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中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全员和全程参与实践活动,并构建保障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实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京津沪等部分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江苏、浙江省的也已经接近50%,已经进入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实践育人途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实践育人是学校、用人单位、社会、政府、家庭协同联动的教育过程。当前高校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着组织目标差异、责任主体分离、联动机制缺乏等问题,导致实践育人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基于此,文章提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并对其作出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育人的顶层设计协同、不同主体利益诉求融合、学生个体成长需求整合、实践育人性质内容弥合等原则建构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努力形成政府支持引导、主体身份认同、协同机制健全、联动激励强化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弱化带来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面对高校学生现状及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普通高校应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关注传统和新媒体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同影响力,构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周远  牧士钦 《江苏高教》2021,(10):104-108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应树立精准化理念,以"目标导向精准、任务设计精准、人岗适配精准、指导保障精准、考核评价精准"为基本要求,以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为支撑,通过"定方向、定任务、定岗位、定导师、定要求"的运作机制,建构高校实践育人的精准化模式.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精准衔接、学生需要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契合、评价体系与实践效果的精准匹配、多元参与与资源供给的精准协同,推动"高校-政府-社会-学生"四位一体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构,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特点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向信息对称、绩效管理和常态监测转变,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质量管理和保障的具体实现方式和路径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战略规划”的制度建设成为后大众化阶段大学内部质量管理的相似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传统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中,存在育人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OBE理念是一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有效解决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因此,以OBE理念为指导,分析OBE理念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有效的提升路径,以期提高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校内外协同育人的重要形式。高校应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路径,逐步构建定期化、多样化、时代化、平台化“四位一体”立体融合式实践育人体系,切实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优化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是优化实践育人机制的重要前提。实践育人路径的优化要遵循优质高效、整合融通、介入实践和灵活开放等原则,在制定标准、拓宽路径、丰富内容、突出主体作用、优化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对象不断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面临学校重视不够、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快构建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概述实践育人理念的基础上,从高校农科专业建设的视角对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计划设置理念、"第二课堂"育人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进行了阐释,以期能促使高等教育工作者达成实践育人理念共识,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积极推进体制建设,拓宽宣传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穿于大众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国民的思想政治面貌,国民的素质品德,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低素质行为的相关报道数量增多,体现出了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国家必须加强对国民学生阶段的素质教育。高校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做好对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生的素质水平,端正高校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让高校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有利于学生以最佳状态适应社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公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形式,因其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和多方联动性的属性,它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在承载和传递大学生公益精神,丰富高校实践育人内容,强化高校实践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条件建设及将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推向新高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大力建设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共同体、努力开创专业实践与公益实践活动互利共赢的局面以及全力打造弘扬公益正能量宣传阵地等路径,实现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合力机制等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渐凸显出重要地位,但当前高校在实践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效果提高。高校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平台、设立基金、规范队伍、创新形式,探索出适合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在高校中形成普遍共识。然而,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在实施中却问题不少,重视程度不一、创新意识不足、机制体制不全成为普遍现状,因此教学和实践的统一、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成为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耿海洋 《文教资料》2014,(27):136-137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扩过了大众化的门槛,进入了一个后大众化时代,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学生日常活动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不具有普适性;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化失序,遮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缺位,收效甚微;四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指向性削弱了社会实践的价值。因此,适应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需要必须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组织化的社团模式和个性化的项目化模式可以适应当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