三大条件。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驱动力是要提高教育改革的效能。教育改革效能是人们为不断满足教育系统内外的要求,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对培养人有利的各种资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通过教育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为核心,进而使教育的组织和人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有效作用及其状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是由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思想上的引领性、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同步性决定的。提高教育改革效能,要适应教育内外环境发展的需要,有充足的教育改革资源,有高效的教育改革路径和高效的教育改革过程,要以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注意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组织及人的发展的特性、作用及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全面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到独立师范教育体系建构的初步探索期,从三级师范教育体系确立到二级师范教育体系形成的创新发展期,开放多元教师教育体系形成的规范发展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纵深演进的高质量发展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师教育体系在内容上呈现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教育政策的强引导性特征,在目标上呈现出“数量满足—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轨迹,在工具的使用上针对不同的政策目标采用了差异性的政策工具,在话语上表现出统制性话语为主体、多元话语共存的特征。构建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将成为未来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基点,以培养高质量教师为目标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未来改革的焦点,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切入口”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可能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而如何使政府管理重心从师范院校向教育事业转移是未来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十年来,安徽省合肥市面对“科教城市”定位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紧扣公平与质量两大时代主题,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确保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学在合肥”的教育品牌。同时通过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评价改革等关键要素,驱动基础教育内涵式、高品质发展;通过聚焦立德树人,整体推进德智体美劳创新实验工作,不断完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形成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合肥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两会”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了国家意志,总结和部署了政府工作。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是教育工作的长线主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非凡成就。高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教育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类型化体系化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值此全国“两会”之际,本期刊发部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以引发更深入的讨论,深化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也是江苏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追求教育公平与保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课题。为了实现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在区域高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培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努力实践和探索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专创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价值导向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破题解困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综合政策支持体系等。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责使命、“专创融合”的现实发展和国家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提出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注重专业课程教材的二次开发以及构建内外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等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既要服务于人的现代性成长,也要支撑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需要。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主线。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也要主动应对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区域基础教育要坚持“公平”与“优质”并重的价值导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基本主线,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支撑,以科学有效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为牵引,以激活教育治理体系活力为保障,以教育数字化赋能为动力引擎,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质量优良、育人成效显著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将特殊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政策供给、完善特教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多措并举打造“浙里优学”特殊教育名片,努力使每一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