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的各项改革都是教育思想的体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改变,不仅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果,而且往往把教育工作引入歧途。近若干年来,我们的教育思想上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呢?还是全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为取得“高分”培养选拔人才,这个问题有历史的教训,近年来更为突出。随着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中心,三步走”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出进入新世纪,准旗教育存在着以下七大问题:一是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尽合理;二是教育机制不活;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四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偏低;五是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六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意识不强;七是教育投入不足。面对直接制约着准旗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上述问题,准旗教体局的决策者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三步走”教育发展战略。“一个中心”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完成所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实现“两基…  相似文献   

3.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发展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为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解读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分析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索了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发展路径,即构建扎根“三农”的耕读教育体系、拓展立足“三农”的耕读教育实践、建设服务“三农”的耕读教育师资团队、打造热爱“三农”的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从内涵上说,教育强国既指“教育强的国家”,也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这两层意思具有统一性。从性质上说,教育强国不是一个单纯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带有比较强烈价值预设和指向的理论命题,一个有关教育与国家功能性关系的理论命题。教育强国命题的提出是对历史上“教育救国”“教育建国”“科教兴国”等不同时期教育与国家关系命题的继承和发展,客观上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是对当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担负的国家责任和使命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表达。建设教育强国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贯通、融通和一体化上下功夫;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影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价值观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回答“为谁办教育”、“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教育价值观的系统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论述,是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更高期盼,回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内含着教育价值立场、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追求、教育价值目标、教育价值标准和教育价值原则六方面内容,构成一个系统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系统学习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论述,对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引领各类教育价值思潮、落实各项教育改革重大决策、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华 《贵州教育》2011,(7):11-13
“两基”通过国家督导检查后,我省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我省今后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具体讲,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对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丽 《教育探索》2001,(2):9-10
众所周知,邓小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这就是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邓小平的教育两手抓思想就是坚持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一起抓。在这一点上,邓小平全面吸收了建国以来曾出现过的“只专不红”、“只红不专”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 [1]的论断。   教育无疑要把智育放在重要地位,这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自双高建设以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价值日益凸显,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学校“十三五”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简单阐述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建设目标,从教育服务智能化、教育场景多元化、教育内容个性化等角度出发构建了“1+2+N”的学校教育大脑,并对未来教育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战略管理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高中教育从整体上讲,存在着“五字问题”,即“脏、松、旧、散、低”。所谓“脏”就是学校卫生工作差,校园、校舍不整洁;所谓“松”就是管理不严格,多数学校管理松散,无章可循;所谓“旧”就是校长、教师观念陈旧,信息闭塞,工作盲目性较大;所谓“散”就是高中教育在整体上缺乏统一管理与统一的指导,办学目标狭隘且不明晰,教育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其整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所谓“低”就是整体办学水平较低,吸引力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两全两改三提高”的工作方针,以加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两全…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认识误区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主体性教育”蔚然成风的形势下.一些追“风”者走入了“过犹不及”的道路,在对“主体性教育”认识和把握上进入了误区,一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少讲或不讲就是“主体性教育”;二是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少管或不管就是“主体性教育”;三是把主体性与创造性完全等同。其实.“主体性教育”有其内在的本质特征,教师应从根本上把握,以免使教育实践活动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校长队伍建设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处在一个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该怎么定位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这是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自身,都必须重新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本质基本问题的研究与其说是教育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更多的是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根源于“本质”本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从教育本质研究的行为事实演变到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这既符合科学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也表明我国目前教育本质的研究正在深化和发展。 一、教育本质的“有”与“无” 在教育本质的诸多研究中,一直是以教育本质的“有”为前提,甚至在教育本质开始的讨论中大家都没有怀疑或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随着众多研究者多年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本质的苦苦求索,但均没有寻觅到理想的、并为众多人基本认可的答案牙是教育本质的存在与…  相似文献   

13.
马青霞 《青海教育》2023,(12):46-47
如何融“教育”于“课程”,通过劳动课程的深度实施来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通过对西宁市中小学进行现状调查,针对问题与困境,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的身心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教育是如今教育界常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讨论过程或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者往往对三者的关系认识不清,甚至还出现许多糊涂认识。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谈特抓“道德教育”,忽视了“身心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心”“法”“德”并举的教育。就现实意义来说,更应注重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一、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基础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应该是最基础的教育。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紧张的工作、过…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不清楚”,即不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什么、不清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清楚如何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这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认知障碍。同时,在教育结构性方面,存在区域不均衡、内容不全面、学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循“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逻辑,突出各民族相互团结、繁荣发展的教育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逻辑,突出各民族“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教育内容;两者各有侧重,又交集兼容。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外延宽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要求对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目标方面实现“升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与效度,需要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有关部门督导改变教育实践区域不均衡、教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还需要在...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称的上古老而又弥新的课题就是“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是带来了机遇.怎样在把握这一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探索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博览     
素质教育现在“步履维艰”,之所以“步履维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均衡。“不均衡”有一个量的问题,也有一个质的问题。中国现在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资源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表现在量上就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经过三年发展到了11%。国外有个专家叫罗尔斯,他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结果公平不是说人人都上大学,而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别,使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8.
简论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一种反正。其内涵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学生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来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识”而不在于通“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者提出“教育本质”问题本身的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方式。作者认为,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局限,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存在上,当代教育哲学的任务就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人才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人才观的理论渊源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在“人的培养”问题上的目标和途径。邓小平教育思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人才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才观,对当代中国教育在“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要求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