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21,(3):117-118
山东政法学院王伟亮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刘逸帆博士的新著《未成年人保护:广电媒体新闻责任论》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正如本书开头所言:未成年人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如果说每个人的成长和存在总是有赖于两个环境:亲身经历的环境和媒介环境,那么前者往往有一定限度,而后者则可以呈现更为广袤而深邃的世界,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相似文献   

2.
加强未成年人读者服务延伸的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扬州市图书馆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未成年人读者服务延伸实践:结合未成年人阅读需要,开展多种形式导读工作;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引导未成年人网络阅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创新寓教于乐的兴趣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素质全面发展;倾情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为特殊群体读者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他们,就是关爱国家;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民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新闻媒体就是要肩负起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功能,引导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一、担起社会责任,关爱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未成年人文献资源,而出版市场混乱、采购人员合规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文章梳理和分析了2022年问题教材事件的起因和危害,从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建议公共图书馆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合规意识,在流通服务过程中积极排查问题文献资源并妥善应对读者投诉,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阅读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之后,中央又专门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我相信只要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全党全社会紧密配合,就一定会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新闻出版是以出书育人、创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为己任的精神产品生产部门。未成年人是一个重要的读者群,多年来出版界的同志们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等方…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与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在现阶段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的现象日趋严重及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缺失,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在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在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指出图书馆应是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的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素养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下一代圣战者和周边很多国家一样,伊拉克近半人口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充满了痛苦和阴暗:出生于两伊战争期间,忍受两次国际制裁,现在仍面对伊战后教派冲突的动乱局面。社会学家警告,他们中很多人将因此转而相信暴力法则,甚至成为下一代的圣战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美两国针对全国未成年人群体开展的代表性阅读调查为例,在分析两国未成年人阅读整体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未成年人阅读环境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5月上旬,中央又召开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号召全党全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为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共同努力。新闻出版是生产精神产品的重要部门,出书育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既是每一个出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又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如何结合行业自身特点,落实中央要求,进…  相似文献   

10.
龚贵伦 《大观周刊》2012,(33):185-185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时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影响、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阶段”.未成年人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因此学校应注重校同文化建设.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育人功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法律角度解释,就是指未满18周岁的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中国,这一群体有3.8亿人。未成年人的保护在全世界都受到特别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然而,近年来,作为新闻媒体,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却屡屡发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未成年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侵害。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受害未成年人采访报道中的问题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常常成为受侵害的对象,而新闻媒体又常常对他们“)上加霜”。《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互联网利用群体。发现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与内外环境的差异,并作为规范和引导其行为的依据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借助问卷对我国某中部省会城市的1 016名6-18周岁(不包括18周岁)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展开互联网利用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线性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城市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时间充分、地点固定、内容偏向娱乐社交、网络接入与设备有基本保障,但以学校、图书馆和政府为主的社会环境支撑不足。行为特征差异与内外环境的关联表现为:未成年人的年龄与性别、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其利用内容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此,应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藏书体系,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阅读环境,构建公共图书馆、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的监护人同意规则进行理论阐释,梳理该规则存在的主要困境,并就更好地完善与实施该规则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我国法律规范文本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制定的未成年人用户隐私政策,发现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的监护人同意规则存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的年龄标准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标准相冲突、对未成年人年龄和监护人同意的鉴别流于形式、监护人滥用同意规则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等问题。提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规则的未来出路:细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监护人同意年龄标准、开发公共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身份识别系统、构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遗忘权。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涉案事件已经成为网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未成年人有普通未成年人和未成年公众人物之分,既不能用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对抗舆论监督未成年公众人物,也不能借舆论监督之名肆意侵害普通未成年人隐私权;网络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还来自于法定监护人的传播权,而法定监护人的传播权受制于法定监护权,必须进行适当限制,让其慎重而又节制地传播未成年人的隐私内容;代理律师的传播权受到法律和职业伦理的双重规范,避免律师通过博客、微博等传播平台操纵舆论,影响和干扰案件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阅读的出发点是尊重未成年人兴趣与主动独立性,让未成年人在快乐中阅读。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中的策略是,家、校联系给孩子以阅读启蒙;以孩子为本,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与学校语文老师心心相印,为孩子提供阅读指导;与未成年人文学作家结缘,给孩子寻找阅读同伴。  相似文献   

17.
在传播媒介与人类关系紧密的基本论调下,广播电视对未成年人的思维认知和行为选择都产生着或正或负的影响.而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层面分析,广播电视节目中既隐含着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因子,亦存在对未成年人犯罪风险的化解机理.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加全面而深刻,因而构建未成年人与广播电视节目间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成晓伟 《视听界》2012,(5):117-118
近年来,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访谈类和法制类节目,更是将某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作为拉动收视率的法宝,忽略了对未成年人(包括报道主体和信息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在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大约有3.8亿人,他们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意志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报道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事件时,媒体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李某某案等未成年人报道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未成年人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报道存在报道视角不平等、媒介形象污名化以及公共利益认知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失衡等问题,并据此从媒体内外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尹星琳 《大观周刊》2012,(10):37-37,45
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未成年人的权利该如何保障,已不仅仅是舆论和道德问题了,而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使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必须充分按照《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出发,从而切实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