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郑爽及其周边的八卦新闻传得沸沸扬扬,但小道消息量始终远超新闻信息量,每个吃瓜人都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立场有选择性地吸收信息、作出判断.孰对孰错且先不必争论,一些官微接连下场,对"代孕""弃养"等问题发表观点,鲜明表露反对违法代孕、无德弃养行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3.
社交媒体的兴起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舆论引导带来了挑战。舆论重心由传统媒体转移至社交媒体的同时,引发了新闻从业者舆论参与的“转场”,新闻工作者在社交媒体中的内容生产和社会交往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参与方式,生成了“非正式”的引导力。从实践形式来看,建立个人的公共账号、组织社群,甚至是参与普通的网络活动都可能产生舆论引导力,那么是什么将新闻从业者的业余实践与舆论引导勾连?研究发现,“名人”声望、自我审查、关系传播分别为舆论引导积累可接近的受众、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建立可传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都再一次掀起了舆论高潮,从最初的"广场效应"到后来的深入思考、反省及建议,这一转变除了受众对于事件认识的逐渐理性外,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地方党媒做强主流舆论的方向与遵循。要清醒认识到,全媒体时代主流舆论并不会天然形成,地方党媒只有巩固传统优势,补上理念短板,走出思维误区,积极探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实践路径,才能筑牢建强主流舆论阵地,打赢舆论引导主动仗,当好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社会矛盾在互联网中尤为凸显,舆情事件经过堆积发酵,构成舆论,形成舆论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行业逐渐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的三个舆论场,即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及电力职工舆论场。  相似文献   

7.
对舆论的研究是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及公众状况的途径之一,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发展呈现不同的情况并出现新问题,这些问题在愈加频繁发生的争议性新闻事件中更为明显,需采取不同的思考进路并提出新的解决方式。谣言作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应得到我们足够关注,借以思考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新模式建构,这需要底层措施保障、平台方以及各传播环节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最近,省委习近平书记在驻浙中央新闻单位全体人员会议上指出,新闻报道要把为党和为民统一起来,绝不能对立起来。不能机械地照搬、复制社会舆论,而是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对公众舆论进行“导航”,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  相似文献   

9.
正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结合他所经历的"十年新闻改革的探索",专门探讨了电视如何构建良性的"舆论生态"空间问题,认为"有太多的例证足以说明舆论建设是怎样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真实"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新闻界的重视,在各国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中,均可看到对新闻真实的表述。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猛发展,虚假新闻严重泛滥,"新闻真实"受到挑战。本文从此角度入手,从中英美三国新闻道德信条中关于"新闻真实"的文本分析入手,结合现实案例,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泛滥的成因以及如何坚守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增长"视野下的新闻舆论环境是一种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注重人与自然的齐头并进以及允许理性争辩的新闻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所关涉的对象实际上是这样三个层面:人与人的世界、人与物的世界以及人的观念的世界。要在这样三个层面上构建一种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新闻舆论环境,我们应努力实现如下三个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效率向注重公平、正义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人的物质成就向注重人与自然的齐头并进转变;实现新闻舆论环境主旋律由注重不争论向允许理性争辩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中文表述的困难和对词源考察角度的差异,国内学术界对Public Opinion的翻译存在混乱或误差。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学术界对这一术语翻译主要呈现为三种主流意见。笔者通过对学术著作和期刊引用的实证分析认为,从内含、语法和学术三个角度出发,建议把Public Opinion译作公共舆论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有关柳州螺蛳粉“闻臭师”题材的新闻报道频频登上各大重要媒体,不断形成舆论热点,带来了巨大的传播力、影响力。本文就“闻臭师”新闻报道题材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这一报道题材对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原体制下的报纸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比较稳定的新闻框架。自从传统媒体从“事业”开始向“产业”转变后,其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开始寻求突破。网络媒体出现后,其特有的属性为商业嗅觉逐渐敏感的报纸提供了一种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在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报纸媒体相对稳定的新闻框架可能会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而重构。本文以“周久耕事件”为分析对象,以新浪网对有关周久耕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数据,以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网络舆论是如何介入并重构报纸媒体新闻框架的。  相似文献   

15.
尽管舆论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机理,却总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今年初春在全国各地骤然发生的"抢盐"风波,给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又一重大警示。透过这一案例寻幽探微,不难看出社会舆论的形成与经典力学原理的关联,解析"抢盐"风波乍起骤落的动力机制,或许有助于我们妥善驾驭舆情,提高引导舆论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传播通过形成强有力的网络舆论力量,对新闻真实性起着越来越显著的双面放大效应。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舆论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打假,使网络舆论成为维护新闻真实的重要新兴力量;另一方面,网民滥用网络舆论的传播力量,也致使假新闻、失实报道、谣言频繁出现,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舆论纸币”的基本内涵,提出作为其表象的“流通属性”与作为其实质的“价值属性”之间存在认知盲点。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扩散与反馈过程,提出“舆论纸币”在当下面临着舆论商品化的挑战,从这一视角出发应当高度重视当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8.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虽是1922年的著作,但时隔近一个世纪,今日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不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进行了系统梳理,还进一步揭示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作者并由此对"新时代"对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如何做到这一点?作者文中提出“好好学习、好好说话、讲好故事”三个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